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

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

华中人文论丛第2卷第1期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2011年6月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考黄慧鲜(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是在吸收借鉴海德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批判的文明理论、批判的社会理论和批判的革命理论。

该理论通过对人的欲望压制、单面社会、本能革命等问题的研究与阐述,深刻地揭露了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对人的存在、人类的解放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和批判值得肯定,但是他的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

关键词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思想渊源;主要内容;认识引 言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理论家,以社会批判理论闻名于世。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立足于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启迪人们反思自身的时代处境,反思人性在现时代的意义。

当然,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偏颇性。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予以正确的评价。

一、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一)吸收借鉴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他的理论深受其影响。

在马尔库塞思想相关学说中,继承了海德格尔的人的本真存在的观点,这不仅因为马尔库塞曾是海德格尔的学生和助手,在海德格尔的指导下开始了学术生涯,而且因为马尔库塞一生的思想中心,即对人的生存状态和解放的关注,也是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角度出发的。

或许可以这样说,海德格尔对马尔库塞影响最大的地方正在于一种 本体论的关怀 。

马尔库塞认为,海德格尔把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存在者转向了存在。

海德格尔强调应当首先追问人的存在,因为只有人才能领悟到自己的 在 。

马尔库塞非常认同这一点,把哲学研究的关注点放到了人的生存和人的条件,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和原则,从而将哲学从抽象思辨转到了具体的人的存在,并进而认为既然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的存在,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和探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

海德格尔的存在观奠定了马尔库塞一生哲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马尔库塞后来进行的社会批判始终是以人作为关注的焦点,始终以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批判的目的。

马尔库塞吸纳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他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新的历史境遇及其所生活的这样一个现实的世界。

于是他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人的生存的 本真状态 ,从而将这两种学说进行了相互融合、相互补充。

(二)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阐释马尔库塞思想中所呈现的马克思主义,较多的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的分析,其宗旨是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对自由的追求,使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马克思对幸福和自由的探讨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着力从现实关系中具体寻求人的自由和幸福之路。

这一思想使马尔库塞在对人的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时,摆脱了纯粹抽象而走向了现实社会分析。

在深入研读马克思的手稿之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改造,建构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批判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包含着内在的哲学基础,它是一种将人的存在作为全部理论的核心,从人出发来考察人的本质及其现实的人本主义。

另外他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人本主义解释出发,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以及通过它对现存秩序所作的批判,主张马克思主99义是一种批判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

由此可见,马尔库塞从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异化的论述中受益匪浅: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成为马尔库塞的自由美好的乌托邦理想;社会主义成了自由美好社会的代名词等。

马尔库塞逐渐从哲学的抽象层面转变为关注具体的社会现实,可以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成为他摆脱纯粹抽象而走向现实社会分析的一个不竭动力。

(三)吸收借鉴弗洛伊德主义的思想马尔库塞继弗洛姆之后极力鼓吹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他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虽然从社会关系中探索人性,通过废除私有制来达到人性解放,但这仅仅是停留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批判,缺少社会心理分析;同时,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向人们揭示人的心理结构的秘密,并由此在一种新的意义上规定了人的本质。

因此,在构建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过程中,马尔库塞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理论工具,吸收他的以性欲为核心的人性理论、人道主义思想、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以及心理分析的方法,不仅从意识方面而且深入到无意识层次挖掘人的主体性,并试图把弗洛伊德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同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相结合,去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心理压抑以及个体异化的种种现象,此时马尔库塞的思想发生了新的转折。

马尔库塞把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超越了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用深度心理学分析方法批判发达社会,通过对压抑性心理机制的批判和对爱欲的召唤,提出自己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发人深省的批判理论。

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即批判的文明理论、批判的社会理论和批判的革命理论。

(一)批判的文明理论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出发,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本能的冲动,而其核心是爱欲的冲动。

但爱欲不是单纯的性欲,而是泛指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性,是性欲的自我升华。

他说: 幸福的实质就是自由 , 自由的原型就是欲望压制的解除 。

因此社会批判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而是社会文明和技术理性对个人爱欲的压制。

他认为,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是与个人的自由和幸福相对立的。

科学技术愈进步,个人的爱欲和本性所受的压制也就愈深。

他说, 人的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史 , 技术的进步扩大奴役 , 这样他就把资本主义罪恶的症结归结为它的文化和科技。

马尔库塞指出,文明社会里爱欲遭受压制是有原因的,主要因素就是现行的统治制度,即决定、满足和控制着人的全部机构。

他把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分为两类: 基本的压制 和 多余的压制 。

他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组织劳动,消除匮乏,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因而他称这种压制为 基本的压制 ,但超出这种限度的压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所强加的,因而是 多余的压制 。

在此基础上,马尔库塞把人类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近代以前的阶段和近代以后的阶段。

他认为,在前一阶段,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大多属于 基本的压制 ,而近代以后,特别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十分丰富的今天,社会文化对人的本性的压制全属 多余的压制 。

在他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压制爱欲的社会。

它不仅压制着作为人的本质的爱欲,而且还把不属于人的本质的东西强加于人,把人的欲望纳入整个资本主义秩序,使人陷入深深的异化状态而麻木不仁。

因此,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文明愈发展,爱欲遭受到的压制就愈深。

他认为,现在已经是实现解放人性,彻底解除欲望压制的时候了。

马尔库塞认为,只有解放爱欲,建立起一种没有压制的文明社会,才能恢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

因为 人正是在他的满足中,特别是在他的爱欲满足中,才成了一种高级存在物,才有了较高的存在价值。

他还进一步指出,爱欲解放的关键就是劳动的解放。

因为劳动是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劳动使人整个身体的爱欲器官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消遣,劳动比其他爱欲活动更能体现人追求快乐的本性。

所以,只有把爱欲与劳动相联系,认识到爱欲的解放就是劳动的解放,才能说明人何以能在劳动中实现自己而获得快乐。

(二)批判的社会理论马尔库塞批判的社会理论集中在他的 单面人 一书中,单向度的理论是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独特分析。

所谓单面性是相对于双面性而言的。

双面性是指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没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单面100性。

马尔库塞认为,社会及其人都应该是多向度、多方面的,既有肯定性又有否定性,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却是一个向度,只有肯定没有否定的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充裕的物质财富,是一个富裕社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 病态社会 ,它虽然解除了物质的贫困,却又以技术控制的新形式加强了对人的奴役, 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发挥 。

这是单向度社会的主要病症。

它表现在:首先,发达工业社会中的现代化公共运输和通讯工具,丰富的商品,各种服务设施以及新闻娱乐产品等,这一切都使人们无条件地接受,成为固定的态度和习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在这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中,在整个社会都标准化、协调化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与现存制度一致的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凡是超越现有社会的话语、观念、愿望和目标都会受到排斥。

其次,发达工业社会不仅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控制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借助于最新的意识工业手段 电影、电视、报刊、广告等去操纵人们的思想意识,使人们被迫接受美化现实生活的种种虚假意识,迎合自己的虚假需求。

发达工业社会吞噬了人的本质需求,个人需要和欲望的合理性被异化了,人也被异化而失去了反抗精神。

总之,马尔库塞认为,在高度的物质和技术发展的发达工业社会中,人在物质和技术的压制下已变成只求物质、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只按技术合理性行动,而没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 单面人 了。

社会也变成了没有否定思想、没有反对派的 单面社会 了。

他认为这就是当代人的全面的异化。

(三)批判的革命理论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文明对人进行的技术征服和政治征服已渗入到人的本能领域,严重压抑和摧残着人性。

然而由于单向度的思想窒息了人们的灵魂,所以人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压抑和不快,完全沉浸于一种虚假的 幸福意识 ,因此必须进行本能结构的革命,排除压抑,恢复人性。

为此,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较为系统的革命理论。

在革命的性质问题上,马尔库塞认为,当前的社会革命不再是推翻政权和改变经济制度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解除人的心理压制的生物学革命或心理学革命。

他写道: 反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压制的革命具有奇特的非正统性质,它与历史上先前的革命很不相同,它反对的是富裕社会的人和事的商品化形式,和富裕社会所强加于人的假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而并不涉及社会经济制度。

因此,他认为,传统的政治概念不再有效了,政治解放不再能离开个人的解放了,归根结底它只能是心理的解放了;革命应当从意识革命或本能革命入手,建立 反文化 战线,形成新意识,实现本能解放。

在革命的领导阶级问题上,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这个富裕社会里,工人阶级在物质生活方面已不再贫困,加上富裕社会无孔不入的意识控制,工人阶级已经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力量变成了肯定力量,已经完全被资本主义社会 同化 了,从而在主观上已经失去了其批判作用、革命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