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语言表达创新题试题精粹03-28 1655: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语言表达创新题语言文字表达题,每年都有创新题型。
创新题型的考查点包括“扩展语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内容。
虽然这类题设题非常灵活,但是它有一个最大特点是:把生活、社会与语言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在内容上,往往提供一个话题情境,情境多为社会热点,如2009年汶川地震周年祭,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表达上,往往提出一个具体要求,这个要求多为修辞手法。
2008年要求反问,2009年要求排比,2010年要求拟人。
话题简单明了,要求具体明确,答案灵活开放。
今年会继续坚持这一命题原则,只是在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上会有变化,如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或得体或生动的具体要求等。
示例:1.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一直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而科学用水、节约用水还没有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在此期间,中国将举行“中国节水大使”遴选活动,如果你有幸成为节水大使候选人,那么,请你写一句“节水感言”表达自己对节水的认识。
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以“感言”的形式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与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感言就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或想发表的感慨,形式上比较自由,但是要注意题目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要求。
答案:示例一: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绿色之源,让我们共同节约用水,共同保护宝贵的水资源吧!示例二:珍爱水,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珍爱我们的生命,珍爱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一起珍惜水资源吧!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人物的崇敬赞美之情。
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感情真挚,使用两个对称的比喻句,不超过40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
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几年里,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跻身“全国十大名村”荣誉行列。
2009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
年仅46岁。
解析:此题答题关键是满足题干各项要求。
答案:示例一:你是一粒种子,深深埋进了这多情的土地;你是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
示例二:无私献身农村,你是一尊雕塑;有心创下伟绩,你是一座丰碑。
因为创新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以套用,考查的又是学生平时语文素养的积淀,所以,它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几乎被搁置,未作独立切块复习,致使学生做这类题有时得分极高,有时因无话可说而得分较低,存在着生活积累不够或语言表达知识掌握不到位(如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两方面的问题。
【二轮对策】1.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生活,尤其关注社会热点,使自己在遇到社会热点时能有话可说。
2.以不变应万变,正确应对创新题型。
创新题型有“变”的方面,如情景材料的变化、命题角度的变化、载体样式的变化,但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变,依然考查句式、修辞、简明、连贯、得体等知识点,只是多以知识点综合为主。
一定要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突出得体和修辞手法的训练,才能应对创新题型。
3.重审题和解题技巧揣摩,要绝对接受题干指令,并能在答案中一一落实。
【示例点拨】1.(2010•江苏)2010年上海世博会丹麦国家馆,有一尊“小美人鱼”铜像。
请以“小美人鱼”的口吻写一段不超过30个字的话,表达对上海世博会的祝愿或赞美。
审题点拨:显性要求:写一段话答题方向:以“小美人鱼”的口吻祝愿或赞美上海世博会限制:不超过30个字隐性要求:①以“小美人鱼”口吻,暗示用第一人称写,把她拟人化。
②“祝愿”“赞美”表明语言要充满感情。
答题点拨:点拨从“小美人鱼”初来上海世博会角度入手,使用第一人称,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最好有感情,有文采。
答案:示例一:哎呀!真美呀,我到过五湖四海,还没有哪一届比得上上海世博会!示例二:我来到上海世博会,依然生活在美好的童话世界里。
2.(2009•江苏)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
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审题点拨:显性要求震后一周年关于生命或自然的感言形式:排比手法留言答题方向:生命或自然的感悟与思考限制:①是“震后”的思考感悟。
②“或”表明在“生命”与“自然”中任选其一,二者不能兼顾。
③不超过30个字。
答题点拨:①表达形式上最好以“自然”或“生命”作主语。
或在句中一定出现它。
②保持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言一致的句子或成分。
答案:示例一:生命脆弱短暂,生命坚韧沉毅,生命绵延永续。
示例二:自然是生命的家园,自然是无情的力量,自然是人类反思的源泉。
【学会审题】创新题综合性强、要求限制多,故审题极为重要。
①注意显性要求的复杂性和隐性要求的隐蔽性。
②明确命题人意图,直奔主题,不要写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③吃透条件限制,在限制中发挥,杜绝随意性、盲目性。
【答题技巧】答题时,答案当须一一满足题目要求,如某个方面违背了题目要求,就要扣分。
答案应突出文采,既要简明、连贯、得体,又要保持内容积极健康,避免语言粗俗。
【试题精练】1.2011年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16个“世界读书日”,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1)请你以对联的形式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
(2)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至少两点。
答案(1)“书香满校园,读声伴成长”等。
(2)示例:诸葛亮理由关键词:智慧和忠诚的化身。
(或哈利波特理由关键词:天真活泼,智慧神奇。
)2.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
”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
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
(1)某高校的2009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
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
(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
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
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
(1)被就业:_____(2)被捐款:_____解析:应从材料中提炼词语的含义。
答时一定要突出“被”字含义。
答案:(1)(被就业:)在应届毕业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在学生就业信息表上随意填写就业单位,来说明该生已经就业的情况。
(2)(被捐款:)是指某些单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尊重员工意愿,强制扣除员工奖金作捐款之用,来表明员工已经捐款的现象。
3.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1月4日宣布,该校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美元。
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张磊1989年考进人民大学,1998年到耶鲁大学留学,毕业后回到中国创建了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张磊给耶鲁捐款一事一经披露,即引发了热议,赞叹者有,失望乃至气愤者也有。
你是如何看待张磊捐款事件的?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畅,不超过80字。
解析:语言得体,不可出于情绪原因而辱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教育是无国界的,张磊捐钱的目的不是济贫,是为了感谢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母校。
②中国养育了张磊,张磊又是在中国赚钱,他也应该回报祖国。
③张磊的捐款事件反映了中国大学教育的失败,中国应该对此反省。
4.季羡林和钱学森一文一理,均是中国当代巨擘,2009年先后仙逝。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一人,写一段颂词。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季羡林先生(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①1935年留学德国,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学界的地位。
②他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国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
③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④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①在美期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28岁时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②1955年历经艰难回到祖国后,他组织领导了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发工作,为中国火箭导弹和世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③在工程控制、应用力学、系统工程、系统科学和思维研究等领域的研究均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奖”荣誉称号和一级影响模范奖章。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答时应注意:①内容充实,②修辞运用准确,③富有感情。
答案:(示例)钱学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5.下面是一段学生作文的原稿和老师的修改稿。
文章记叙了“我”和外公之间的真挚感情:外公和“我”嬉戏,外公送给“我”石榴树的种子,和“我”一起种树、浇水、施肥,外公生病去世。
老师对该作文的标题和结尾进行了修改。
请你比较原作和老师的修改稿,并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老师这样修改的理由。
原稿:标题:我和外公结尾: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见到熟悉的一切,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亲爱的外公,想起了外公对我的关心。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眼婆娑,亲爱的外公,你还好吗?修改稿标题:石榴树结尾:今年初夏的一天——外公的忌日,我回到了外婆家,看着那棵枝繁叶茂、星红点点的石榴树,我记忆的闸门刹那被打开:外公慈祥的笑容,外公询问“我”学习的情形,又红又大的石榴……(1)标题修改的理由:_____(2)结尾修改的理由:______答案:(1)原标题过于平淡。
修改后的标题形象生动,以“石榴树”喻指外公对“我”的关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