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朝瓷器欣赏 工业设计史.ppt

宋朝瓷器欣赏 工业设计史.ppt


一、定瓷
定窑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村, 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 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 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盘、碗因覆 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细润光滑的釉面,白中微微闪 黄。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与剔花为代表,尤以印花 技法为世人所称道。
汝瓷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 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 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 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 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
汝瓷的名作
莲花式温碗
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
入而盛行,尔后更 取其出泥不染之习 性,寓意廉洁,广 为各类器所采用。 本器状似未盛开莲 花,线条温柔婉约, 高雅清丽。原器应 与一执壶配套,为 一温酒用器。莲花 温碗,以其典雅造 型,温柔不透明釉 色,在传世不多之 汝窑器中,更显珍 贵。
哥窑名作
八方碗
哥窑八方碗,高4.2cm,口径7.8cm,足径2.8cm。
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瘦底,八方形圈足,足微外
撇。 碗里外满施釉,外 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 为冰裂纹;内壁施釉薄, 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 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 即百圾碎。口沿因釉下 垂呈现出紫色,足边无 釉,呈铁黑色,俗称 “紫口铁足”。
其它汝瓷
三、官瓷
官窑有南北之分。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 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涵意.从广义上讲,它 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 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 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 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 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 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宋朝瓷器欣赏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有 “瓷的时代”之说。
北宋出现了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六 大名窑,所产瓷器在造型、釉色和装饰上均达到极 高的艺术境界,其美学风格以沉静雅素为特色,品 种有青瓷、白瓷和黑瓷等。北宋晚期建立官窑,开 创了釉色变化和开片装饰的新途径。
南宋是瓷器由单一釉色向彩瓷和花釉瓷发展 的时期。为了釉色深沉,就必须胎薄,因此釉厚胎 薄是南宋官窑产品的一大特色。
官瓷名作
官窑葵瓣洗
高4.8cm,口径18.7cm,足径11.2cm。
洗八瓣葵 花式,斜直壁, 折底,圈足。 通体施粉青釉, 釉面开片,片 纹交织如网。 足底边无釉, 露铁黑色胎。
圆洗
高5.6厘米,口径20.8厘米,底径16.8厘米
洗敞口,器身 近直,洗里坦平, 圈足矮宽,底部边 沿露胎无釉。造型 端庄典雅。通体施 青釉,釉呈粉青色, 纯净莹澈。釉面上, 金丝般的开片纵横 交织,片纹间又闪 现出条条冰裂纹, 优美和谐。
盘侈口,浅腹, 圈足。里口凸起弦纹 2道。盘以印花为饰, 以回纹将盘内壁与内 底界开,内底饰莲花、 荷叶纹各5组,内壁 饰缠枝牡丹2周,两 层牡丹上下相错,排 列有序。盘内外施白 釉,口沿因覆烧无釉 而镶铜口,外壁可见 旋痕及因釉水下流而 产生的泪痕。近足处 有多处露胎,是为定 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孩儿枕
其它官瓷
四、哥瓷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 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 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 主。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 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 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 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 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 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 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 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 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 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 品种的独特美。
三足樽
此奁仿汉代 铜器造型,直口, 平底,口、足径 度相若。外口及 足上各凸起弦纹 两道,中部凸起 弦纹三道,下承 以三足。底部有 5个小支钉痕。 里外满施淡天青 釉,釉面开细碎 纹片,莹润光洁。
三足洗
高:3.6cm,口径:18.3cm,足距:16.7cm。
洗直口, 平底,下承以 三弯足。里外 施天青釉,釉 面满开细碎纹 片。底部满釉, 有5个细小支钉 痕。
定窑孩儿枕作伏卧状,以孩儿背作枕面,孩儿双目
炯炯有神,头部 两侧有两绺孩儿 髯,身穿丝织长 袍,团花依稀可 辨,下承以长圆 形床榻,榻边饰 以浮雕纹饰。定 窑孩儿枕傅世代 此一件,孩儿雕 工极佳,十分珍 贵。
其它顶瓷
二、汝瓷
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 故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 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 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 纹”。
定瓷的名作
白釉刻花折腰碗
高5.5cm,口径16.8cm,足径9.4cm。
碗敞口,浅 式,斜腹,近底处 内折。通体白釉, 口部镶铜。碗内、 外壁及里心划刻莲 花、莲叶纹。此碗 白釉纯净,所饰莲 花线条自然流畅。 碗之内、外壁均有 刻划纹者较为罕见, 此碗是定窑瓷器的 精美之作。
印花缠枝牡丹莲花盘
高5.4cm,口径30.4cm,足径13.6cm。
弦纹瓶
高33.6厘米 口径9.9厘米 足径14.2厘米
瓶洗口,颈细长,扁腹,圈足 高窄,两边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 穿带用,颈部及腹部各凸起弦纹三 道。里、外及足内满釉,天青色釉, 釉面开有大纹片,黑胎厚重。此种 大瓶在宋代官窑中极为罕见,釉质 莹润,造型古朴,是难得的精品。 此瓶和所有的官窑器物一样,利用 釉的流动,口边只挂极稀薄的釉, 薄釉处透出略带紫色的胎骨,足部 无釉则呈铁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官窑“紫口铁足”的典型特征。是 一通体为天青色的弦纹瓶,配上紫 口铁足,既可避免色彩上的单调感, 富有古朴、稳重的情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