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B.女真C.契丹D.匈奴
2 . 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
A.“女娲造人”的传说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
C.电影《荆轲刺秦王》
D.小说《封神榜》
3 . 1825年,“旅行者号”蒸汽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
A.本茨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4 . 《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
”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废"王”号,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任命三公处理中央事务
C.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D.重视政治体制建设,地方推广郡县制
5 . 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有()
①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②都颁布了重要文件
③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建立了相同政体的政权
⑤都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A.①④⑤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
6 . 三国时期,孙权曾经派()去过台湾
A.张骞B.霍去病C.卫青D.卫温
7 . 秦朝时,一位来自国都的商人到山西购进一批优质小米,这位商人在交易时需要使用哪种货币进行支付()
A.铲币B.刀币C.圆形方孔钱D.五铢钱
8 . 在“三国历史故事会”活动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故事。
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A.单刀赴会
B.七擒孟获
C.空城计
D.赤壁之战
9 . 2017年是世界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330周年,也刚好是其作者逝世290周年。
人们要为他“发表”和“逝世”举行纪念活动的大科学家是()
A.B.C.D.
10 . 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办法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废除土地交易禁令
C.实行征兵制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11 .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不少成语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下列哪一个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A.纸上谈兵B.草木皆兵C.楚河汉界D.闻鸡起舞
12 . 下列有关秦汉监察制度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汉高祖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C.西汉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D.东汉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
13 . 春秋诸侯争霸中哪个诸侯的国都在山西
A.齐恒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
14 . 下面哪些国家是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独立的()
①海地
②委内瑞拉
③阿根廷
④巴西
⑤秘鲁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1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经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B.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工业革命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巴尔干地区
二、综合题
16 .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持续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历史称之为“启蒙运动”。
(1)请举出这场“启蒙运动”的一位启蒙思想家。
这场“启蒙运动”为哪些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试举两例)
材料二: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2)从材料二表格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一位学者在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写道:“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超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带来的恩惠。
”
(3)举出今天仍然感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恩惠”的发明两例。
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出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哪几方面?
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转化成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材料三商鞅之法,良法也。
……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管仲相桓公”之后,桓公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内容,春秋时期,为什么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
(3)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原因是什么?效果最显著的变法是什么?
(4)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请归纳卫鞅变法包括哪些内容?这次变法有何历史作用?
(5)你认为二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
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
(1)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2)韩非子的思想主张被哪位皇帝采纳,由此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墨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4)这一时期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谁?他的主张又是什么?
(5)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什么局面?
19 . CCTV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读了 15 世纪以来世界大国崛起的历史。
请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 18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材料二: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
材料三: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这一年,距离这个新国家的诞生仅仅 118 年,距离这片新大陆被发现也才400年。
400年来,它从欧洲汲取营养,发展自己;118年来,它创
造了自己的发展模式。
(1)历史是奔腾不息的洪流,事件就是影响沧浪前进的沙石。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对英国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
(2)导致材料二中俄国“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的这场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事件促成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 写出二点即可)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可以从这些大国的崛起中获得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综合题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