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昌县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

会昌县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

会昌县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赣东南部,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

地跨北纬25°29′~25°55′,东径115°29′~116°02′之间,东西宽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

会昌县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势周围高、中间低,自东南往西北略呈掌状倾斜。

会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江西省商品粮基地县。

全县总面积2722.18平方公里,耕地26万亩,辖19个乡镇,县政府驻地文武坝镇,城区人口10万人,距赣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章贡区150千米、距南昌450千米。

首先,从该地的自然结构来说,现有的经济基础较好。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

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9.3℃,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常引起洪涝灾害。

而7-9月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大,常发生干旱。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会昌县土壤主要分布为黄棕壤与红壤,全县耕地面积达26万亩。

其农业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烟叶等经济作物,以及开发脐橙、柑橘种植等果业。

并且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9%,大面积分布常绿阔叶林。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

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其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

会昌县河流绵长,水域广阔。

其中赣江东源流经会昌,并在此地与湘水(江西)合流,称为贡水,后贡水与章江在赣州市龟尾角汇流成赣江。

由于地处丘陵地区,地势落差较大,在会昌县小密乡建有大型水电站,其中可利用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

除建水电站外,全县流域内多设水库,有效的加强了对河流的调蓄作用,汛期的防洪抗涝作业中效果明显。

会昌县位于赣南苏区,毗邻苏维埃政权根据地——瑞金,是较为典型的省内红色旅游基地。

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并且邓小平在此任会昌县委书记。

在城北一处清末客家民居内,完整的保留了邓小平旧居的原始风貌。

城西的岚山,因起义军的一场大捷扬名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赋诗《清平乐·会昌》,留下风景这边独好的
诗篇。

在山上依旧留着战争中的防空洞、战壕,旅游价值较高。

除此之外,在会昌城南郊有一处国家4A级风景区——汉仙岩。

汉仙岩为江南典型的丹霞地貌,贡水更加映衬出奇峰怪石的情景。

但由于交通不便,该处风景资源开发尚未完全,吸引的经济半径有限,只是在赣南地区稍有名气。

其次,从产业结构上来说,会昌县产业布局在不断改进,三大产业结构愈加合理。

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8亿元,较2011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16.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23.48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20.4亿元,增长15.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8:38:34调整为26.6:39.5:33.9,产业结构类型为“二三一”型。

由于会昌县紧邻福建,最早感受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影响,为积极加强区域合作、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会昌县人民政府建设江西会昌台商创业基地,建成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主导,服装、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现代服务业发达、市政设施配套的以台商为投资主体的综合性特色工业园区。

该工业园区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昌县农业经济作物主产赣南脐橙,因该地自然条件优越,大面积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赣南脐橙。

该地生产出的赣南脐橙在广东、福建等地区畅销,并且远销香港。

因此在地区农业的规划与国土整治应分阶段进行:在进期着重调整种植品种,变化发展各种适宜的经济作物,改变原本单一的种植结构;中期依据地区原有发展基础,确定生产专门化方向,加深拓宽以脐橙加工为主的产业链,并在经济开发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

远期着重采取恢复环境,经济林区发展立体农业,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林区环境的自动修复能力。

工业上以会昌县九二盐矿为例,九二盐矿属大型矿床,为江西省内第二大盐矿,是我国最南端的井矿盐生产企业,也是全国百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其储量丰富,开发历史较早,对周围地区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如矿区附近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

这就需要在合理创收的基础上,减少开采量,加大技术投入,做到及时的恢复生态平衡,并且加大对矿区周边地区植被的保护与土地整治,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使得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