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ppt课件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ppt课件

1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2
3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 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
从绝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缴纳的税款额, 即税收负担额;
从相对额考察,它是指纳税人缴纳的税额占 计税依据价值的比重,即税收负担率。
税收负担具体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是税收 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 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也是税收发挥经济杠杆 作用的着力点。
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越大,总体负担能力越 高。特别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能反映国民 的税收负担能力。
一般而言,在人均国民收入比较高的国家, 社会经济的税负承受力较强。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较高的国家,其税收负担率也较高,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其税收负担率也较低。
(二)国家职能范围
8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数 额必然受财政支出需要的影响,而财政支出的 多少则取决于一国政府的职能范围。
如我国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后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相比,由于国家的职能范围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
观水都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2.公共产品的提供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方式以及效率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
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首先,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越广,要求的财政支出越高,宏观税负
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6
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而且价 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
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也 就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税负转嫁的结果必然导 致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17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 的主动行为(直接税负、间接税负)。因为课税是 对纳税人的经济利益的侵犯,在利益机制的驱动下, 纳税人必然千方百计地将税负转 移给他人,以维 护和增加自身的利益。
括偷税、漏税和抗税等。 逃税与税负转嫁的区别:
1. 税负转嫁只会导致税收归宿的变化,引致纳税人与 负税人的不一致,税收并未减少或损失。
2. 逃税的结果是无人承担纳税义务,即无负税人,必 然造成税收的减少或损失。逃税是一种不正常的违法行为。
税负归宿
22
税收归宿:是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是税负转嫁的结果。它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由谁 来承担。 税负转嫁往往不是一次的,但税负转嫁也并不 是无穷尽的,总存在一个不可能再转嫁而要自己 负担税款的人,这时即为税收归宿。 例如:生产企业转嫁给批发商,批发商再转嫁给 零售商,最终零售商转嫁给消费者
高;其次,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不同,其提供成本、费用、价格也不
同,从而宏观税负各有高低;再次,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越高,也
就意味着公共产品提供的成本降低,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公共品所需
要支付的费用也就相对较低,因此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对税收负担
也存在影响。
(三)财政收入结构因素
10
财政收入的形式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 收入、非税收入和债务收入等。
4
5
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指标
6
宏观税收负担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国家 税收收入总额,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这实际上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核税收负担,从而 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负担总体情况。
1993年后,全世界开始实行联合国的SNA核算体 系。抛弃了社会总产值这一反映经济活动总量的指 标。
国家职能范围越大,政府的开支越多,必然要 求提高宏观税负水平以增加财政收入。反之, 国家职能范围越小,政府的支出越少,需要的 税收收入也越少,宏观税负水平就可能降低。
国家的职能范围对宏观税负影响的体现
9
1. 经济体制
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
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
目前衡量全社会经济活动总量比较通行,并可进 行国际比较的指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 是国民收入(NI)。
因而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状况的指标也就主要有 两个: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简称GDP税负率; 国民收入税收负担率,简称NI税负率。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通过国 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两个综合指 标来反映。
税收归宿的种类
23
法定归宿:依税法规定的法定纳税人所承担的
税负归着点。
经济归宿:随经济运动而不断转嫁以后的实际
负税人所承担的税负归着点。
税负转嫁的形式
目录
CONTENTS
1 税负前转 2 税负后转 3 税负消转 4 5 税负叠转 6 税收资本化
Page 25
01 税负前转 ★定义:纳税人将其所负担的税款,通过提高商 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式,转移给购买者或最终 消费者承担,这是最为典型、最具普遍意义的税 负转嫁形式。 ★复前转: 前转既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完成 或通过多次才能完成,通过多次才能完成的前转 称为复前转。
在政府支出范围、项目一定的情况下,政 府财政收入结构或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对 宏观税负有重大影响。
1985-2012年采用不同口径测算我国宏观税负
11
12
13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4
尽管你费尽心机,去征你想征的税,但商人 们最终还是把他们自己承担的税收转嫁出去。
——约翰洛克
税负转嫁
15
税负转嫁,又称税收负担转嫁, 在商品交 换过程中,纳税人在名义上缴纳税款之后,通 过改变价格的方式(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 价格),将税负转移给他人(购买者或供应者) 的一种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种类
18
税负的完全转嫁:纳税人将自己应付的税款完
全转移给他人负担。( 如果加价的额度等于税款, 则商品售出后即实现了充分的转嫁) 1. 如果加价的额度小于税款,则纳税人自身仍要 负担部分税收是不完全转嫁。 2. 如果加价额度大于税款,则不仅实现了税负转 嫁。纳税人还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是超额转嫁。
19
税负的部分转嫁:纳税人将自己的
税款一部分转嫁给他人负担,余下的 自己负担。
税负的完全不转嫁:纳税人缴纳的
税款全部由自己负担,不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人负 担。
税负转嫁的条件
20
主观条件: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客观条件: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
逃税
21
与税负转嫁相联系的另一个范畴是逃税。 逃税指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