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科普
• 其他有氧代谢健身活动
• 制订高危患者(如冠心病)的医疗监督方案和
• 适合于个人身体状况的锻炼方案
不健康饮食的调整建议
全面的健康食谱:
• 控制饮食,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
• 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
•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 食盐< 8g/d(高血压者<6g/d)
急性发病时该怎么办
• 在病情不明时,切勿乱服药,尤其不能随意使用 降压药、活血药和安宫牛黄丸等。
• 应尽快拨打“120”或“999”叫救护车,先简要 说清病情,以便调度员安排出诊医生和设施。转 送病人时,应该用担架平卧搬抬,如需下楼时, 应将病人保持头高脚低位。在救护车上,应轻轻 抱住病人的头部或上身以减低因颠簸造成的震动。
• 7. 其他:神经细胞营养剂 ,中医药治疗
• 8.外科治疗
• 9.一般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等 • 10.康复治疗 • 11.预防性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
• 原则: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废程度和降 低复发率。
• 1.内科治疗:
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 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 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后酌情安放胃 管。 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
脑卒中的预防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 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可干预危险因素 • 吸烟、酗酒 • 其他不良生活方式 • 高血压
• 种族
• 家族遗传性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肥胖
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目的:降低无症状患者的卒中风险 内容:危险因素的处理 抗血栓治疗
急性发病时该怎么办
• 切忌慌乱,切勿企图弄醒病人而高声喊叫,更 不能猛烈摇动病人。 •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 息,昏迷患者应侧卧位。 • 当病人神志清醒时,应尽量予以安慰,有条件 者可给病人吸氧,这常能使其减轻紧张、焦虑 和恐惧。 • 保持病人安静绝对卧床休息,不能随意将病人 搀扶起、走动等。
• 脑出血与高血压病的密切关系在于:高血压病 人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脑出血的病 人有高血压的约占95%。 • 分期: 急性期:一周左右;恢复期:第二周 起-半年;后遗症期:半年后
脑卒中分类 —蛛网膜下腔出血
• 与脑出血不同,蛛网膜 下腔出血是指脑血管破 裂后血液进入了蛛网膜 下腔,而不是脑实质。
高血压的治疗流程
改善生活方式
血压未达标 (<140/90 mmHg) (<130/80 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初始药物选择
无强适应症
有强适应症
第一步
收缩压 140–159 或舒张压 90–99 mmHg:多数可选择噻嗪类利尿剂. 还可考虑ACEI, ARB, BB, CCB,或 者联合用药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及选用参考
临床用药分类 适应证
利尿剂
β-阻滞剂 钙拮抗剂 ACEI ARB 复方制剂
轻中度高血压,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或合并心衰者
轻中度高血压,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 合并心绞痛时 各种程度的高血压,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或合并稳 定型心绞痛时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 肾脏损害者 同ACEI,主要用于发生干咳者 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康复治疗方法
• 早期康复包括:保持良好体位,进行被动运动,床上运动 训练和开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对瘫痪病人,应定时给他翻身、按摩并活动其肢体,以防 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褥疮发生。 情况允许时,鼓励病人多参加群体活动,恢复职业技能训 练,使其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乃至重返社会。 有些功能障碍是要遗留很长时间的,甚至遗留终身,所以 应保证康复的连续性。
脑卒中分类 —腔隙性脑梗塞
•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死 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直 径小于0.5毫米的微小脑 动脉病变致管腔闭塞或 其他部位栓子脱落将其 堵塞造成直经2厘米左右 的小块脑组织缺血性坏 死,临床称为腔隙性脑 梗塞。
脑卒中分类 —脑出血
• 是由于非外伤性脑血管 破裂导致的脑实质内的 出血。常见原因是高血 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血管壁病变或微小动脉 瘤形成,当病人在用力, 激动等情况下,血压骤 升至使血管破裂。有些 病人存在的凝血障碍也 是发病的一个因素。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
控制高血压: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ICP)。 并发症的防治:①感染 ②应激性溃疡 ③抗利尿激素分 泌异常综合征 ④痫性发作 ⑤中枢性高热 ⑥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 等。
• 2.外科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钻孔穿刺血肿碎吸术、
脑室穿刺引流术、动脉瘤填塞术等
主要并发症
肺炎 血糖改变 吞咽困难 上消化道出血 尿失禁及尿路感染 脑卒中后抑郁与焦虑状态 水电解质紊乱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老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 脑梗死相对危险度 增加 49% 46% 收缩压每上升10mmHg 舒张压每上升 5 mmHg
各类人群的血压控制目标
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 以下
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 以下
及时识别·尽早送医
• 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发病后能否及时送到医院 进行救治,是能否达到最好救治效果的关键。缺 血性脑卒中成功救治的时间窗非常短暂(3~6h)
脑卒中的识别
症状突然发生
• • • • • • • • •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吞咽困难 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 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上述症状伴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卒中分类 —— 脑栓塞 脑卒中分类 — 脑栓塞
• 身体其他部位病变产生的栓子如血栓,随血流 进入脑血管将其堵塞称为脑栓塞。由于栓子阻 塞了脑血管造成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血、 缺氧、软化、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 多为急骤起病,常无前趋症状,几秒、几分钟 内症状达高峰,可出现头痛、半身不遂、失语 和意识障碍以及原发病的表现。
脑血管病分类
短暂性缺血性发作 缺血性
60-70%
脑血栓 脑梗塞 脑栓塞
出血性
30-40%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分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 血流动力学改变
脑动脉严重狭窄时,血压
急剧波动导致原先依靠侧枝 循环维持供血的脑区发生一 过性缺血。 特点:临床症状相似(刻 板),发作频率较高,发作 时间短暂(10分钟内)。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可干预危险因素 • 吸烟、酗酒 • 其他不良生活方式 • 高血压
• 种族
• 家族遗传性
• 心脏病
• 糖尿病
• 血脂异常
• 颈动脉狭窄 • 肥胖
不良生活方式增加脑卒中风险
太油! 太咸!
吸烟、酗酒
缺乏运动 不健康饮食
脑卒中发病率
吸烟、酗酒者的干预治疗建议
脑卒中防治
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 王翠 2015-5-27
2006年全国人口死亡原因统计: 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原因第二位均为脑卒中 2008年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 17.66% 20.36%
城市人口脑血管病死亡 占死亡总人数的%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
• 1.溶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发病<3~4.5 小时无禁忌证者考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是急性期抗血小板治疗的
基本用药。阿司匹林使用有禁忌证或疗效欠佳,可考虑使用氯吡格 雷、培达等。
• 3.卒中单元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
• 4.抗凝治疗 • 5.降纤治疗
• 6.脑保护治疗
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 130/80mmHg 以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
减重:BMI保持在20~24 (体重/身高2 kg/cm2 ) 膳食限盐: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6g
减少膳食脂肪:总脂肪<总热量的30%,每日食油20~25g
增加及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 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 戒烟、限酒:不吸烟,男性每日饮酒<20~30g,女性<15~20g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继发癫痫 褥疮
体温异常等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 根据现代康复医学理论,脑卒中后受到损伤的脑组 织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能力。
• 实施脑卒中早期康复,可以有效预防失用性萎缩、 肌肉挛缩、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维持关节活动度, 改善肢体功能。 • 原则上康复训练应越早越好,如病人神志清楚,病 情稳定,可在病后1周即开始。
JNC7
血压的管理建议
• 监测血压,≥35岁者至少每年测量血压1次
• 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 • 非药物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者应使用药物治疗,并遵循医嘱规
律用药,避免擅自停药
• 高血压患者应该经常测量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
对于吸烟者: 强烈劝说患者及家属戒烟。 提供忠告,介绍有效的、可行的戒烟方案。
对于酗酒者: 提倡适度饮酒。建议不喝酒者不要饮酒。 男性每日喝白酒<50ml(1两),啤酒<1瓶, 女性饮酒者量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