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家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家禽饲养成败的重要因素仍然是疫病的防治,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控制疫病,才能给饲养者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鸡的主要疫病综合防治技术鸡的疫病很多,危害大的主要有:鸡新城疫(鸡瘟),鸡出败(又叫鸡霍乱)、雏鸡白痢、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禽流感以及鸡球虫病等。

(一)几种主要鸡病的识别要点1、鸡新城疫: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发病率死亡率都高。

病鸡腹泻出黄绿色稀粪,口腔和素囊积有多量粘液,常摇头而吐不出粘液,病鸡精神萎顿,发出“咯咯”叫声,鸡倒提口腔中流出粘液,剖检可见腺胃乳头、盲肠扁桃体和泄殖腔有出血点。

2、禽出败:鸡、鸭、鹅均可发病。

急性病例常看不出任何症状突然死亡,如晚上吃饱食后,第二天早上见鸡死在笼内,或产蛋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鸡拉灰白色或绿色粪便,病鸡精神萎糜,口流粘液,鸡冠髯变青紫色。

剖检可见肝肿大,表面密布灰白色坏死小点,心冠和心外膜状或片状出血,十二指肠出血。

3、雏鸡白痢:多发生一月龄内的雏鸡,病鸡怕冷,喜堆积在一起,闭眼缩颈,排出白色糊状带腥臭味的稀粪,病鸡肛门附近羽毛被粪便粘附,有时肛门被堵塞,发出凄厉叫声。

剖检可见肝出血或有灰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

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发于3-6周龄雏鸡。

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

病鸡排白色或黄色水样稀粪,厌食、精神高度沉郁、羽毛松乱、啄肛。

剖检的特征是胸部和腿部肌肉呈块状或条状出血,法氏囊肿大,囊内有血凝块或黄色胶样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带状出血。

5、鸡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2-4月龄的鸡,病鸡翅、腿麻痹,两腿呈前后伸展姿式,不能站立,病鸡营养不良,消瘦,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外表看不到典型症状,但剖检可见肝、脾、肾及卵巢肿大,色淡、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结节,凸出实质脏器表面。

6、鸡球虫病,主要发生4-6周龄雏鸡,病鸡精神沉郁、闭眼、呆立,羽毛松乱,排出带血粪便。

剖检可见盲肠肿胀,肠壁增厚内容疑血块和干酪样物质。

(二)鸡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种蛋在入孵前应清洗干净,再用消毒药对蛋壳进行消毒,如用%高锰酸钾水浸泡5分钟,小鸡出壳后至育雏期间要进行保温,如用保温伞保温。

2、疫苗防疫:小鸡出壳24小时内要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8-10日龄和28-30日龄用鸡新城疫四系或Ⅱ系疫苗点眼鼻各一次;10-14日龄和21-24日龄用传染性法氏囊弱毒苗各饮水免疫一次;60日龄注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4个月龄注射禽霍乱菌苗。

3、投药防病:1-14日龄雏鸡主要预防雏鸡白痢和其它经蛋传递的细菌性疾病,按1000毫升饮水中加入硫酸庆大霉素3万单位,让雏鸡自由饮水,或每10只雏鸡用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针剂一支拌入2斤碎米饲料内,要求拌匀,每天喂3-4次,14天内喂完,15日龄到60日龄鸡,主要是继续预防雏鸡白痢和鸡球虫病,按每公斤体重用复方敌菌净30-40毫克计算药量,混入饲料中让鸡自由采食,连续用药4天,停药3天,一直到2月龄。

4、投药治病:若鸡发生白痢病,鸡霍乱等细菌性疾病时,可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和青霉素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若发生鸡球虫病时,用马杜拉霉素,三字球虫粉等抗球虫病药治疗;若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或两病混合发生时,用抗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新城疫双价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治疗。

(三)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在鸡病的临床表现中,肿脸症候群较为普遍,给鸡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误诊,使我们不能有针对性的投药。

肿脸症候群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除饲料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或不平衡及维生素A缺乏,环境应激如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及一氧化碳等),高温高湿,消毒药刺激(如高锰酸钾与福尔马林薰蒸消毒)、气雾免疫(如接种新城疫疫苗等),治疗用药(如丁胺卡那霉不比等),寄生虫病(如组织滴虫病、禽眼线虫病)等均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引起肿脸外;病原维生物引起的肿脸症候群更为常见,危害程度更大。

在生产实践中,引起鸡肿脸症候群的常见传染病有传染性鼻炎、禽霍乱、眼型葡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大肠杆菌性全眼球炎、慢性呼吸道病、肿头综合症、禽流感、传染性支气官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

脸肿是由于各种致炎因子通过破坏脸部上皮组织细胞,鼻腔黏膜、眶下窦、哈德氏泪腺等而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放在治疗时应先作出病因诊断,针对不同的病原选用合理的药物进行防治,切勿以症为病,轻易随症施治。

并要采取)根据不同鸡种的生理特点和生产性能、1(以下措施确保该疾病的流行发生。

.科学配制“全价”饲料,增强鸡体的抗病力;(2)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鸡舍卫生;(3)定期消毒,以减少甚至隔断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途径;(4)根据本地发生和流行疫病的血清型或亚型,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一)病名病原临床诊断要点预防治疗副鸡鼻窦粘膜及眼结膜发炎,表现流涕,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油乳剂灭活传染病紧急接种灭活菌苗,同时使用磺胺喷嚏流泪及眶下窦肿胀,脸部水肿菌苗,成鸡产蛋前注射,保护率可嗜血类药物和黏膜修复剂疗效显着。

鼻炎及肉髯肿胀。

达80%。

杆菌呈急性败血型经过时,以突然发病、病鸡每只肌注青霉素和链霉素在流行地区种鸡及产蛋鸡可在开下痢、败血症病状,发病率和死亡多杀性疗效确连用3-4天,5-20万单位,产前接种灭活菌苗、弱毒菌苗或亚率高为特征;慢性病例或为急性经本病多发地区可采集病死鸡肝实,禽霍乱巴氏杆单位苗,以后每隔五个月重复注射过的后遗症常表现为局部感染,如制备组织灭活苗进行预防和紧急菌一次。

肉髯、鼻窦、关节等的肿胀,病期接种。

较长,病死率较低。

日龄的中雏,常呈单多发于30-70眼型葡金黄色因本菌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饮水,做好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雏鸡侧性眼脸肿胀、潮红、眼睛突出,易产生耐药性,故最好在用药前进密度不应过大;可给雏鸡接种油乳葡萄球萄球菌上下眼脸粘连,重者失明,病鸡常剂灭活菌苗预防。

行药敏试验。

菌病因不摄食而死亡,剖检无特殊病变。

日龄多发,发主要危害雏鸡,1-1新霉素或发病后可用庆大霉素做好孵化器及接种马立氏病疫病率和死亡率高低不等,有时高绿脓但因雏鸡感染胺卡那霉素治疗用具的消毒工作,防止雏鸡皮肤80,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常引起病后死亡很快,故治疗效果不菌伤,保持育雏舍空气干燥伤感染及化脓化炎症,感染后因显,最好用药前进行药敏实验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带绿色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毒珠的35-4日龄120-13力,受染禽种年龄,性别有无并日龄免疫发病后可给鸡服用金刚乙胺或刚烷胺,防治大肠杆菌或支原体H症及环境条件等;病禽产蛋率孵,种,油乳剂灭活疫H型敏药物,肾肿解毒药,补充适量全进全出绝禽类混养率下降,发病急、快、死亡率高严格消毒禽流感病生素距发病3-减少应激,消灭有害昆虫及鼠类公里范围内冠髯淤血紫黑,脚趾水肿,脚鳞家禽紧急免疫疫种血,头肿流泪,其他症状与禽霍远离野禽等同鸡传染性肿脸症候群的鉴别诊断与防治(二)病名病原临床诊断要点预防治疗致病大肠杆性单侧性或双侧性眼流泪、肿胀,重作好育雏舍的通风换气工作,雏鸡根据药敏试验合理运用药物,常用大肠杆则失明,随后饮食困难,消瘦,衰密度不应过大,给雏鸡接种油乳剂菌性全的易感药物有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竭死亡灭活菌苗可预防本病。

及头孢菌素类。

眼球炎菌如红霉用于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鸡表现呼吸道病和产蛋下降,在肉种鸡场做好检疫和种蛋的消毒工慢性素壮观霉素、链霉素、支原净、喹作,防止种蛋传播,疫区可考虑接鸡败血用仔鸡可见到严重的气囊炎、咳呼吸喏酮类药物、泰乐菌素等,可根据种弱毒苗或灭活疫苗,有一定预防支原体嗽、罗音和生长不良,且因气囊炎道病作用。

而造成大量废弃产品本场实防情况选用。

主要侵害肉种鸡,表现精神不振,肿头病本病尚未在国内发生,故应加强检禽肺严重的呼吸道病症,眶下窦肿胀、综合症毒疫,杜绝入境。

斜颈、脑定向力障碍及产蛋率下降发病鸡呈现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蛋鸡产蛋率下降或停产。

蛋倍量的发病后紧急滴眼接2-传染质低劣,引起肾炎、尿结石甚至疫区或非疫区可接种灭活疫苗同时服用抗生素防支弱毒疫苗支气亡,病毒在消化道持续存在,并弱毒疫苗只限于疫区使用继发感染,可迅速控制本病粪便长期排泄,肾型病死鸡肾苍炎病肿水,腺胃型病死鸡腺胃壁增厚肿咳出血性分泌物吸气肿脖咳嗽倍的多发病后紧急饮水接肾传支弱日龄眼滴7-12-12喉头和气管粘膜肿胀,腐烂、坏传染传染的柠油菌,同时服用葡萄糖110-122苗日龄再免一次及大面积出血,病鸡发生无一定喉气喉气酸钾水,再选相应的抗生素防止龄皮下或肌注呼吸型、肾型和脾蛋鸡10-40死亡隔性死亡炎病发感染控制本病型多价油蛋率明显下降。

.第二、鸭主要疾病的综合防治技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养鸭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鸭蛋及产品流通速度也越来越快,客观上促进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千里之外刚刚发生的新疫病,也许两三天已传到自己身边而浑然不觉,给养鸭业带来极大的威胁,给养鸭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鉴别几种主要疫病(一)鸭瘟:鸭瘟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临床症状:头部肿大,下颌水肿;体温升至43℃以上;流眼泪,眼脸封闭;两脚发软不能站立;口腔粘膜出现假膜和溃疡;呼吸困难,叫声粗哑,病鸭下痢排绿色、绿灰色稀粪。

本病一年四季不分大小都可患病。

鸭瘟潜伏2-3天,病程2-3天,末期体温下降,衰竭死亡。

2、病理变化:口腔粘膜食道上有层灰黄色或淡黄褐色假膜,膜下呈鲜红色的溃疡痕迹;泄殖腔粘膜牢固,不易刮离,膜上有出血点,肝表面有针头大的灰黄色坏死灶,有小出血点或环状出血带。

(二)鸭霍乱。

鸭霍乱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共患传染病。

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故又叫禽出败。

1、临床症状:病鸭羽毛粗乱,精神萎靡,食欲废绝,喜喝水;呼吸困难、咳嗽、口鼻流粘液、摇头;体温升高;下痢黄白带血。

急性1-2天死亡,慢性不死而转为消瘦,关节肿胀发炎,跛行。

2、病理变化:全身粘膜浆膜出血;心包有浆液渗出物;肝脏密布针尖或针头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肺部严重病变、充血、水肿或大叶性肺炎。

(三)鸭流感临床症状:缩颈、食欲降低、羽毛松散、下水易湿毛、鼻流清液,精神不振,咳嗽、支气管炎,有肺炎时体温升高。

(四)鸭病毒性肝炎1、临床症状:潜伏期只有1-4天。

突然发病常不超过几小时,病鸭独居离群,缩头拱背,行动滞缓,不久伏地不起,食减至废绝,闭眼昏迷。

有的腹泻拉稀,尔后出现运动不协调,双脚痉挛,头向后仰呈游泳状,翅下垂,呼吸困难,死前头颈扭曲于背上,腿向后伸展。

2、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肿大质脆,呈淡红色或斑驳状,有的呈黄红色,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脾脏也肿大有斑状花纹;肾脏充血肿胀。

(五)鸭“三包”病症.近几年来,出现一种以咳嗽、打喷嚏、摇头为主的呼吸道症状;以腹泻、拉绿色或灰白色稀粪为主的消化道症状;打倒退、角弓反张,步态不稳为主的神经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出血性肠炎为主剖检症状为特征的鸭传染病,此症全年均发,10-90日龄的鸭易发,10-50日龄常见,闷热、潮湿、气候突变、转群、变料等应激后易发,发病率10-90%,死亡率在60-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