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经济学概述

古典经济学概述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萨伊这本书中,首先关注 的是财富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才是财富的分配 和消费。
古典学派的主要信条
1、最低程度的政府参与 市场自由竞争机制具有调节生产、交换和分 配的功能;政府的职责是对外保护国家安全, 对内解决市场交往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并且提 供社会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公共教育等事业。 2、自利的经济行为 古典经济学家正视人的本性,指出在经济生 活中“自利”是人的本能。出于自利,生产者 提供产品、消费者购买产品、工人提供劳动。
四、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财富的生产理论(经济增长) 2.价值理论(交换) 3.分配理论(工资、利润、地租等) 4.实现理论(销售论、危机论) 5.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理论 6.国际贸易理论 7.其它

附:16至19世纪初经济学的主题——富国裕民

发展论而非价值论、分配论,即如何富国裕 民,发展本国经济。在这一阶段里,价值论、 分配论并非经济学家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不 过是他们在考虑发展问题、富国裕民问题时 的副产品。
5、经济规律 古典经济学家们试图寻找指导人类经济活动的 普遍的一般的规律,取得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 成果: 劳动价值论 货币数量论 比较优势理论 收益递减规律 人口理论 萨伊定律 级差地租理论等等
五、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1.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 “自由放任”的政策主张,探讨了发展市场经济, 增加国民财富的方法。 2. 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学说。 3.不同程度地研究和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 (利润、利息、地租)。 4.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分析。 5.对分工、货币、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经济危 机、国际贸易等理论作出了有价值的重要论述。 6.古典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奠定了重 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来源。
质疑:
1.传统观念中的庸俗经济学果真同科学无缘 吗? 2.传统观念中的庸俗经济学在研究方法论上 一无是处吗? 3.以是否同情劳动者来区分经济学的科学与 庸俗合理吗?

二、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这是古 典经济学产生的阶段 。 第二阶段:18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这是古 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 第三阶段:19世纪初~30年代,古典经济学 的成熟阶段。 第四阶段:19世纪30~60年代是古典经济学 的衰落阶段。 第一、二阶段可看作古典前期,第三、四为 古典后期。
过去人们受马克思的影响,往往将19世纪60 年代以前代表产业资本利益的英法古典经济学 划分为古典派和庸俗派。
马克思认为:



( 1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 · 配第开始,到大 卫· 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 束。此后便被各自的庸俗经济学所取代。 (2)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代表资产阶级反对 封建势力的经济学派,其历史使命是倡导发展社会生产力; 而庸俗经济学则是资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后,反对工人运动、 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经济学派。 (3)古典经济学力求透过表面现象探讨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 矛盾和规律;而庸俗经济学的特点是以现象掩盖和代替本质, 把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护放在首位,而把客观、科学的态 度放在从属地位。 (4)古典经济学中虽也有庸俗因素,但居于次要地位,庸俗 经济学则把这些庸俗因素分离出来并加以发展,所以它们两 者既有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
所谓“古典经济学”,就其主体来说,是指 自威廉· 配第以来到19世纪60年代期间英、法 两国(尤以英国为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古典经济学的范围:
17世纪中叶产生,19世纪初完成;(马克思)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即从亚当 · 斯密到约 翰 · 穆勒;(西方学者) 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1800-1850年为黄 金时代。(晏智杰)
注重财富生产与供给的古典经济学
第二章 古典经济学概述
一.关于“古典经济学”

术语由马克思首创,指资产阶级经济 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区别于继起的“庸 俗”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者沿袭了马克思 的术语,但变更了它的内容,用古典经济 学指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包括李嘉图以后马克思所称的庸俗经济学, 甚至有人把20世纪30年代以前接受和完善 李嘉图经济理论的人都称为古典经济学家 。
3、利益的和谐 尽管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是自利的,但是,市 场机制却无形之中引导追求自利的个人为社会整 体利益作出了贡献,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个 人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和谐一致的。 4、所有经济资源及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和商业、农业相比,古典经济学家认识到工业 生产是财富的更加重要源泉。 在生产财富的过程中,除了土地生产“纯产 品”,其他要素劳动、资本甚至企业家才能也作 出了重要贡献。




7.对后世的影响 •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些“规律”成为现在 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比较优势理论 – 生产要素理论 – 收益递减规律 – 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 – “看不见的手”的机制

三、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特点



1.把理论研究由流通领域转移到了生产领域,关注 经济的增长。为此就必须增加资本积累,改进生产 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张要有一种激励人的分 配机制。 2.信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自由贸易。坚信自由竞争市场势力的自发作用能够 保证经济生活的协调和稳定增长,国家的职能是只 需充当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 夜人”即可。 3.在研究方法上推重演绎法(早期归纳法)。
附: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内容主题 价值论、分配论 经济发展理论 财政理论 其他 页数 180 398 258 57 治经济学概论》
内容主题 财富的生产 财富的分配 财富的消费 其他 页数 260 118 114 42 比重(%) 49 22 21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