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可修改版pp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可修改版ppt]

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 个体开业医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报告责任人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报告发现的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相关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 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 瞒报、漏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务院第376号令,2003年5月7日)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 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 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 发事件
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8月30日)
报告责任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 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及其隐患;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 生行政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检验检疫机 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 教育机构等有关单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 告单位;
内容
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新版)
操作要点 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金标准 各地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级以此预案为准 预案中虽规定各级政府可以自行对事件定级,但如果预案已有 明确标准的,首先应参照预案要求共卫生事件--概述
报告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突发事件应对法 食品安全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 病人或疑似病人。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 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病例。
炭疽:发生 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周内,同一学校、 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3例及 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 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 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例及以上死亡。
麻疹: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 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 2例及以上死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报告责任人(突发事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 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 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 十八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报告范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包括可能构成或 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 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预案》的判定标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实施;预案中已有明确标准的,首先参照预
案要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根据相应定级标准建议政府部门尽早定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报告最低要求 达到报告规范而未在突发网报告,则属于漏报; 某事件未达到报告规范标准,原则上定级低于IV级(即未分 级)。
报告总体要求 鼓励事件报告,不达到标准也可以报告;而达到报告标准则一 定要报告。 事件定级要有据可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
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 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
医源性感染事件 放射事件:放射事故、其他放射事件 其它公共卫生事件 高温中暑 流感样病例暴发(删除此项,加入“其他类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 及范围,划分为:
一级—— 特别重大(Ⅰ级) 二级—— 重大(Ⅱ级) 三级—— 较大(Ⅲ级) 四级—— 一般(Ⅳ级) 未分级(相关信息)
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突发性:突然发生、突如其来、不易预测 公共属性:危及对象不是特定的人,是不特定的社会群
体。事件影响范围内的人都有可能受到伤害 危害的严重性: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即时性严重损害、从 发展趋势来看造成严重影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2013年8月)
传染病:甲乙丙类、其他类 突发中毒事件(化学品、农药、药物、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其他、不
详)
食物中毒 职业中毒 其它中毒
环境因素事件: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预防接种、服药事件
初次报告时尽早定级,用于指导响应 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可以根据事件进展再调整 如果不明确定级标准,先以“未分级”事件报告后,及
时建议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 管理办法》(卫办应急发〔2012〕11号)开展风险评 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规范
规范中的信息报告标准
传染病 甲类:鼠疫、霍乱 —— 1例 乙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规范
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 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 病例。
伤寒(副伤寒) :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 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 5 例及以上伤寒 (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