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帕金森病及其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及其药物治疗

特点: • 年龄<65岁且认知功能正常患者首选 • 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减少运动并发症
缺点: • 更易发生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 • 半年内疗效与左旋多巴相当,但此后不如左旋多巴。
(三)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 作用机制:
1.促进L-DA进入脑循环 2.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 3.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4.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晚发型或有伴智能减退的患者
• 一般首选复方左旋多巴治疗。随着症状的加重,疗效减退时可添加DR激动剂、 MAO-B抑制剂或COMT抑制剂治疗。尽量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尤其针对老年男性 患者,具有较多的副作用。
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 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 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其中。 对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一方面要继续力求改善 患者的运动症状;另一方面要妥善处理一些运动并发症和非运动症状。
DA 不良反应 DA 抗PD作用
脱羧酶 肠、肝
特点:1.轻症较好,重症较差 2.对肌肉僵直,运动困难疗效好,其次震颤 3.对吩噻嗪类(如氯丙嗪)所致的PD无效 4.起效慢(2-3周),最大疗效1-6个月 5.剂末现象
空腹服用
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
• 早期 1.胃肠道反应 原因:DA直接刺激胃肠道,兴奋延脑呕吐中枢的D2受体 治疗:D2受体阻断药多潘立酮(吗丁啉)
• 早期帕金森病:早发型、晚发型(时间)
早发型患者
• 在不伴有智能减退的情况下,可有如下选择: • ①非麦角类DR激动剂; • ②MAO-B抑制剂; • ③金刚烷胺; • ④复方左旋多巴; • ⑤复方左旋多巴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首选药物并非按照以上顺序,需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不同方案。 若遵照美国 、欧洲的治疗指南应首选方案①、②或⑤;若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承受高价格的药物 ,则可首选方案③;若因特殊工作之需,力求显著改善运动症状,或出现认知功能减退 ,则可首选方案④或⑤;也可在小剂量应用方案①、②或③时,同时小剂量联合应用方 案④。 对于震颤明显而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疗效欠佳的情况下,可选用抗胆碱能药,如 苯海索
减少左旋多巴剂量30%左右 降低外周不良反应 使开关现象减少,甚至消失 有利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命
(五)COMT抑制药
• 代表药物:恩他卡朋(200mg) • 特点:
1 作为复方左旋多巴制剂的辅助用药 2 与复方左旋多巴同时服用 3 用于存在“剂末现象”的PD患者
(六)抗胆碱药
机制:阻断中枢M受体 Ach Ach DA相对平衡 抗震颤麻痹
提高DA浓度 减少左旋多巴用量 增强左旋多巴疗效 减轻外周不良反应
复方制剂 美多巴 心宁美
息宁
成份 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 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10mg 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50mg
(二)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机制:分子结构与DA相似,能直接 刺激DA受体。
分类 麦角类 非麦角类
适当减少剂量,同时加用DR激动剂,或加用comt抑制剂;③加用金刚烷胺;④加 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⑤若使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剂,则应换用常释剂, 避免控释剂的累积效应。
异动症的治疗
• 对双相异动症(包括剂初异动症和剂末异动症): ①若在使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剂应换用常释剂,最好换用水溶剂,可以有效缓解剂初 异动症;②加用长半衰期的DR激动剂或延长左旋多巴血浆清除半衰期的comt抑制 剂,可以缓解剂末异动症
DA 正常 Ach DA 帕金森病 Ach
临床表现
1
静止性震颤(60%~70%)
2
肌强直(12%)
3
运动迟缓(10%)
4
姿势步态异常(10%)
临床表现
震颤
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
协调肌与拮抗 肌有节律交替收 缩
静止性震颤
搓丸样动作
协调肌和拮抗 肌张力均增高
铅管样强直
齿轮样强直
面具脸
肌肉强直,感到肢 协调运动障碍 体僵硬无力
金刚烷胺
给药方法 • 100-200mg,qd- tid,以100mg/d起始,逐渐加量 • 超过上述剂量无更大的改善,且有增加副作用的可能 • 肾功能损害者应减少剂量 不良反应 • 中枢性:精神错乱,眩晕,失眠,呕吐 • 周围性:网状青斑,口干,便秘
(四)MAO-B抑制药
司来吉兰 • 降低脑内DA降解,提高脑内DA浓度 • 减少自由基,保护黑质DA神经元,延缓PD • 对MAO-A无作用,不产生高血压危象 • 与左旋多巴合用:
左旋多巴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 与VB6合用:外周不良反应加重(多巴脱羧酶的辅酶) • 不能与抗精神病药合用(阻断DA受体) • 与MAO-B抑制剂合用:L-D作用增强 • 与MAO-A抑制剂:避免合用,可引起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
复方左旋多巴
• L -D+外周脱羧酶抑制剂 卡比多巴,苄丝肼 DA增效药
自主运动减少
猿猴状姿势
小写症
起步困难
慌张步态
药物治疗
Hoehn-Yahr1~3级定义为早期, Hoehn-Yahr3~5级定义为中晚期。 第3班指南分别对早期和中晚期帕金森病提出具体的治疗意见。
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疗
• 疾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有证据提示在疾病早期阶段的病程 进展较后期阶段要快。因此,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争取掌握疾病的 修饰时机,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早期治疗可以分为非药 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疾病初期多予单药治疗,但也可采用优化的小剂量多种药 物(体现多靶点)的联合应用,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更长而运动并发症发 生率最低的目标。
异动症的治疗
• 对晨起肌张力障碍的处理方法: • 睡前加用复方左旋多巴控释片或长效DR激动剂,或在起床前服用复方左旋多巴常
释剂或水溶剂。
治疗药物分类 MAO-B抑制药
拟多巴胺类药
COMT抑制药
抗PD药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抗胆碱药
促多巴胺释放药
(一)拟多巴胺类药——左旋多巴
99%在外周 左旋多巴
1%进入中枢
药品
溴隐亭 倍高利特 α-二氢麦角隐亭
吡贝地尔 普拉克索 罗匹克罗
初始剂量 (mg) 1.25,bid-tid 0.05,qd 5,bid
50,qd 0.125,tid 0.25,tid
常用剂量 (mg/d)
7.5-40 0.75-6 20-60
50-250 0.75-3 开始需终身服药 • 首选非左旋多巴类药物,但70岁以上患者可首选左旋多巴类药物 • 个体化(身体,经济) • 小量开始、缓慢增量 • 不能随意加减药物,更不能突然停药 • 药物无效或疗效明显减退,可考虑手术
谢谢观赏
运动并发症
• 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 症状波动的处理原则
不 增
延 长
若已用DR 对纹状体 激动剂可 产生持续
避免饮食(含蛋白质)对左旋
加 总
作 用
尝试换用 行DA能刺
另一种

多巴吸收及通过血脑屏障有影 响,宜在餐前1h或餐后1.5h服





运动并发症
• 异动症的治疗:又称为运动障碍,包括剂峰异动症、双相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 • 剂峰异动症:①减少每次复方左旋多巴的剂量;②若患者是单用复方左旋多巴,可
帕金森病及其药物治疗
主要内容
1
疾病介绍
2
治疗思路
3
药物治疗概述
概念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 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其主要病理改变为以黑质部位为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 的进行性丢失以及残存神经元内路易氏包涵体的形成。
病因
环境
2.心血管反应(低血压,头晕,心律失常) 原因:作用于血管壁DA受体,扩血管
兴奋心脏β1受体 治疗:β受体阻断药
左旋多巴的不良反应
• 长期 1.运动过多症 原因:服用大量L-D,DA受体过度兴奋 治疗:DA受体拮抗药等 2.开-关现象 原因:PD发展导致DA贮存能力下降 治疗:L-DA抑制药缓释剂等 3.精神症状(失眠、焦虑、抑郁) 原因:DA过度兴奋中脑-边缘系统DA受体 治疗:非经典安定剂氯氮平等
药品 苯海索 苯甲托品 开马君 东莨菪碱
用法用量
2mg
bid-tid
0.5-2mg
bid
5-10mg
tid
0.2-0.4
tid
苯海索(安坦)
特点: • 作用弱于阿托品,左旋多巴和金刚烷胺 • 用于不能耐受左旋多巴的患者 • 对震颤疗效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差 • 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 用于早期、轻症患者效果好 • 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但仍有散瞳,口干,尿潴留等
乡村生活,农作方式,除草剂,农药, 杀虫剂;吸烟;吸毒等
遗传
10%-15%有阳性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 50岁以前
其他
年龄;内源性毒素: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增多 ,兴奋性氨基酸增多,细胞内钙超载
发病机制
黑质 尾核
尾-壳核
元脊 髓 前 角 运 动 神 经
相互调节 动态平衡
基底节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 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