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作霖

张作霖


四· 张作霖与东北讲武堂
东北讲武堂成立之经过: 目的:一为解决张学良的读书问题,二乃培养军事人才。 原因:民国11年的直奉战争,直胜奉败,张作霖大受刺激。
招生范围:东北三省及平津一带均有。 结果:共办有第21期,人数一度达3200人,军队质量有所改 变。
两次直奉战争
• 第一次:直胜奉败,直系取胜后,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府,继续推行“武力统一”政 策,其首领曹锟于1923年10月以贿选手段当上总统。曹遭到国人反对,加之内部各 派争权夺利,财政濒于破产,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英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 系停战议和,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撤退,终结战争。 • 第二次:奉胜直败。张作霖,冯玉祥等随后在天津曹家花园召开会议,决议成立中 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 统与总理之职,政权落入奉系军阀手中。 • 评价 • 军事意义上,直奉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海军、空军参加并取得重大作用的内 战,新式武器如坦克等纷纷登场,重炮、重机枪、地雷的使用均为之前战争所罕有, 死伤特别惨烈。政治意义上,直奉战争以奉系胜利而告终,从此直系军阀基本退出 中国历史舞台,北洋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代。
奉天军权的统一:张为奉天督军后,仍为第27军师长,27师第53旅 ,汤玉麟为旅长,第54旅,孙烈臣为旅长。汤粗鲁,孙精细,故第 27师事务,多为孙烈臣主持。 汤部由于纪律问题,常和奉天警务处长王永江发生纠纷。王素为张 激赏,奉命对27师军纪,多有报告。汤乃与王多有纠纷。 汤认为张氏既偏袒王,又提拔孙,将来27师师长与己无分。遂联络 团营长,酝酿叛变。事败,张作相奉张命率骑兵追击,不料28师55 旅旅长张景鹏竟率骑兵一营掩护汤逃。张作相不愿27师与28师出现 正面交锋,汤事结束。
1912年,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张作霖被任命
为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袁世凯称帝后, 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 务兼巡按使;袁死后,张作霖被北京政 府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成了边疆大吏,
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 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 奉系首领。
继段芝贵为奉天督军兼省长:迨袁世凯密谋称帝,特派段芝贵继张 锡銮为奉天督军,段急欲对各部加以控制,各部均不满,暗以张为 首与段抗衡。 段为14省中请袁称帝最活跃之人,张冯皆不服于段。迨袁称帝渐为 各方反对,张乃扬言将宣布独立。袁乃去段,特派张氏为奉天督军 及省长。至此张为奉,吉,黑的首领。
割据东北
(二)其子张学良是第三旅的旅长,第三旅是独立旅,是张作霖的 王牌军。张作霖身着便服在城里转悠,突然听见几个百姓,叹气说 第三旅的人横行霸道,巧取豪夺。张作霖听到这里已经火冒三丈, 回家见到张学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骂,骂了足有半个小时,张 学良低着头不敢说话,大厅里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最后,张作 霖让张学良关禁闭三天,不许有人探望,按照规定办事,谁也不许 说情,否则一起处罚。事情一传出去,整个军队都震撼了,一想到 连少帅触法都躲不过严惩,谁都不敢再为非作歹了。
“东北王”---张作霖
电子1101 赵发举 11214030
字: 雨亭 中文名: 张作霖 别名: 张大帅 国籍: 中国 籍贯: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 民族: 汉 出生地: 奉天海城 出生日期: 1875 逝世日期: 1928 职业: 奉系军阀首领 主要成就: 统一东北、内蒙 古 张作霖是北洋军奉系首领,是“北洋政府” 最后一个掌权者,号称“东北王”。1928年6月4 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 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 去。
治家严谨
(一)张作霖治家严谨。他的小舅子在他身边当警卫,仗着大帅的 名,在外面胡作非为,晚上闲来无事,居然拿路灯当靶子,把路 灯全部打碎,市政建设的人知道这事很气愤,但是敢怒不敢言。 张作霖听说这件事愤恨地说:“把他给我毙了。”手下顾及到 张作霖的颜面说尽好话,要求从轻发落。当晚张作霖亲自执法。 家人很不理解,几个灯泡碎了就换新的,怎么把人给枪毙了。 张作霖说:“你们在家犯错,丢的是我张作霖的脸,但是在外 面搞破坏,坏的是奉天城的风气。”以后大帅府里的人更加慎 言慎行,没有人乖张闹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对张 作霖更加尊敬。都说张大帅办事有自己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
二· 辛亥革命前后的张作霖
东三省的军事态势:辛亥革命前夕,新军中路军第3镇驻长春,永吉一带, 统制会,冯玉祥为第20镇第80标第3营营长。第二混成协驻防沈阳北大营, 协统为蓝天蔚。 地方军 名为巡防营,分中,前,左,右,后五路,共40营。中路巡防统领 为刘某。前路巡防统领为张作霖。左路巡防统领为冯德麟。右路巡防统领 为马龙潭。后路巡防统领为吴俊升。此时清廷已改任赵尔巽为东三省总督。
张作霖(1875.3.19~1928.6.4):字雨亭,清光绪元年生于辽宁省之海城县。 少孤贫,年未冠即投入毅军马队管带赵德胜部下当兵,以其精兵强悍,且 善骑射,得擢马哨长(排长),参加甲午中日之战,战后,毅军撤回关内, 张也离开毅军。
一· 崛起草莽
甲午战后,枪械遗落民间群匪乱起,骚扰乡里,张乃乘机率同张作相,汤 玉麟等人,成立保卫团,甚有功绩,深长于计谋。来到了新民府的生疏 环境,他知道如何自处。他把争取增韫的信任摆在首 位,投其所好,“馈以金钱”,执礼甚恭,服从命令, 听从调遣。这就深得知府增韫的赏识,被倚为不可或 缺的左膀右臂。1904年2月,在我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 争。张作霖除了要维护境内的治安外,还在盘算如何 增强自己的实力。一开始,俄军强大,他就接受俄军 的枪械和金钱,帮助俄军。后曾被日军俘虏,差点处 死。被释放后,他又同日军签订誓约,“立誓援助日 本军”。1905年日俄战后,他的部队不但没受损失, 反而扩编为3个营。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战争夹缝中生 存的张作霖,充分显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混迹社会
那时的中国是一片混乱,东北地区尤甚。清 朝政府腐败透顶,中国大好河山任人宰割。沙 俄强行割去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仍觊觎中国东北的广袤土地;中国甲午战败, 日本魔爪深入中国东北。官吏横征暴敛,百姓 不堪忍受。亡命之徒便铤而走险,啸聚山林, 土匪蜂起,打家劫舍,百姓生活更加痛苦了。 他命运多舛,被人冤枉,遭受痛打,差点送命。 经好心人帮助,得以不死。恰在此时,中日甲 午战争爆发,他便抱着一线求生的希望,从军 了。他投到宋庆毅军马玉峎的门下,当了一名 骑兵。那年,他20岁。
巡防统领
擢升中,前两路巡防统领:光绪三十年(1904),日俄开战,土匪群起 张率部剿抚大小股匪,绥靖地方,甚有功绩,于次年由总办奉天巡防事 务张锡銮,呈请盛京将军赵尔巽擢为五营巡防统领,自新民移驻辽源。 又以歼灭蒙匪牙仟及击溃陶克陶胡之功,在宣统元年,张升为奉天前路巡 防统领,辖步兵,骑兵7营,驻防洮南府。 辛亥革命,自洮南进驻沈阳,时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并命兼奉天中路巡防 统领。张既为中,前两路巡防统领,事实上成为巡防军的首领,也从此 建立了掌握东北政权的基础。
张作霖是个很知道感恩 的人。受到东三省总督徐世 昌如此青睐,他剿匪更加努 力。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总 结剿匪的经验教训,摸索出 一套可行的规律。他本人也 吃苦耐劳,身先士卒。因此, 又经过年余苦战,终于将白 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 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 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 克陶胡赶到蒙古国。危害东 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 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 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 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此 功是不可没的。
三· 自师长到东三省巡检使
任陆军第27师师长:赵总督于民国元年将奉天中,前两路巡防改编为 陆军第27师,任张作霖为师长。以左路巡防为主编成陆军第28师,任 命冯德麟为师长。右路巡防依旧。再由后路巡防抽出一部编为陆军骑 兵第二旅,任命吴俊升为旅长。 不久,赵去职,张锡銮任奉天督军,对各部颇表爱护,各部对张督军 也只服从。
帮助张作霖掌握东北军政大权的两件事: 一· 制服新军 二· 镇压咨议局
制服新军:赵尔巽觉东北局势紧张,辛亥年(1911)年在沈阳召开新旧将领 会议,新军统领,协统及各参谋长者五人,旧军为五路巡防统领。新军将领 事前已商议力主东三省宣布独立,以蓝天蔚,卢代统为首。旧军将领以张作 霖为首,力主赵尔巽总督的观望态度。为制服新军,张乃携弹赴会,终胁新 军将领同意。 镇压咨议局:新军独立刚完,民党独立又起。奉天咨议局长吴景濂,以“保安 会准备会议”名义,召集开会,拟于会中宣布独立,并选赵尔巽总督为 会长。张作为地方军首领也被邀请,待吴景濂微露其意,赵尔巽总督拒绝为 会长,张乃掷枪威胁,吴默不作声,事毕。
前路
地方军驻防 图 张作霖
左路 冯德麟
中路 刘某
右路 马龙潭
后路
吴俊升
总督 赵尔巽
新军
地方军
蓝天蔚等协统,营长
张作霖等五路巡防统领
东北军事态势
取得地方军领导地位: 背景:辛亥年(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东北亦有激动。 新军方面以蓝天蔚为首,策动反正。地方方面,以奉天省咨议局议长吴景 濂为首,也酝酿独立。 赵尔巽觉得新军不稳,决定用有渊源的地方军牵制新军和镇压咨议局,以 便维持清廷之统治。原拟调后路吴俊升开沈阳,加强拱卫,防止革命。 事为前路张惠临所悉,张惠临飞报张统领,张作霖乃星夜驰往沈阳,率兵 勤王。赵尔巽遂调职中路统领刘某,将中,前路巡防军皆归张统率。张事 实上称为地方军的首领。
家族历史
因生活无着,其先祖张永贵跑到了东北,从事农业 开垦。到其祖父张发时,从事农耕,“称素封”。后 来其父死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没有办法,其母王 氏只得带着4个孩子投奔娘家。娘家生活也是非常困难, 张作霖不能指望家里了,只有到社会上混。张作霖本 来没钱念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了他的忙。这 位老师名叫杨景镇。有一天,他看到窗外有一个小孩 偷偷听他讲课。好奇地叫进来一问,小孩答道:“我 叫张作霖,我愿意念书,家穷,上不起学,因此常在 这里偷听。”杨先生感到这个小孩想读书识字是好事, 就免费让他上学,还赠给他纸笔。这时的张作霖已经 是13岁了。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 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 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 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 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