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1
(1)区位优势:1-5 (2)衰退原因:1-5 (3)振兴战略:1-5
1.丰富的煤铁资源; 2.交通便利; 3.市场广阔; 4.劳动力资源丰富; 5.工业基础好
1. 生产结构单一; 2.生产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 3.缺乏创新机制,产品技术含 量较低;
4.世界性的“钢铁危机”使产 品缺乏竞争力; 5.环境污染严 重。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原因:多乡镇企业,第一产业人口过多;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严格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优势不突出;缺少特大型城市
(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图2-5-4 )
原因:城市和工业发展迅速,水严重污染(淮河、长江、太湖)
(3)乡镇企业发展分析所面临的问题.
A、增加了基础设施投资(由于分散) B、不易于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中心(由于分散) C、环境问题突出。
【典例剖析】(1)A (2)B (3)D (4)D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1—5 CCABA 6-10 DBABC
11.答案(1)煤炭、天然气能源资源丰富;煤炭质量好,
开采条件好;地形开阔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
邻近能源消费区。(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
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这些来自农村的女孩 子走出工厂后,再也不 会走进农田了。
20
措施三: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红豆服饰
红豆赤兔马轮胎
赤兔马摩托
欧豹电动车
21
措施四:保障进城农民利益,农村 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22
城市化发展模式
▪ 珠江三角洲模式 ▪ 浙江温州模式 ▪ 苏南模式 ▪ 云南德宏模式 ▪ 东北模式
23
苏南模式
27
24
温州模式
▪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
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 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 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 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 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6
1.城市化的内涵:
(1)_______ 的集中(人口) (2)________的转化(地域) (3)________的扩散(文明)
7
2.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百分比(%)
60 50
>60%
40
30
<15%
20
<20%
百分比(%)
10
0
8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比较
9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两者相互协调发展,较为合理
时间
城市化晚于工业化
发展 中国 家
发展速度 城市化慢于、快于工业化
发展水平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低
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而产生
严重的“城市病”
11
1、区域特征: (1)位置: (2)区域特征 : (3)历史上的辉煌 (4)城市分布:
12
2、存在问题:
(1)区位优势:1-5 (2)衰退原因:1-4 (3)整治措施:1-4
1.煤炭资源丰富 2.距铁矿区较近 3.水源充沛 4.交通便利 5.市场广阔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1、 改造传统工业,调整工业布局,发
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 \哈尔滨等.
▪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 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等,化工为 主的辽阳等.
▪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26
云南德宏的边境贸易
▪ 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 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 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 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 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 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垦殖,
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
3
4
5
工业化和城市化
1. 城市化 2. 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3.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 现状 2. 存在问题 3. 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2)“组团式”发展城市群
3个圈:南京、苏锡常、徐州;
(3)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 (4)使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的保证,使农村城市化基础稳
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打消农民顾虑城市群,建 设措南施京一、:苏调锡整常行、政徐区州划三,大加城快市城圈市化
1. 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3.完善交通网;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国家政策的支持。
2
例题1:(1)沪宁杭 鲁尔区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
G ADF C
例题2:(1)鲁尔区 (2)石油 (3)D (4) B
例题3:(1)AD CD
▪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
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
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
特点.
25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 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 工业为主的城市.
▪ “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 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 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 的必然结果
▪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 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 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 核心和主体。
▪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 市的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 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
____化是___化的主要推动力 ____化又反作用_____化
10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及关系
规律 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
明显地高于工业化水平
时间
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发达 发展速度 城市化快于工业化 国家 发展水平 城市化高于工业化,但两者都较高
按新照型“工城业市现 代化化布,局农全村面城镇 化展,开城,乡沿一沪体化” 的宁总线体高思新路技,加 快术城产市业化带进、程。 优沿先江发基展础中产心城 市业尤带其、是沿大东城市, 加陇快海推线进产南业京、 苏带锡构常建、了徐新州三 大型都工市业圈化建布设。
局的新平台。19
“苏南模式“
苏南农村的年轻人大 部分走进了工厂。这是 无锡新区一家外资企业 的工人准备上夜班。
13
么么么么方面
▪ Sds绝对是假的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15
太湖流域水污染监察、监测
16
太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
淮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
17
4、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1)调整行政区划
原则:合理、集中、有效 做法:撤并,聚集 目的:加强凝聚力,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