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技术及应用

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技术及应用

动态杂散电流
ECDA过程
预评价
间接检测 直接检查
后评价
检测结果
间 接 检 测 阶 段 的 工 作
防腐层缺陷检测 腐蚀活性测试 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 交直流干扰检测 土壤腐蚀性调查 其它异常检测
需注意的问题 结果分析
防腐层缺陷检测
使用地面检测工具(如DCVG、ACVG等) 确定管道防腐层存在缺陷的位置和缺陷严 重程度。(对于某些管道还需分段测试防 腐层绝缘性能),并用另一种适用的地面 检测工具进行验证性测试。防腐层缺陷点 处还应测量GPS座标和管顶埋深,并做好 标记。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防腐层缺陷
防腐层缺陷
防腐层缺陷
防腐层缺陷
腐蚀活性测试
对于发现的防腐层缺陷点通过DCVG等 方法判断其是否具有腐蚀活性并确定其 类型。
阴极保护有效性检测
● 管道阴极保护电位; ●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运行参数; ●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运行参数; ● 其它相关设施情况。
评估ECDA过程的有效性 反馈
确定再评价的时间间隔
再评价时间间隔是开展下一轮ECDA评 价的最低时间要求。根据上一阶段对管 道安全性的评价结果及管道腐蚀速率、 安全裕量、公称壁厚等因素估算管道的 剩余寿命,据此确定最大再评价的时间 间隔。
评价ECDA过程的有效性
在这一评价过程中,要对直接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确认此次ECDA过程的有效 性。
ECDA过程
预评价
间接检测 直接检查
后评价
检测结果
直 接 检 查 阶 段 的 工 作
确定开挖点的位置 开挖和数据采集 开挖点管道的修复 管道安全评估 腐蚀原因分析 指标修正
确定开挖点的位置
对间接检测结果指示的防腐层缺陷点进行排 序,排序时把间接检测的结果与预评价中获取 相关数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需要考虑的因素 包括防腐层缺陷尺寸及大小、腐蚀活性、阴极 保护状况、交直流干扰情况、土壤环境特征、 与其他金属构筑物的关系等因素。根据排序结 果确定开挖点的数量和位置。
ECDA过程
预评价
间接检测 直接检查
后评价
检测结果
ECDA成果
检测内容与方法 检测数据及分析
检测报告
评价结果 建议措施
检测数据库
检测结果
PCM+ACVG测试结果
IdB(dB) 120 115 110 105 100 95
50 150
Y(mB/m)
250
PCM电流(对数转换) PCM电流下降率Y值 ACVG测试信号强度
外腐蚀直接评价(简称ECDA)是评价外腐蚀对 管道完整性影响的一种方法。 ECDA按照一个规范化程序,通过外检测手段获 取管道外腐蚀及防腐系统的现状信息,并结合 开挖检查结果和管道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对管道外防腐系统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评价。
ECDA检测对象
管道外防腐层 阴极保护系统 干扰防护系统 缺陷点处的管体
目前国内ECDA标准是以全线管道最薄弱危险点部位管壁减薄 程度为依据进行评价。管壁减薄程度是综合反映管道腐蚀与 防护的各种单项因素对管道安全性的影响,所以评价结果是 对外腐蚀导致安全状况的整体评价。 管壁减薄程度采用三步评价方法,分别为:最小剩余壁厚 评价、危险截面评价和剩余强度评价。(该评价方法只适用 于体积型腐蚀缺陷,不适用裂纹缺陷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 给出评价等级和维护处理建议。
电位梯度(mV)
250
IR%
通电电位 断电电位 -0.85V辅助线 IR%降 直流电位梯度 100
穿秀延河
0.0 101#
检测结果
交流电位分布曲线
电位(V) 30
最大值
25
最小值 平均值
20
15
10
5
0 G010
G020
G030
G040
H002
H012
H022
测试点 H032 H038
检测结果
H001交流电位-时间曲线
管 段 的 重 要 性
自 然 地 理 位 置
地 貌 环 境 特 点
土 壤 类 别
杂 散 电 流 情 况
例如自然地理、地貌环境特点
沙漠 戈壁 高原 山地 水网 平原
地貌环境
选择地面检测工具
检测工具 检测对象 带防腐层漏点的管段
CIPS
2
ACVG,DCVG
1,2
Pearson
2
ACAS
1 ,2
裸管的阳极区管段
第二部分 检测与评价过程
ECDA过程
预评价
间接检测 直接检查
后评价
检测结果
预 评 价 阶 段 的 工 作
收集分析现有的数据 划分ECDA管段 选择检测工具 评估ECDA方法的可行性 确定是否存在动态直流干扰
收集分析现有的数据
物理信息 设计施工
腐蚀控制
现有 数据
环境数据
运行数据
调查数据
划分ECDA管段
开挖和数据采集
● 土壤腐蚀性; ● 防腐层情况; ● 管体腐蚀情况; ● 管体剩余强度评价所需数据; ● 管地电位; ● 拍摄影像资料。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开挖点管道的修复
开挖检查完成后,对在开挖点发现 的管体缺陷和扒开的防腐层应立即 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并恢复地面原 貌。
现场照片
管道安全评估
相关附属设施 管道周边环境
ECDA相关技术标准
2002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首先 颁布了RP 0502-2002《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推 荐做法》。 2006年国内修改采用该标准,形成了SY/T 0087.1-2006《埋地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 标准 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标准。 2008年,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又重新修订了 0502-2002标准,由原来的推荐做法上升到了 标准做法 0502-2008最新版。
谢谢!
间接检测结果的分析
• 间接检测结束后,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防腐层缺陷严重 程度、阴极保护是否有效、干扰范围和程度等评价结果。 防腐层缺陷间接检测结果的评价指标
检测方法 直流电位梯度法 (DCVG) 轻微 电位梯度IR%较小,CP在 通/断电时均处于阴极 状态 中等 电位梯度IR%中等,CP在 断电时处于中性状态 严重 电位梯度IR%较大,CP在 通/断电状态均处于阳 极状态 高电压降 通/断电电位大幅度偏离 并正于阴极保护电位准 则 单位长度衰减量较大
腐蚀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分析造成管道 外腐蚀的主要原因,并确定针对主 要原因应采取的维护措施。
指标修正
根据直接检查的评价结果及原因分析, 修正间接检测评价指标。通过修正,使 间接检测结果与直接检查接近。
ECDA过程
预评价
间接检测 直接检查
后评价
检测结果
后 评 价 阶 段 的 工 作
确定再次评估的时间间隔
音频信号检漏法或交 低电压降 流电位梯度法(ACVG)
通/断电电位轻微负于阴 极保护电位准则 单位长度衰减量小
中等电压降
密间隔电位法(CIS) 交流电流衰减法 (ACAS)
通/断电电位中等偏离并 正于阴极保护电位准则 单位长度衰减量中等
确定开挖点的位置
首先对地面检测结果指示的防腐层缺陷 点和腐蚀活性点进行排序,根据其严重 程度确定缺陷维修的优先顺序,将最可 能出现腐蚀活性的区域确定为开挖点。 此外,每个ECDA管段还应选择两处用 于地面检测有效性检验的开挖检查点。
近河流或水下穿越管段
2
2
3
3
3
3
3
2
无套管穿越的管段
带套管的管段
2
3
1 ,2
3
2
3
1 ,2
3
短套管
铺砌路面下的管段 冻土区的管段 相邻金属构筑物的管段 相邻平行管段 杂散电流区的管段 高压交流输电线下管段 管道深埋区的管段 (有限的)湿地区管段 岩石带/岩礁/岩石 回填区的管段
2
3 3 2 3 2 2 2 2 3
ACVG(dB) 500
河流穿越
400
河流穿越 82#阀室
300
200
90 85 80
100
-50
75 101#
106#-90
111#-90
117#-490
122#-490
0 127#-590
管道 里程
检测结果
CIPS+DCVG测试结果
电位(V)
-2.2 -2.0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50 0 105#+971.2 110#重+85.7 116#+569.1 121#+28.2 管道 里程 20 50 40 80 150 82#阀室 60
通过跟踪ECDA过程中分级和重排优先 次序的数目变化,跟踪ECDA的应用过 程,跟踪ECDA的应用结果,从而确认 ECDA过程的长期有效性。
反馈
每次ECDA评价后,需要归纳反馈ECDA 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这样可以进 一步完善ECDA评价方法。反馈的主要 内容包括:对间接检测结果的确认和分 类;间接检测的分级评价准则;直接检 查中收集的数据;安全评价结果;腐蚀 原因分析;周期性再评价的时间安排等。
间接检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 进行CIPS测试时(CIPS常与DCVG联合测试),要特 别注意要在所有影响到所测管段的阴保系统上安装电流 同步中断器,否则测试结果会有较大偏差。 • 在检测中往往要记录位置数据,目前有些测试利用仪器 集成的GPS定位功能采集位置数据,有些测试则采用手 持GPS采集位置数据,这些不同仪器采集的定位数据之 间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比较不同测试仪器测 试结果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偏差,否则会给检 测结果的分析带来极大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