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2-云南个旧锡矿预测

02-云南个旧锡矿预测

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白云岩是矿区的主要容矿地层。
个旧锡矿区地质图
(据西南有色地勘局308队)
T2g -中三叠个旧组; T2f -中三叠统法郎组; 1 -断裂; 2 -背斜轴; 3 -花岗岩; 4 -二长岩; 5 -辉长岩; 6 -碱性岩; 7 -取样地段。
个旧组含矿地层
个旧组上段白泥洞段 (T2g3 )
裂隙较为发育。

矿区一级构造是由海西-印支期特别是印支期拉张裂陷而 成的北东向个旧-开远构造-岩浆裂陷盆地(裂陷槽)、区域 性的北东向弥勒-师宗断裂和近南北向小江段裂带经过矿 区的断裂——个旧断裂及呷界山断裂。前者包容了整个矿 区,而个旧断裂将矿区分为东区和西区,岬界山断裂是目 前矿区的东部边界,个旧大断裂和呷界山断裂在基底断裂 之上形成了大型张裂带。东区又被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

根据断裂构造生成时间和应力作用方式、方向, 将矿区内断裂构造划分为东西向、北北东一北东 向、北西向和南北向等4种构造系。
矿区构造——断裂

(1)东西向构造系
东西向构造系形成时间最早,表现为一系列东西向短轴 褶皱和压剪性断层组成。区内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此类构造控制。
断裂总体走向75-105º ,略呈等距分布,倾向北或南,倾
角40-87º 。东西向断裂下延可大于600m,在断裂带上可见 到锡、铅或锡铜矿化,个别断裂可以赋存矿体 。裂带旁侧
常可见到北东向(左行)、北西向(右行)剪节理或北东与北西
向一组共扼剪节理根据综合分析,其力学性质经历了压性压剪-张剪-张性的转化过程。
矿区构造——断裂

(2)北北东-北东向构造系
北北东-北东向构造系包括一系列的北东向褶 皱、断裂构造,构成了矿区主要构造骨架。东区 五子山复式背斜和西区贾沙向斜为区内主要褶皱, 贯穿全区,控制着岩浆岩的侵位和区内矿床的展 布。
GIS
di
1 pi l Ai j 1 ij
(2)地层信息图层
——构造信息图层

断裂构造包括断层和裂隙,这些构造控制着锡多金
属矿床的形成、分布,同时也控制着矿体的形态。 一般情况下线性构造越发育,对该地区的区域成矿 作用越有利。
1 pi di l Ai j 1 ij


di为第i个网格单元的构造线密度,pi为第i个网格单元内构造线总数,lij 为第j条构造线在第i个网格内的出露长度,Ai为网格单元的面积。
矿区岩浆岩

个旧矿区岩浆活动强烈而复杂,从印支期发展到燕山期,可 能与右江地槽有关的上侵岩浆以基性喷发开始,后转向酸性 -碱性侵入活动,最后以与哀牢山深大断裂有亲缘关系的各 种斑岩和脉岩的侵入告终,形成一个遍及全区、规模庞大的 同源岩浆(深部地壳部分重熔)多期多阶段连续演化系列的杂 岩体,其中以酸性侵入体的规模最大。 以个旧断裂为界,岩浆岩大片出露于西区,东区主要为隐伏 岩体,地表只有零星出露。岩浆岩类型繁多,既有火山岩,
也是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数学地质方法 的应用,为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由定性走向定量指明了方向。
本次工作在广泛收集研究区多元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地质、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遥感),结合个旧东区矿床保存条 件的三方面内容(产出模式、成因模式以及变化模式),以
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各种成矿有
利因素(图层),采用“证据权”模型,对个旧东区矿产资 源进行预测与评价。
地、物、化、遥、矿产资料
多 元 信 息 综 合 定 量 预 测 与 评 价 流 程
成矿规律剖析
地层、构造、岩浆 岩信息及与矿床相 关地质信息图
主要成矿元素异常 与元素综合异常信 息提取
重力、航磁异 常信息提取
线性、环形构 造解译,蚀变 信息提取
经验告诉我们,矿体不
一定分布在重要断裂内部, 因为断裂内部往往是应力
集中部位,不利于成矿物
质的富集,成矿物质会运 移到离断裂一定距离的低
应力环境中富集成矿。鉴
于此,对断裂做250m 缓 冲区分析,从图中可以看
拉格段(T2g2)、白泥洞段(T2g3)。
研 究 区 赋 矿 地 层 与 矿 体 分 布 图
(2)地层信息图层
——地层组合熵
赵鹏大、裴荣富、季克剑等学者认为,一些矿床如金矿床的形成与
区域地质作用过程的复杂程度相关。即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越复杂,对 区域成矿作用越有利。特定空间部位出露的地质体类型的相对多少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部位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在统计学上,可以用熵 值来衡量一个地区不同空间位置地质条件的相对复杂程度。
部位。

通常与岩浆有关的矿体产于岩体附近,而在背斜中矿 床点多于向斜,矿田内东部矿床(点)多于西部。

五子山复式背斜控制东区著名的大矿山,如老厂、马 拉格、松树脚、卡房等。
矿区构造——断裂

断裂构造包括断层和裂隙,这些构造对锡多金属 矿床的形成、分布起着控制作用,控制着矿体的 形态。它们常是岩浆侵位、热液上升和运移通道、 矿液沉淀的空间。
(2)地层信息图层
——赋矿地层的信息图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及容矿层为三叠系中统个旧 组,由碳酸盐类和少许碎屑岩组成,为潮坪泻湖 -萨布哈环境下沉积的含膏盐,富藻碳酸盐岩
层个旧组锡平均含量为5.36×10-6,是世界碳酸
盐岩的5倍。个旧组地层按其岩性组合由下至上
可以分为三个岩性组合段:卡房段(T2g1) 、马
主要为中厚-厚层状灰岩,厚171-738米。从新至老可分 为以下3层: T2g33 、 T2g32 、T2g31 。
个旧组中段马拉格段 (T2g2 )
主要为中至厚层状白云岩与灰质白云岩夹灰岩,厚630 1389 m。从新至老可细分为以下4层: T2g24、T2g23、 T2g22、 T 2 g2 1 。
北西向构造系主要表现为对早期断裂的利用和 改造,普遍具有多期次活动特点,性质及其复杂, 其力学性质由剪性-张剪-压剪-剪性的复杂过程 。 这组构造系是在一对南北向右行剪切作用的产物, 形成时间始于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
矿区构造——断裂

(4)南北向构造系
南北向构造系在区内不发育,主要以个旧断裂、呷 界山断裂为代表,它们分别作为东部矿区的西、东边 界,纵贯整个矿区,是区域性的小江断裂带的南延部 分。断裂总体走向350-353º ,倾向西,倾角44-56º ,具 有多期次活动特点 。其力学性质经历了张性-左行剪张 -右行压剪-压性的转化过程,断裂规模逐步扩大,并沿 断裂带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根据构造配套分析, 它是受东西向挤压作用产物,其形成开始于燕山期, 定型于喜山期。 作为矿区主干构造的南北向构造系,演化历史久远, 在不同构造期分别起着控岩、控矿,破岩、破矿和切 割岩体及矿带的作用。
个旧组下段卡房段 (T2g1 )
本段主要岩性为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与灰质白云 岩、灰岩互层,中下部含泥质较多,厚954-2054m。从新而老 可细分以下6层: T2g16、 T2g15、 T2g14、T2g13、 T2g12、 T2g11
矿区构造

区内地壳活动强烈,经历了长期的构造运动,呈明显多期 次性,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褶皱、断裂纵横交错,节理、

个 旧 东 区 地 质 图
成矿地质条件
个旧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西缘总体呈东西向
展布的个旧-都龙多金属成矿带西南隅;前华力
西期的构造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层,是形成超大型
多金属矿区的良好基础。 海西-印支期形成了个旧-右江被动陆缘裂谷 盆地南西部的个旧-开远裂陷槽(盆地) 。印支运 动是该坳陷带发生强烈构造变形、岩浆活动以及 由此而形成的火山喷溢等热事件,孕育和导致了 强烈的海底火山和海底喷流热水成矿。
和褶皱构造分为北东向的多个构造-岩浆-成矿带。
矿区构造

矿区二级构造是五子山复背斜和贾沙复向斜,两者毗邻
并列,分别展布于东区和西区,是控岩控矿构造,五子 山复式背斜轴控制着东区的各大矿田。 区内三级构造主要为一系列等间距分布的北东向断裂 (带)以及一些成对平行排列的近东西、北西向断裂与褶

皱扰曲组成的挤压带叠置于五子山背斜上,是主要的控
区内北东向构造系是控制锡多金属矿床形成的
热源、水源、物源运移与沉淀的一组重要构造。
它控制了燕山期花岗岩的侵位,与东西向构造系
矿区构造——断裂

(3)北西向构造系
矿区北西向构造系主要为断裂构造,规模大小 不等,一般在矿区东部北端规模大,而中段和南 段规模小,反映出该期构造运动北强南弱的特征。 这组断裂走向多为305-330º ,倾向南西或北东, 倾角50-80º 。
岩控矿构造,控制着其间产出的各类矿床。

其它一些低级次的小型构造,如小断裂、小褶皱、褶皱 中的层间滑动、层间剥离、断裂旁侧羽状裂隙及一些裂 隙带等,是控制矿群、矿体的构造。
矿区构造——褶皱

区内褶皱按其轴向分为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等三 组,它们控制着矿田、矿床、矿体的分布和岩浆侵位, 区内的锡、铜多金属矿床、矿体都是产在褶皱的特定
云南个旧东区 多元信息综合找矿预测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内容简介

个旧东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个旧东区多元信息综合定量预测与评价 个旧东区隐伏矿体三维预测与评价 结论
一、个旧东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1、概 述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区地处滇东南高原山区, 为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所辖,海拔标高13002600m,面积2400余km2。 个旧矿区有着优良的区域地质条件:矿区处于多 个构造单元、多条深大断裂以及不同的地球物理 场、地球化学场的交汇部位。

该区原生锡矿中产在花岗岩接触带的夕卡岩型、硫化
物型锡矿床所探明储量比重最大,并以锡石-硫化物
型多金属矿床比例最多,为37.8%。

据资料(1980年前)统计,探明砂Sn储量占矿区Sn总储 量的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