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酸碱中和滴定》 PPT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 PPT课件
b
25.00
25.00
c(NaOH)=(0.1233+0.1232+0.1233) mol• L-1 ÷ 3 =0.1233mol• L-1
五、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误差分析
产生误差的原因:操作不当,滴定 终点判断不准等。
根据原理:待测量的计算式。 c标· V标 c标· V标 c待= c待= V待 V待
①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中和滴定的终点
酸碱指示剂
石蕊5.0 ~ 8.0 酚酞8.2 ~10.0 红 .紫 .蓝 无. 粉红. 红 甲基橙3.1~ 4.4 红. 橙. 黄
室温时,25ml 0.1mol· L-1的NaOH和相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HCl发中和生反应时,多 滴加了一滴HCl溶液,问:此时混合液PH为 多少? 滴
偏大
例题
V酸偏大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偏低)
V始偏大 V酸偏小 V末偏小
锥形瓶壁上残留NaOH,V酸偏大 (2)、锥形瓶因素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 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NaOH溶液(偏高 ) NaOH的物质的量不变,V酸不变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无影响 ) 导致NaOH的损失,V酸偏小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 溶液溅出一部分。(偏低 )
滴定终点达到后,半分钟颜色不变,再 读数 重复滴淀操作2到3次
学生实验
数据记录及计算
编 号 1
2 3 滴入标准盐酸的体积 c(HCl)=0.1154 mol• L-1 终读数b 27.22 27.15 26.71 初读数 a 0.50 0.45 0.00
a
待测NaOH
体积 浓度 体积mL mol• L-1 mL 26.72 26.70 26.71 25.00 0.1233 0.1232 0.1233
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滴定的定义
用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酸或碱(标准 溶液)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 (待测溶液或未知溶液)的方法叫做酸碱 中和滴定。
二、中和滴定原理
在滴定达到终点(即酸碱恰好反应)时: 即 n C酸 V酸= m C碱V碱 n C标V标= m C未V未
三、中和滴定实验的关键中,称 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 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偏低 ) 12、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 碳酸钠,结果如何( 偏低 )
相等质量的Na2CO3比NaOH消耗盐 酸少,V酸偏小
例题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 示剂,下列情况对测定的结果有无影响?如有影响是偏 大还是偏小? 偏大 1、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2、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 失。 偏大 3、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正 确。 偏小 4、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碳酸钠杂质。偏大 5、 NaOH标准溶液放置在空气中时间较长。
PH=4
定 时 溶 液 的 变 化 情 况
PH
四、滴定过程
1、滴定前滴定管的准备:
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赶气泡--调液
(1)、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 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
滴 定 管 的 结 构
仪器的使用
(2)、读数注意事项
25.60
2、锥形瓶的准备: 洗涤,注入(用滴定管)一定体积的待 测液到锥形瓶中,滴加1-2滴指示剂。 3.指示剂的选择
(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 甲基橙、酚酞 (2)强酸滴定弱碱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 性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3)强碱滴定弱酸 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 碱性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4、滴定: 滴定至终点---记数---重复1-2次---计算。
操作中要注意的:
•滴定过程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以标准HCl滴定NaOH为例分析误差如下
(1)、酸式滴定管的因素
导致盐酸被稀释,V酸偏大
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偏高 )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 V酸偏大 V酸偏大 (偏高) 挂水珠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偏高 )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偏高 )
(3)、碱式滴定管的因素
导致NaOH被稀释,V酸偏小
9、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偏低) 10、取待测液时,为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 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满溶 液( 偏低 )
所取NaOH物质的量偏小,V酸偏小
相等质量的KOH比NaOH消耗盐酸 (4)、配制时因素(含杂质 )酸偏小 少,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