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地球篇综合练习

2.地球篇综合练习

地球篇综合练习第1章地质学概述一、选择填空1.地质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的历史过程,几百万年、几亿年前的地质形态任何人也没有经历过,各种学派和观点层出不穷,主要有水成论和火成论之争、灾变论和渐变论之争、()之争。

A. 前进论和循环论B. 活动论和固定论C. 进化论和创造论2.19世纪末,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为地球的年龄曾有过激烈的争论,直到1904年用物理学的()方法测定岩石,才测出地球的年龄在45亿年左右,现在科学界认可的说法为46亿年左右。

A.放射性元素半衰期B. 地层C. 化石分布D. 比重计算3.地壳下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连续的界面—()不连续面。

A.赫斯B. 莫霍洛维奇C.皮特洛维奇D. 巴司4.地质力学是我国地质学家()先生,根据国内外长期的地质实践和理论,结合我国地质构造发育的具体条件,逐步总结创立的。

A.徐霞客B. 李四光C.钱伟长D. 梁思成5.韦格纳的()震动了地球科学界,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冷缩说,地槽、地台说都是重大的挑战,一场论战就此展开。

A. 地槽-地台学说B. 板块学说C. 地幔对流说D. 大陆漂移说6.海底扩张学说是地学现代革命的开端,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大量观测事实的证实。

1968年美国的()在《地球科学的革命》中高度评价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认为这是一次地质学的大变革,它的意义可以与原子论、进化论和相对论媲美。

A. 赫斯B. 莫霍洛维奇C. 威尔逊D. 古登堡7.洋壳从产生到消失大约()年左右,处在不断的更新之中,所以人们找不到更古老的大洋岩石。

A. 2亿—3亿年B. 5亿—10亿年C. 1亿年D. 5亿—6亿年8.地球地壳的六大板块分别是()。

A.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B. 喜玛拉雅板快、印度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美洲及南极洲板块C.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大西洋及南极洲板块204D. 大西洋板块、印度板块、非洲板块、澳洲板块、美洲及南极洲板块二、思考问答1.什么是灾变论?什么是渐变论?你的观点是什么?2.地质构造理论当中的“活动论”和“固定论”的区别是什么?3.大陆漂移与海底扩张的证据是什么?4.结合上网浏览,简述“板块构造说”。

第2章地震一、选择填空1.震源深度在0—6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震A. 表层B. 浅源C. 中源D. 深源2.地震学家用地震的()M来表示地震的大小。

A. 总能量B. 烈度C. 强度D. 震级3.地震的五个基本参数为()。

A. 震中经度λ、震中纬度φ、震源深度h、发震时刻O、地震的震级MB. 震中位置、震源深度h、发震时刻O、地震的震级M、地震的烈度IC. 震源的大小、震中位置、震源深度h、发震时刻O、地震的震级MD. 震源的大小、震中位置、震源深度h、发震时刻O、地震的烈度I 4.一般将地震的烈度分为()度。

A. 8B.12C.16D.245.1960年智利海底大震,地动山摇,大海激荡,几十米高的海啸扑向海滩,摧毁沿途的一切,大船被抬到码头的大楼上,大楼顷刻压垮,返回的浪头越过太平洋在日本登陆,登陆的浪头高达()米。

A. 6B. 12C. 2D. 206.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课题,美国、中国、前苏联、日本等国都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

但是至今为止,要做到准确的预报仍然是极其困难的。

中国成功的预报了1975年2月4日()的7.3级地震,减轻了地震造成的灾害。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巨大的地震灾害面前成功的做了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挽救了十几万人的生命。

A. 海城B. 辽阳C. 盘锦D. 邢台11.地震前有些地区常常会发生一些()现象,水井干涸,水井冒沙,无法饮用;大牲畜惊慌不安,跳槽;小动物不回家,老鼠几十只几百只聚在一堆发呆;黄鼠狼成群窜来窜去,不怕人;几百箱蜜蜂震前全部飞走;水稻田里平日蛙鸣不止,大震前夜一片寂静,有人看到成百只青蛙爬在树上;甚至有的狗大震前咬主205人衣服不让进屋。

有的地方临震前还会出现地光、地声等现象,还有的会从地下冒出火球,腾空而起。

A. 异常B. 生物异常C. 奇怪D. 宏观异常8.2004年12月26日,雅加达、曼谷当地时间7时58分,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发生9.0级大地震,出现了超过1000千米的地质断层,海底大幅度错动,引发巨大海啸,波及印度洋周围所有地区,一些地区海啸高达10多米,死亡多达()人A. 65万B. 15万C. 30万D. 10万二、思考问答1.你知道大地震吗?试通过检索网络教学资源资料,列举一些灾难性的例子。

2.简述地震的成因。

3.简述地震预报的种类与程序。

4.什么是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第3章海啸一、选择填空1.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

A. 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B. 一种海底地震现象C. 一种强烈的海面暴风雨D. 海底的地质构造变化2.以下哪一种海啸被科学家称之为“超级海啸”()?A. 地震引起的海啸B. 海下山崩引起的海啸C. 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D. 风暴海啸3.中国沿海发生海啸比较少的原因是()。

A. 我们临海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强地震B. 我国海区都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不利于海啸的形成与传播C. 沿海海区内有大量的岛弧与海沟D. 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过海啸的记载4.海啸预报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啸在深海中呈长波形,不易观测与跟踪B. 海底发生地震的数量很少C. 海啸发生前的异常前兆不明显D. 没有跟踪与预测海啸的仪器206二、思考问答1.简述海啸的成因。

根据海啸产生的原因,可将海啸分为哪几种类型?2.海啸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危害?我们应该怎么有效地进行防御?3.你知道历史上后果最严重的大海啸吗?结合网络查询试举四例。

第4章天地碰撞与灾变一、选择填空1.所谓K-T大灭绝的K和T分别指()。

A. 侏罗纪和白垩纪B. 白垩纪和石炭纪C. 白垩纪和第三纪D. 侏罗纪和第三纪2.从K-T界层中遍及全球的铱异常可大致推算出,撞击地球并引发恐龙灭绝的那颗陨星的直径约在()千米左右。

A. 1B. 10C. 50D. 1003.阿尔瓦雷兹父子及同事们在〈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宣称: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在()年前袭击了地球,造成了一系列全球性灾难事件,恐龙及大部分动植物在持续的灾难中被撞死、淹死、烧死、冻死、饿死,整个生物链土崩瓦解,一批死难者的遗骸被永久地固化在富含铱的K-T界层之中了。

A. 65万B. 650万C. 6500万D. 1亿4.对于小行星,我们可以在20年前就预测出它的运行轨道,但是对于长周期彗星来说,我们最多也只有()年的预警时间,因为它的飞行速度太快了。

A. 1B. 2C. 3D. 55.K—T灭绝是一次大规模的全球性灾难,整个陆上生物种属灭绝达88%,损失惨重。

海洋生物稍微好点儿,50%的种属灭绝了。

构成海洋生物链基础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海洋浮游植物灭绝的比例高达(),海洋食物分布结构随之崩溃,较大的海洋动物很快死去,只有深海动物比较幸运和完整地进入第三纪。

A. 95%B. 80%C. 70%D. 60%6.像通古斯陨石那样的冲击大约几()年一次。

A. 万B. 千C. 十D. 百7.1993年9月卡罗林.休梅克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马天文台拍摄的一张木星照片上发现了一颗被肢解了的彗星。

这颗彗星在1992年7月逼近木星的时候被木星强大的引力场撕碎成()块大碎片。

A. 21B. 10C. 15D. 308.7月16日彗星第一块碎片以每秒近60千米的速度一头扎进了木星的大气层,几秒钟后爆炸了,羽状光柱高达()千米。

A. 3000B. 100C. 500D. 10000207二、思考问答1.K-T大灭绝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证据是什么?2.人类从1994年的“彗-木碰撞”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3.结合上网查询回答,面对地球可能遭遇的天体碰撞,你的观点和建议是什么?第5章资源与环境一、选择填空1.下面选项中的()属于“可再生能源”。

A. 煤炭B. 核燃料C. 石油D. 生物能2.下面选项中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A. 地热能B. 太阳能C. 海洋能D. 天然气3.全世界的能源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据乐观的估计,可供开采的石油大约可再用()年。

A. 50B. 200C. 500D. 20004.全世界的能源消耗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据乐观的估计,可供开采的煤炭充其量也只能够用()年。

A. 100B. 500C. 2000D. 100005.在1升海水里含有核聚变材料氘大约3毫克,其蕴含的核聚变的能量相当于()升汽油燃烧的能量。

A. 30B. 300C. 10000D. 50006.1公斤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大约是两千五百吨煤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而1公斤氘、氚混合物聚变释放的能量又是一公斤铀235裂变所释放的能量的()倍。

A. 200B. 50C. 25D. 4~57.地球水资源的总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有97.5%的水是不能直接使用的海水,淡水只占总量的2.5%,其中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

A. 1%B. 10%C. 20%D. 30%8.森林是“地球之肺”,而全球目前的森林面积不足40亿公顷,约占世界土地面积的30%。

人类保护森林的措施远远比不上无情的利斧,全球森林面积正在以每年()公顷的速度消亡,差不多是一个英国或半个德国的面积。

A. 50万B. 100万C. 1600万D. 2000万9.研究过去500年的历史发现,全世界每年有近100个物种消亡。

但近年来,全世界每年消亡的物种数字已达()个,速度明显加快。

208A. 200B. 500C. 1000D. 300010.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和彩光污染。

A. 灯光污染B. 眩光污染C.强光污染D. 人工白昼11.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A. 8月5日B. 6月5日C. 6月17日D. 4月17日12.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失去了这个“保护伞”,地球上的生物将受到()的强烈辐射,破坏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使生物难以生存,人类健康也将受到极大威胁。

A. 红外线B. 紫外线C. 阳光D. 太阳风13.在过去5000年里我国气温只上升了约2℃。

专家预计,如果地球表面温度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升高,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m。

如果海平面升高1 m,就会危及人口约10亿,毁坏耕地约1/3。

A. 1℃B. 5℃C. 10℃D. 1.5~4.5℃14.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圣婴”,其特征是东太平洋局部海水温度(),这种气候现象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是导致气候异常的首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