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圣才出品】

车丽萍著《管理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圣才出品】

第4章个性心理与管理
4.1复习笔记
一、个性倾向性与管理
(一)需要与管理
1.需要的定义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需要的分类
需要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具代表性。

3.需要的特征
(1)多样性
人的需要呈现出无穷多样性,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看,人的需要都是不可穷尽的。

(2)发展性
人的本质的变化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变化和发展。

①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并且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需要也受到人自身因素的制约,需要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

(3)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

4.需要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1)调查职工的需要情况,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合理地解决职工的需要问题,保护和调动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2)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能只考虑如何完成任务,应当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

(3)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不仅要针对职工对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解决好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应针对职工的精神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动机与管理
1.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2.动机的分类
(1)根据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这一原则,动机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高级的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动机可以分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3)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动机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4)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大小,动机可以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3.动机的功能
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可分为三大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4.动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1)适当使用奖赏与惩罚。

奖赏会显著提高职工的生产动机;职工通过努力去避免惩罚,从而对其生产起促进作用。

(2)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竞赛是激发职工生产动机和提高生产业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3)对工作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管理者应指导职工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努力对于取得成就的巨大作用。

(三)期望与管理
1.期望的定义
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2.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

认为期望对于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3.期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1)管理者要向下属传递积极的期望。

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2)引导员工建立正确有效的期望。

管理者应对员工不合理的期望予以说明和剔除,
对合理的期望进行最大限度的满足,引导员工建立正确有效的期望,最终实现员工满意的目标。

二、个性心理特征与管理
(一)气质与管理
1.气质的定义
气质指个体生来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及指向性特点等。

2.气质的类型
常用的分类法把气质分成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3.气质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1)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在评定员工的气质时,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好坏。

(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教育方式。

各类气质的人具有不同的特点,他们对同样的管理和教育方式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

(3)气质虽然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气质可能会影响活动的效率,在选拔人才和安置岗位时应该考虑个体的气质特点。

(二)性格与管理
1.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2.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人对待现实的态度方面的特征,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人产生情绪活动时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主要指人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的个体差异。

3.性格的类型
管理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性格类型理论:
(1)大五模型
所谓“大五”,就是涵盖人格的五个因素,它们分别是:
①外倾性,指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

②随和性,指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

③责任心,指对信誉的测量。

④经验的开放性,指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的热衷程度。

⑤神经质,指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

神经质也可以用它的另一端,即情绪稳定性来代替。

(2)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
美国学者霍兰德认为人可以被归纳为六种类型,这六种人格类型的特点如表4-1所示。

表4-1各种人格类型的特点及其匹配职业
类型特点匹配职业
现实型现实的、机械的,具有传统的价值观,倾
向于用简单的、直接的方式处理问题,用
机械和技术能力来进行生产
机械工、电工、电器修理工、
农民、火车司机
研究型理性的、聪明的,喜欢以复杂、抽象的方
式看世界,倾向于用理性和分析的方式来
处理问题
生物学者、化学家、程序设计
员、天文学家、科学报刊编辑、
地质学者、数学家
艺术型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直觉能力强,不随
大流,独立性强,不喜欢受人支配。

常以
复杂和非传统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与他人
交往更富于情感和表达
音乐家、室内装潢师、摄影师、
音乐教师、作家、演员、编剧、
漫画家、戏剧导演
社会型
助人为乐、易于合作、善解人意,灵活而
随和。

常以友好、合作的方式来与人相处导游、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教师、护士、心理咨询师
企业型个性积极、有冲劲,具有领导和演说才能,
希望拥有权力和地位,受人注意,并成为
团体的领导者,通过控制的方式来处理问

商业管理、律师、政治运动领
袖、销售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