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气流组织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及可提供的通风量
• 基本原理:只要建筑开口两侧存在压力差
P,就会有空气流过开口。流过的风速为
:
= 2P= 2P
• 热压:温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导致建筑开 口内外的压差。
• 风压:室外气流绕流引起建筑周围压力分 布的不同形成开口处的压差。
通风与气流组织
6
(一)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p185)
• 分类:1)渗风;2)通过门窗的通风;3)通过特定通风口的 通风;4) 被动式通风系统;
通风与气流组织
机械通风的定义和特性
• 定义:利用机械手段(风机、 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 气流动的方式。
• 分类:1)机械送风-自然排风 系统;2)机械排风-自然送风 系统;3)机械送排风系统
通风与气流组织
差值。
o
• 余压为正,风口排
风;余压为负,风
口进风。
h1
h2
b
中和面
P x P x ag h (w n)
通风与气流组织
o a
8
(二)余压的概念(p185)
讨论余压的分布和中和面位置: 1)地面有大开口; 2)顶棚有大开口; 3)地板送风; 4)顶棚排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9
热压作用模拟的建筑模型
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 第一节 自然通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1
通风的定义与目的
• 把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 鲜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 准的方法叫通风。
• 通风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稀释室内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2)消除室内余热、余湿,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性; (3)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4)节能的需要。
置换通风 工作区环境满足要求
羽流浮力为主 气流扩散、浮力提升
小温差低风速 下侧送上回 送风紊流度小 风口扩散性好 温度/浓度分层 消除工作区 空气品质接近于送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24
一、 通风稀释方程(混合通风) 思考:示意图与条件
通风模型
(简化条件)
转换
数学模型
改发 进展
通风与气流组织
21
混合式通风
将空气从工作区外射入房间,射流卷吸一定 量的室内空气,让回流区在工作区附近。
通风与气流组织
22
置换式通风
对流气流 热源
空气湖
• 置换式通风通常指的是利用下送上回的送风方式实现通风
的一种新气流组织形式,它是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工作区
,并在地板上形成一层较薄的空气湖。空气湖是由较凉的
通风与气流组织
2
通风的分类
• 根据驱动力划分(自然通风 、机械式通风)
• 根据对象空间数目划分(单 室通风、多室通风)
• 根据室内气流形式划分(置 换式通风、混合式通风)
• 根据室内通风口位置划分( 单侧通风、穿堂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自然通风的定义和特性
• 定义:利用自然的手段(热压、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 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
新鲜空气扩散而成,因室内的热源(人员及设备)产生向
上的对流气流,新鲜空气随其向房间上部流动而形成室内
空气运动的主导气流。 通风与气流组织
23
混合通风与置换通风方式的比较
比较项目 设计目标 通风动力 通风机理
送风特性
温度/浓度分布 通风负荷 空气品质
通风方式
混合通风 全室环境均一 机械通风为主 气流强烈掺混 大温差较高风速 上送下回或上送上回 风口紊流系数大 风口掺混性好 宏观上全室均匀 消除全室负荷 空气品质接近于回风
2
2
P b P x b K b2 ww P x a h (w g n ) K b2 ww
Pa PxaKa2w 2 w
w
Kb
Pxb
b
tw w
a Ka
通风与气流组织
h
tn n Pxa
17
(五)自然通风优缺点总结
• 自然通风广泛地应用于低层建筑、中小尺寸的 办公室、学校、住宅、工业厂房、仓库等。
• 空气调节
– 传统方式:调节温湿度、流速、洁净度 – 新方式:空气成分、气味 – 污染严重:直流式系统(即机械通风系统) – 污染不很严重:部分回风系统
通风与气流组织
20
室内通风的气流组织基本形式
全面通风
置 式换 通式 风通 风 混合式通风
机械通风
局部通风
均匀式通风
个性化送风 局部排风
(工 业 通 风 )
结论
总结
通风与气流组织
求解
计算结果
分 析
结果认定
(现状) (因素) (优化)
26
空气在通风工程中的流动规律
质量守衡——连续性方程 能量守衡——能量方程 动量守衡—— 动量方程
通风与气流组织
27
简化与假设:
(1)室内污染物均匀分布; (2)通风量是稳定的; (3)污染物发生量是常数; (4)大气中污染物是常数; (5)忽略渗入的污染物和管道产生污染物的
可能性; (6)忽略污染物在管道内和室内的沉降。
通风与气流组织
28
全面混合式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稀释污染物所确定的方程)
G,C0 C
C
M
G=CNM CO
V
通风与气流组织
29
全面混合式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稀释污染物所确定的方程)
• G C0 d + M d - G C d =VdC
通风与气流组织
30
全面混合式通风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稀释污染物所确定的方程)
P bP b P bP a ng h P aw g h P a P ag hwn P ag hwn
w
Pb (Pa)Pb Pa
PPx’bb
b
Kb
Pb
gh(wn)
热压
tw w
h
tn n
Pa a Ka
PPx’aa 通风与气流组织
7
(二)余压的概念(p185)
• 室内某一点的压力
和室外同标高未受
扰动的空气压力的
• 主要优点: 1)对于温带气候的很多类型建筑都适用; 2)比机械通风经济。不需要动力设备、专门的机
房和维护。 • 缺点: 1)热压和风压都不稳定; 2)提供的静压偏小。
通风与气流组织
第六章 通风与气流组织
第二节 机械通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19
通风换气与空气调节 稀释方法
• 通风
– 自然通风:依靠自然风压、热压作用进行通风 – 机械通风:利用风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通风
• 每层有上下两个 开口
通风与气流组织
10
室 内 空 气 速 度 分 布
通风与气流组织
11
室 内 空 气 温 度 分 布
通风与气流组织
12
(三)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通风与气流组织
风洞模型实验
通风与气流组织
14
风洞模型实验
通风与气流组织
15
高层建筑风压分布测定例
通风与气流组织
16
(四)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