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社会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如今的学生己经是数字原住民,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化。

基于此,探讨网络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网络文化进行描述和分析,并探讨其对学校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
一、网络文化
所谓网络文化,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形式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

具体说来,网络文化既包括资源系统、信息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内容,以及网络动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就其实质而言,网络文化是一个具体的、有着特殊内涵的概念,是人们网络活动的产物。

特征
1)倡导平等
网络活动将培养人们在讨论中的平等价值观,由此培养出“平等文化”。

在以往的交往方式中,个人的身份起着重要的作用,每句话的价值与其说是在于这句话本身,毋宁说是在于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

而在互联网上,尤其在电子公告牌、聊天室中,各个网友之间是完全平等的,都既是参与者,又是新信息的提供者。

网络通过淡化参与者的身份,倡导着一种平等的观念。

(2)张扬个性
《电脑网络空间独立宣言》指出:“我们正在创造一个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

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在这个独立的网络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是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

”在这种自由空间里,网络支持并鼓励个性与创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网络信息的无限多样性;网络的身份屏蔽功能,则使人们能大胆地畅所欲言,而不必有所顾忌。

正是通过这种自由与包容,网络潜移默化地铸造了人们的创新个性。

(3)鼓励奉献
与上述相联系,网络在给人们以自由空间的同时,更注重鼓励人的奉献精神。

它要求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地,每个人也有义务无偿地为网络提供信息,以使别人也能免费共享。

无私奉献、自娱娱人,是网络所倡导的重要道德观念。

(4)呼唤和谐
如前所述,网络中的信息交流没有中心、绝少强制,那么,如何才能保证信息交流的畅通有序呢?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严以律己,和谐相处。

那种通过牺牲群体利益来张扬个性的做法为网络活动所不容,会被网友们所唾弃。

网络活动内在地要求人们必须自觉地调整自我、平等待人,以便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虚拟社会。

弱点和缺陷
随着网络文化的滥觞,人类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日益依赖于网络系统。

网络文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人的主体意识,影响人的价值判断,成为统治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异己力量。

这正如埃鲁尔所说:“技术变成自律的,它制造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世界,具有自身规律,拒斥一切传统。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对网络文化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而多少有些“杞忧”的话,那么网络文化的失范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问题。

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既有真实、有用的信息,也有虚假、失真、过时、错误乃至冗余、污秽的信息。

它们借助网络而大肆传播,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比如,网上交友时,故意隐瞒身份,以愚弄对方为乐事;进行电子商务时,专门发布错误或过时的信息,使人误入歧途;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则大放厥词、哗众取宠,以求获得所谓“眼球效益”。

凡此种种,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活动所具有的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人们只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就可以随时参与到活动之中。

这样,网络在给人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为一些人的随意乃至恶意行为开了绿灯。

可见,网络活动以及由此催生出的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是利弊杂陈、亦功亦过的。

这不仅对成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更会影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并进而影响着我国的学校教育,使之留下深深的时代印记。

网络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内容
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和实验室等几种有限的信息途径获取知识。

而互联网将全世界的学校、研究所、图书馆和其他各种信息资源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海量的资源库;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或专家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提供相同知识的学习素材和教学指导,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访问,形成多对多的教学方式。

”这样,学生在学习内容上有了极大的选择自由度,网络平台为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但同时色情、暴力、邪教等不良信息的泛滥,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令人堪忧。

阅历尚浅的青少年很容易照单全收。

对于垃圾信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不是囫囵吞枣就是四顾茫然。

这不仅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朗发展,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

方式
网络文化给终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网络可以提供实时的或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因此也就为教学讨论、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网络平台为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网络文化促进教育的社会化,使得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从学校走向社会和家庭,也促使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数据库检索,也可以调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和课题研究。

教师不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述以传播知识,而更多地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和加工的方法,引导或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修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