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019 学年春八年级3 月月考试题地理试题试卷说明:本试卷共两大题:单项选择题,共60 分;综合题共40 分,全卷满分100 分。
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1、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分界线的描述。
正确的是A.与我国 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基本一致B.以昆仑ft——阿尔金ft——祁连ft——横断ft脉为界线C.与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D.与我国柑橘与苹果主产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2、下列各线与秦岭—淮河线大体一致的是①1月0℃等温线②湿润区域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⑤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⑦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A. ①②③⑤B. ③④⑥C. ①②④⑤⑦D. ③⑤⑥3、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代表景观,春天在我省(广东)的丘陵地区,常见的景观是A. 甲B. 乙C. 丙D. 丁4、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甘蔗、柑橘B.②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C.③地区为半湿润地区D.④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和寒5、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A. 地势地形因素B. 气温降水因素C. 经济发展差异D. 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6、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A. 天ft﹣阴ftB. 长江C. 秦岭﹣淮河D. 南岭7、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水资源比较缺乏B.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C.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是青稞D.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从西到东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渐变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面8-13 小题。
8、图中①地一月平均气温可能是A. 3℃B. 18℃C. ﹣3℃D. ﹣18℃9、有关②地叙述正确的是A.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 旱作农业区C. 水资源丰富D. 亚热带地区10、图中四个区域中,农业生产以水田为主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写的地区是A. 甲B. 乙C. 丙D. 丁12、“远看是ft,近看是川”描述的是哪个区的地形特征A. 甲B. 乙C. 丙D. 丁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风民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甲——端午赛龙舟B. 乙——冬季滑雪运动C. 丙——迎送宾客献哈达D. 丁——那达慕大会14、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理区域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5、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饮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大米为主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南船北马C.住房——北方高大宽敞,屋顶坡度大;南方则相反D.传统体育项目——北方人喜欢溜冰、滑雪;南方人喜欢游泳、赛龙舟16、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在于A. 交通便利、人口众多B.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C.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D.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17、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他在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A. 草原、荒漠、森林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C. 森林、荒漠、草原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下图是小军同学和小红同学暑假期间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下面18-20 小题。
18、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19、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0、下列的地理环境特点,属于小红所到地区的有①气候温暖湿润②耕地以水田为主③河网密集,水运便利④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21-23 小题:家住湖南的小华坐上了从长沙飞往拉萨的飞机。
下飞机后,看到别人也和她一样戴着遮阳帽,涂着防晒霜,背包里还藏着保暖衣等生活物品……小华家乡田里的油料作物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果园里的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摘…… 21、拉萨位于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上,请问如果要给当地居民带礼品,最合适的是A.水竹凉席B.太阳能灶C.自行车D.电风扇22、材料中“油料作物”和“果园”的果树分别是指A. 花生、荔枝B. 芝麻、龙眼C. 油菜、柑橘D. 大豆、苹果23、一个农业开发公司来湖南投资企业,下列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A. 种植优质水稻B. 发展特种水产C. 饲养瘦肉型生猪D. 大量栽种椰子24、仔细阅读以下四句话,属描述北方地区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ft郭酒旗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人们常说:“到了昆仑ft,气息已奄奄;到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了风火ft,三魂已归天。
25、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牧业以河谷农业和高寒牧业为特征②毛纺织、棉纺织工业发达③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④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交通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③26、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高ft冰雪融水和ft地降水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D.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27、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A. 土地资源B. 水资源C. 光热资源D. 劳动力资源28、有利于保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A.经营管理粗放B.大力开垦草原C.过度放牧D.退耕还林还草29、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地区相比,气温较低,原因是受A. 纬度位置的影响B. 海陆位置的影响C. 地形的影响D. 洋流的影响30、学业考过后,小刚决定利用假期出去旅游一趟,他向妈妈说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妈妈建议他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小刚最想去旅游的地方是A. 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C. 内蒙古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D.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二、综合题(共 40 分)31、阅读有关地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1)由图甲可知,我国东部油菜开花的时空变化规律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因素。
(4 分)(2)图乙中,油菜主要分布在,该区域也是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
(4 分)(3)读图丙,武汉的气候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夏季,冬季。
(6 分)(4)结合图乙和图丙分析,分析图乙所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6 分)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 分)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
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环渤海部分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材料三:2016 年12 月30 日京津冀周边区域遭受跨年重度污染过程,此次污染持续了一周。
据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主要有: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1)资源短缺是制约津京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建设的重要工程是工程。
(4 分)(2)A 是工业基地。
(2 分)(3)利用所学知识,试分析 A 成为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至少答两点,4 分)(4)京津冀周边区域是雾霾的重灾区,结合材料三试分析该地区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6 分)(5)为改善雾霾天气,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行为有哪些?(至少答两点,4 分)鹤ft三中2018 -2019 学年春八年级3 月月考试题地理试题答题卡班别姓名考号试室号座位号一、单项选择题:(60 分)二、综合题(40 分)31、(20 分)(1)(4 分)(2)(4 分)(3)(6 分)(4)(6 分)32、(20 分)(1)(4 分)(2)(2 分)(3)(4 分)(4)(6 分)(5)(4 分)鹤ft三中2018 -2019 学年春八年级3 月月考试题地理试题答案二、综合题31、(1)花期自南向北推迟纬度(4 分)(2)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流域)水稻(4 分)(3)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温和少雨(6 分)(4)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6 分)32、(1)水南水北调(4 分)(2)辽中南(2 分)(3)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任答两点即可,4 分)(4)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种有害物质;机动车尾气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冬季取暖燃煤排放的废气。
(任答三点,6 分)(5)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积极向群众宣传雾霾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绿色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任答两点,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