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4.2 热传导
4.2.5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二、多层圆筒壁
第一层
第二层
盐城工学院
第三层
Q

2L(t1 tn1 ) in 1 ln ri1
i1 i
ri
-----通式
可写成与多层平壁计算公式相仿的形式:
Q
t1 t4
b1
b2
b3
1 Am1
2 Am 2
3 Am3
Am1、 Am2 、Am3分别为各层 圆筒壁的对数平均面积。
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被一固体间壁所隔开,在 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 过间壁传给冷流体。以达到换热的目的。
优点:传热速度较快,适用范围广,热量的综合利 用和回收便利。
缺点:造价高,流动阻力大,动力消耗大。
典型设备: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适用范围:不许直接混合的两种流体间的热交换。
解:(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r1=0.053/2=0.0265m r2=0.0265+0.0035=0.03m r3=0.03+0.04=0.07 m r4 =0.07+0.02=0.09 m
=191. 4 W/m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2)保温层界面温度t3
盐城工学院
解得:t3=131.2℃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热导率
纯金属 金属合金 液态金属 非金属固体 非金属液体 绝热材料 气体
100~1400 50~500 30~300 0.05 ~50 0.5~5 0.05~1 0.005~0.5
可见,在数值上: 金属 非金属 液体 气体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2 热传导
4.2.4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优点:结构简单,可耐高温。
缺点:设备体积庞大,传热效率低且两 流体有部分混合。
适用范围:常用于高温气体热量的回收 高温流体 或冷却。
蓄热体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4、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 又称热媒式换热器。 换热原理:将两个间壁式换 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载热体 (称为热媒)连接起来,载 热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中从 热流体吸收热量后,带至低 温流体换热器传给冷流体。 典型设备:空调的制冷循环、 太阳能供热设备、热管式换 热器等。 适用范围:核能工业、冷冻 技术及工厂余热利用中。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例:在一φ60×3.5mm的钢管外层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 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系数λ=0.07W/m·℃,外 层为20mm的石棉层,其平均导热系数λ=0.157W/m·℃。 现用热电偶测得管内壁温度为500℃,最外层表面温度为 80℃,管壁的导热系数λ=45W/m·℃。试求每米管长的热 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
t
一、单层平壁
A
t1
Q
假定壁的材质均匀,导热系数λ不随温
t2
度变化,视为常数。一维稳定导热,即: O x x dx
b
图4-7 单层平壁热传导
Δt = t1-t2为导热的推动力,R=b/λA则为导热的热阻。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4.2 热传导
4.2.4 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二、多层平壁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气体的导热系数
盐城工学院
与液体和固体相比,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对 导热不利,但却有利于保温和绝热。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 相当大的压强范围内,气体的导热系数随压强的 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当压强很高(大 于200MPa)或很低(小于2.7kPa)时,才应考虑
压强的影响,此时导热系数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液体的导热系数
盐城工学院
液体可分为金属液体(液态金属)和非金属液体。
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的高,大多数金 属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 油外,大多数非金属液体的导热系数亦随温度的升 高而降低。通常纯液体的导热系数较其溶液的要大。 液体的导热系数基本上与压强无关。
例:如图所示,各层的热阻R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例:穿过两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过程,已知
各层温差为△t1=25℃,△t2=51℃,则第一、
二层的热阻R1、R2的关系为___________。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2 热传导
4.2.5 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
t
一、单层圆筒壁
圆筒壁与平壁不同点是其面随半径而变化。在半径r 处取一厚度为dr的薄层,若圆筒的长度为L,则半径 为r处的传热面积为A=2πrL。即:
5.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如管、板、管束、管径、 管长、管子排列方式、垂直放置或水平放置等。
流体无相变时:α =f(u,l,μ,λ,ρ,Cp,βgΔt)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8个变量通过因次分析得到如下等关系式:
l

K

lu
a

Cp
f

冷水
换,是依靠热流体和冷流体直接接
触和混合过程实现的。
优点:传热速度快、效率高,设备
简单,是工业换热器的首选类型。
典型设备:如凉水塔、喷洒式冷却
塔、混合式冷凝器
废蒸气
适用范围:无价值的蒸气冷凝,或
其冷凝液不要求是纯粹的物料等,
允许冷热两流体直接接触混合场合。
热水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2、间壁式换热器




表示自然对流对的影响
Nu f Re,Pr,Gr
Nu K Rea Prk Grh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4 流体无相变的对流传热系数
4.4.1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对流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2 热传导
4.2.1 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温度场:在某一瞬间,空间或物体内所有各点温度分布的总和。 即: t = f (x,y,z,θ) t--温度; x,y,z--空间坐标; θ--时间
温度梯度 :
4.2.2 傅立叶定律( Fourier’s Law)
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Q与温度梯度dt/dx及垂直于热量方向
的导热面积A成正比。
Q=-λAdt/dx
λ--导热系数,W/m·K 或W/m·℃ dt/dx—温度梯度,负值(温度降低的方向)
Q—热流量,热流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2.3 导热系数
Q

A
dt dx




Q A dt

q dt
dx dx
上式即为导热系数的定义式。其表明导热系数在数值上
盐城工学院
4.3.3 对流传热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1.流体的状态:液体、气体、蒸汽及在传热过程中是否有相 变化。有相变化时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大的多;
2.流体的λ、粘度μ等; 3.流体的运动状况:层流或湍流;
4.流体对流的状况:自然对流,强制对流;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4.2
热传导
盐城工学院
热传导又称导热,是物质借助分子和原子振动及自
由电子运动进行热量传递的过程。 导热过程的特点是:在传热过程中传热方向上无质
点的宏观迁移。 导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
只有固体中传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 止状态,也会有因温差而引起的自然对流。所以,在流 体中对流与传导是同时发生的。

l
3

2 gt 2
h
Nu l :努塞尔准数 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
Re lu :雷诺准数 表示流动状态对的影响
Pr Cp :普兰特准数 表示流体的物性对的影响
Gr

l
3
2 gt 2
:格拉斯霍夫准数
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流密度。它是表征物质导热性能的
一个物性参数,越大,导热性能越好。导热性能的大小与物
质的组成、结构、温度及压强等有关。
物质的导热系数通常由实验测定。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数 值差别极大,一般而言,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次之, 而气体最小。工程上常见物质的导热系数可从有关手册中查 得,本教材附录亦有部分摘录。
应予指出,在导热过程中导热体内的温度沿传热 方向发生变化,其导热系数也在变化,但在工程计 算中,为简便起见通常使用平均导热系数。
例: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μ_____________,导热系数 λ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物质热导率的大致范围
盐城工学院
物质种类
4.1 概述
4.1.1 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传导(导热) 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分子振动、碰撞
对流 辐射
流体质点的位移和混合 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
4.1.2 冷热流体接触方式及设备 混合式传热(直接接触式)
间壁式传热
蓄热式传热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工业换热器
1、混合式换热器
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间的热交
强制对流:外力(如泵、鼓风机等)作用下而造成的 自然对流:由流体内部的温度差而引起流体的密度差产生的
第四章 传热及传热设备
盐城工学院
4.3.2 对流传热速率
A
A’
T
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层流底层 与湍流主体之间的过渡区内的热量传递 是传导与对流的共同作用;在湍流主体 中,由于流体的质点剧烈混合,可以认 为无传热阻力,即温度梯度已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