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 PPT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 PPT
四、传热过程
(一)传热速率 可用两种方式表示:
(1)热流量Q:
单位时间内通过整个换热器的传热面所传递的热量 (J/s)或W
(2)热流密度(或热通量)q: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热面传递的热量 (J/m2·s)或(W /m2)
二者之间的关系: q dQ dA
注意:对传热速率的要求是相对的,需要加热、冷却时, 要强化传热;要求保温时,要降低传热速率。
化工原理第四章 传热
第一节 概述
一、传热过程的应用
1、物料的加热与冷却:
使物料达到指定的温度
2、热量与冷量的回收利用:
以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3、设备与管道的保温:
以减少热量、冷量损失
§4.1 二、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分为三种:
1、热传导(Conduction)(导热)
原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特点:无宏观位移
r2 r1
t2
)
2rml(t1 t2)
(r2 r1)
可整理得: Am(t1 t2) t1 t2
b
b
(4-11)
Am (类似于平壁导热)
其中: Am2rml dml
对数平均半径:
rm
r2 r1 ln r2
r1
对数平均直径:d m
d2 d1 ln d2
d1
当d2 d1
2
时,可用算术平均直径:
是固体内部热量传递的主要形式
2、对流传热(Convection)
原因:流体质点相对位移 特点:流体流动(自然、强制)
3. 辐射传热(Radiation)
原因:因热产生电磁波辐射 特点:不需要媒介,可在真空中传递;
有能量形式变化
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
1、间壁式换热器
2、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
(1)热流体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到间壁的一侧壁面 (2)热量从间壁的一侧壁面以导热方式传递到另一侧 壁面 (3)最后以对流方式将热量从壁面传给冷流体
傅立叶定律与牛顿粘性定律类似。
dudu
dy dr
(此处的类似是指非同类过程之间的相似性)
二、热导率
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
表征物质的导热能力, λ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影响因素: 物质种类、环境温度等
(1) 固体导热系数 λ的数量级(W/m·℃):金属:10~102
建材:10-1~10 绝热材料:10-2~10-1
dm
d2
d1 2
也可用对数平均面积:
Am
A2 A1 ln A2
A1
由式 Q 2l(t1 t2) t1 t2 得
lnd2
b
d1
Am
圆筒壁热阻
(二)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三层圆筒壁如图,设层间接触良好
一维稳定导热: Q1=Q2=Q3=Q
注意: q1≠q2≠q3
原因是:热射线是放射性形式,各层面积不等。 仿多层平壁的处理方法,热阻代入圆筒的热阻。
第二节 热传导
一、傅立叶定律
(一)温度场和温度梯度
温度场:物体内各点温度在时空中的分布。
Tf(x,y,z,)
定态时: Tf(x,y,z)
一维稳定温度场:T f (x)
等温面:温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
等温面彼此不会相交。 一维稳定温度场内的等温面是平行或同心的圆筒面。
温度梯度:
dt
dt
一维时:
dn
(4)材料密度均匀,导热系数λ 为常数;
傅立叶定律可写成:
Q
A
dt dx
=常数
对傅立叶定律式积分:
Q A dt
dx
t2dt Q x2dx
t1
A x1
Q
Q
t2t1A(x2x1) A b
(4-5)
整理得:
温差,导热推动力(℃)
推动力 阻力
(4-5a)
导热热阻(℃/W) (4-5)式还可写成:
固体λ与温度的关系: 0(1a)t (W/m℃)
λ0——0℃时材料的导热系数 a——温度系数(金属为–,非金属为+)
λ金属> λ合金> λ非金属 (2)液体导热系数
水、氯化钙、甘油、乙二醇:T↑ λ↑ 其他液体:T↑ λ↓
λ液态金属> λ 水> λ其他液体 液体的λ较小,但比固体绝热材料大
(3)气体导热系数
总传热量Q沿r方向各处相等; q沿r方向各截面传热量不等;
依傅立叶定律:Q A dt
dr
即 Q2rl dt
dr
Q r2dr2l t2dt
r r1
t1
Q2l(t1t2) (t1t2) t
lnr2 r1
21llnrr12
R
(4-9)
Q
式(4-9)还
2(r2 r1)l(t1
(r2
r1
)ln
总之:
气体导热系数很小。T↑ λ↑
λ固态金属 >λ固态非金属 >λ液体 > λ绝热材料 > λ气体
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热导率最大
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一)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前提:(1)平壁无限大,平壁长宽远大于厚度,边缘 热量损失忽略。
(2)平壁两侧温度均匀、恒定,且t1>t2: (3)壁内传热系定态一维热传导;
qQ Abt1t2
(4-6)
(二)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三层平壁如图,设层间接触良好
一维稳定导热必有: Q1= Q2= Q3= Q
即:
Qt1t2 t2t3 t3t4 const
b1
b2
b3
1A 2A 3A
依叠加原理:
Qt1t2t2t3t3t4
b11Ab22Ab33A
t1t4 3 bi
A i1 i
(4-7)
n层时:
Q
t1 tn1 n bi
i1 i A
此式说明:某层热阻大,需要的温差也大,即以
较大的温差克服较大的阻力,才能达到与其他层传热 速率相同。
四、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特点:传热面积、温度沿半径变化 设圆筒壁为无限长,目的也是按一维导热处理
(一) 单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1)材料密度均匀,导热系数λ为常数; (2)圆筒壁内外两侧温度均匀、恒定; (3)内部温度仅沿半径方向(垂直于壁面)变化;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二)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
稳态过程:
等不传随热时过间程变中化,,参但数可T以1、是T位2、置t的1、函t2数、。qm1、qm2… 连续生产中的传热过程多为稳态传热
非稳态过程:
传热过程中,各参数是时间的函数时,为非稳态过程。 开车、停车以及改变操作条件时,为非稳态传热
Q t1t4 R1R2R3
dn
•
dQ
梯度方向以温度增加方向为正,且垂直于等温面。 梯度方向正好与传热方向相反。
(二)傅立叶定律
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传热速率;W
温度梯度 ℃/m
还可写成: q dt
dx
傅立叶定律指出: 热流密度正比于传热面的法向温度梯度。 式中负号表示热流方向总是和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即热量从高温传至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