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后根据统计分析式
进行判定的方法。我们根据276个国内外地下工
程的地应力场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
以下结果。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 地应力地段的判定
垂直应力 σv=1.88+0.0244H (r=0.965) 平均水平应力σh avg=10.276+0.0182H (r=0.7812) 最大水平应力σh max=13.763+0.0211H (r=0.7839) 最小水平应力σh min=6.464+0.0146H (0.8206) 平均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在下式范围之内:
一、 概述
3、工程应用:将本文提出的岩爆发生判 据应用于秦岭隧道II线出口段发生岩爆的 地质区段,进行工程验证,结果很好。 4、岩爆治理:归纳岩爆的类型、性质和 特点,提出合理有效的工程理技术措施。 5、大变形问题: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阐明大变形现象的特征,提出大变形的分 级和预测方法,以及治理大变形的工程措 施。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高地应力场判定
3、秦岭隧道高地应力或极高地应力地段分布 如图2所示,秦岭隧道沿纵向高地应力和极高地应力地
段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秦岭隧道在整体上具有 高地应力分布的特点,其范围达到隧道全长的95%,而在 隧道中部还呈现出大范围(占隧道全长的52%)的极高地 应力分布,并且向两边延展,逐渐降低到高地应力及其 以下地应力水平。
150/H+0.50 C 1000/H+0.80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 地应力地段的判定
式中, H ——埋藏深度(m) σv ——垂直应力(MPa)
σσσhhhmamavixgn——————最平最大均小水水水平平平应应应力力力(((MMMPPPaaa)))
C=σh avg/σv——侧压力系数
Rc/σmax = 4。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高地应力场判定
2、岩石抗压强度指标Rc的确定 1)勘测阶段Rc确定 方法:在隧道通过的轴线部位共完成60m~607m不同深 度的钻孔10个,并在孔中取岩样共51组进行岩石的常规 物理力学及岩石纵波速度的测试。然后进行了归纳和统 计,在此基础上,分(4个)区段提出隧道穿越,主要岩 样(三种)的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1)。 结果:第一段岩石干抗压强度范围值是122.1~137Mpa, 平均值分别为107.6MPa。第二段岩石干抗压强度范围值 是122.1~162.46Mpa,平均值为147.1Mpa。第四段岩石干 抗压强度范围值是117~192.2MPa,平均值为162.3Mpa。 第三段的混合片麻岩干抗压强度范围值是 105.3~325.0Mpa,平均值岩爆为与大1变9形5.专0题M分p析a。
根据上述公式决定的地应力场,沿隧道纵向
分布如图1所示。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 地应力地段的判定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 地应力地段的判定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高地应力场判定
1、高地应力判据 为了确定出秦岭隧道沿纵向分布的高地应力或
主题报告
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岩爆及大变形
岩爆及大变形
一、 概述
西康线—秦岭隧道地处高海拔的高地应力 区域,是我国目前在建的铁路隧道中最长大的 隧道之一,全长为18.4公里,且最大埋深达到 1600m;环境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 工难度大,工期紧迫,是施工风险较大的隧道 工程之一。秦岭隧道的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具 有显著的高地应力(或极高地应力水平),以 及地质条件的变异上。因此,很好地掌握在高 地应力条件作用下,岩爆地与大变质形专的题分变析 化是异常重要的。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二、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地应力 地段的判定
一般说,岩爆和大变形的发生都与地应力场
的演变有关。因此,在说明岩爆和大变形工程现
象之前,首先,应对秦岭隧道的地应力场的基
本变化情况给以说明。
(一)、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分析
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在没有实地测试数据
的情况下,最可靠的方法是采用对既有工程的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一、 概述
本文以秦岭长大隧道为依托工程,围 绕秦岭隧道高地应力区围岩稳定性进行研 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秦岭隧道初始地应力场和高地应力地 段的判定, 2、岩爆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工程施 工中所发生典型岩爆实例的统计、分析与 归纳,阐明岩爆发生的基本条件;
岩爆与大变形专题分析
极高地应力地段,本文采用了国标《工程岩体分级 标准》(GB50218-94)所建议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 其判据表达式为:
式极高中高 地,地 应Rc应 力为力 :岩:7石>R的Rcc/抗σ/σmm压axax<强4>4度,而σmax为最大地应 力值。显然,Rc/σmax的值越小,说明地应力水平越 高。区分高或极高地应力水平的界限是:
一、 概述
大量的国内外地下工程实例表明,在满足高 或极高地应力水平条件下,在特殊不良地质区段 修建隧道时,施工中将会遇到硬岩中的岩爆,以 及软岩中的大变形破坏等工程灾害。因此在工程 技术上有许多难点问题需要解决。事实上近几十 年来, 随着矿山开采, 隧道工程, 水利水电, 军工建 设等地下工程的大型化发展,因岩爆和大变形造 成的围岩稳定性破坏,已经客观的构成了高地应 力区两大最严重的地下工程灾害, 这种工程上的 客观要求是本项科题研究的主导因素。
(二)、秦岭隧道高地应力场判定
2)施工阶段Rc确定 平 导 施 工 综 合 地 质 测 试 阶 段 在 平 导 内 取 岩 样 37 组 ,
其中第一段混合片麻岩8组,第二段混合花岗岩4组,第 三段混合片麻岩17组,第四段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3组。 蚀变闪长岩2组,碎裂岩3组。获得结果:第一段混合片 麻岩干抗压强度波动范围值是99.8~148.3MPa,平均值 分别为122.2MPa。第二段混合花岗岩干抗压强度波动范 围值是152.7~208.9MPa,平均值分别为173.3MPa。第三 段混合片麻岩干抗压强度波动范围值是82.6~302.1MPa, 平均值分别为154MPa。第四段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干 抗压强度波动范围值是141.7~226.5MPa,平均值分别为 170.5MP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