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公安招警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河南公安招警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河南公安招警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考查话题】智能信息化的利弊【总体分析】该套试题难度系数中等。

以“智能信息化的利弊”为主题进行申论命题,通篇材料讲的智能信息化的作用和带来的危害,有智能城市建设、管理,有智能信息化带来的物质损失,还有信息化所带来的人们的思维状态、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危害,素材涉及面广,多为当今社会上处处可见的现象案例。

今年河南省政法命题的材料独立性较强,基本以案例性材料为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总体上把握智能信息化带来的利弊,特别以危害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形式。

材料段落大意如下:材料1:国内智能信息化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材料2:国外智能信息化在政府管理、城市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材料3:以某市近段时间连续发生的五起信息安全案件为例说明信息安全在当今社会的严重影响;材料4:通过“低头族”现象等一系列社会常见的信息化时代下的人们被信息“奴役”的案例,说明人们的思想、习惯、心理都在受其反面的影响。

今年申论题型设置主要有类公文、概括、阐释词语和文章写作题。

题目间的联系并不大,重点考察了综合性分析。

题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符合未来申论测试的趋势,与去年相比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增加,三道题都要求有分析能力,难度较大,文章写作为材料细节作文,根据材料中划线句子为话题,审题较难,写作难度适中。

【作答要求】【第一题】一、假设你是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请针对“给定资料3”所反映的信息安全问题,撰写一份“警情提示”,提醒市民做好防范工作。

【要求】有针对性,条理清楚,不考虑格式。

不超过400字。

【分数】25【题型】应用文写作【审题】本题是一道应用文写作题,题目给定的材料范围是“给定资料3”,需要写一份“警情提示”。

首先应该明确材料中反映的信息安全方面的具体问题,先进行归纳总结,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醒市民如何做好防范工作,即针对性的提出对策。

并且要求有针对性,也就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同时要求条理清楚,那么在写的时候注意分条分层书写;不考虑行文格式,也就是写的时候只要内容写好即可,格式上没有要求。

字数不超过400字。

【答题思路】通过审题把握准确答题的基本要求和关键信息后,结合“给定资料3”,从中寻找出信息安全问题的具体内容,然后再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材料3一共给出五则案件,案件一反映了淘宝店主汪女士用手机扫描了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然后被转走账户内钱款的事件;案件二反映了某商业银行员工余某个人信息无意泄露,被李某窃取并盗走银行卡内存款的事件;案件三反映了王先生由于在POS机上刷卡消费后,将交易小票随手丢弃导致卡片信息被盗,被人复制卡片盗刷钱款的事件;案件四反映了小李在进行网上购买手机时,不慎打开诈骗分子的推广链接的虚假网站而被骗的事件;案件五反映了张先生与通过网络认识的“好友”小曾见面打牌被骗的事件。

通过对“给定资料3”的梳理,概括出信息安全的具体问题,然后再针对性的提出对策,提醒市民做好相应防范工作。

【参考答案】关于信息安全诈骗案件的警情提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众获取和发布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而我们的信息安全也成了大家亟须关注的问题,针对近期发生的由于对信息安全缺乏警惕性而导致的被骗案件,我市警方特提醒广大市民:一、提高警惕,不要随便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

有不法分子通过制作二维码诱骗被害人扫描,进而获取个人网上账户信息盗转被害人钱款。

二、涉及工作信息不要用个人邮箱发送,同时设置高密级的账户密码保护好个人信息。

有不法分子通过论坛等网络平台搜集个人信息,并通过登录个人邮箱等信息发送平台****他人资财。

三、刷卡消费时一定要保管好交易小票,不要随手丢弃。

有不法分子通过被害人随手丢弃的交易小票,复制银行卡,盗刷被害人银行卡。

四、网上购物一定要认真识别虚假网站,通过正规官网交易。

有不法分子通过推广发送虚假购物网站,骗取被害人购物钱款。

五、网上交友要谨慎,不要轻易应邀与网友见面。

有不法分子通过网上交友方式骗被害人见面,进而实施诈骗。

【赋分说明】要点如下:1.不随便扫描二维码及此类诈骗方式说明;2.工作信息不要用个人邮箱发送及此类诈骗方式说明;3.保管好刷卡小票及此类诈骗方式说明;4.网上购物要上官网及此类诈骗方式说明;5.网上交友需谨慎及此类诈骗方式说明。

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以上每点4分;每点根据概括是否准确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况,酌情给1-4分;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1-2分;错别字3个字扣1分。

开头引导说明语3分,提醒劝诫口吻2分。

【解析人】李贺【第二题】二、根据“给定资料1、2”归纳概括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

不超过200字。

【分数】15分【题型】概括题【审题】材料的单位限定在给定材料1、2,属于显性材料范围,中规中矩。

只须阅读前两则材料就可以作答。

题干给出的特定事实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提示我们材料围绕的大致方向。

题干中的归纳概括以及全面准确均是此类题型的识别词,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题型为单一型的概括题。

建设、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

提示我们书写答案的时候应该以此为要点分类的依据。

本体分值15分,初步猜测答案要点应当控制在7个左右,有逻辑、表达、卷面的赋分。

要求全面准确,分条归纳。

应当避免少点、表述不规范、逻辑不清方面的失分现象。

200字的字数要求我们语言要尽量简洁,关键词突出。

【答题思路】通过审题了解基本的要求和获得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题目的要求,锁定材料1、2.通过首尾句的略读,大致可以看出围绕智能城市建设,材料一介绍了5个国内案例、材料二介绍了3个国外案例,均为正面案例。

材料一的案例具有具体化、细节化的特征,材料二整体呈现出更加宏观,用语更为规范的特征。

这也体现了申论材料组织要点后置的原则。

因此,应详细阅读材料二,参考给定材料一,对材料进行勾画。

材料一分为五个小段。

第一段介绍了“车卫士”系统。

勾画关键词“语音播报”、“超大屏幕”“警告短信”、“传感终端”等词语。

段落介绍了两件事,其一“处理违规停车”、其二“电动车防盗”。

第二段介绍了“健康保姆系统”。

首句通过以前和现在的对比体现了该系统获取数据、医患交流的便捷性。

第三段介绍了“120急救信息化平台”。

体现了平板电脑、蓝牙设备、各种仪器的数据共享带来了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四段介绍了“智慧公交系统”。

体现了该系统的给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便捷性。

第五段介绍了“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

体现了物联网技术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实现了科学管理,提高了生产的经济效益。

资料2共分3个段落。

第一段介绍韩国的“智能首尔2015”计划。

这里提及了智能城市的建设过程。

“教会新用户如何操作”“智能终端免费分发给弱势群体”“使弱势群体得到及时的帮助”体现了智能城市建设的公益性。

后一部分介绍了在线预订系统的实时公共服务功能。

第二段介绍了瑞士的交通智能系统。

避免了交通堵塞,降低了排放。

第三段介绍了美国物联网技术的运用。

数字化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资源数据,为企业和个人服务,促进降低能耗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

材料梳理完毕,对关键信息提炼之后,同项合并、异向归类,关键词前置。

【参考答案】建设特点:1.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各种设备仪器的信息融合。

2.广泛运用于公共服务。

如公共交通、医疗、安全等方面。

管理特点:3.智能化。

集监测、分析、整合各种数据资源为一体。

4.公益性。

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

5.交互性。

实现个人、企业与智能系统的信息交互。

6.便民性。

给城市居民提供了方便7.节约性。

降低能耗、降低成本。

【赋分说明】要点如下:物联网、公共服务、智能化、公益性、交互性、便民性、节约性。

共7点,每点2分。

分条作答,逻辑结构1分。

类似表述也可给分。

【解析人】晁春宇【第三题】3.请分析“给定资料4”中下划线黑体字“低头族”的含义。

(20分)【要求】准确、深入,逻辑清楚。

不超过250字。

【分数】20【题型】阐释题【审题】第一、由题干中分析“低头族”的含义可以得知此题为阐释题,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即通过阅读资料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资料范围已经限定到给定资料4,说明所有答案要点全部来源于给定材料4内。

第二、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准确、深入,逻辑清楚,准确是指用此方面要尽量提炼出材料原词,深入主要指要挖掘出低头族的引申义,尤其该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

此外,考生应格外注意“逻辑清楚”这一作答要求:一是要求考生作答形式上要分条或分段作答,二是要注意将低头族的表现、原因、影响及相关的对策分别呈现,以免表达结构上失分。

250字的限制要求考生答题要点做到尽量简洁。

【答题思路】阐释题的基本答题思路为本义加引申义再加评价或对策。

勾画关键词之前要确定阅读目标:要分别找到低头族的本义是什么,以及低头族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材料内没有明确呈现对策,需要根据问题表现及原因提对策。

阅读材料后可以看出,材料4主要有7段,以案例为主。

第一段引申出“低头族”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从该段内找本义。

第二段是白领小宋的案例,前半段呈现出她“争分夺秒”刷屏的特点,后半部分从“就有一种世界讯息尽在掌握的快感”;“一站式服务平台所涵盖的无限能量”等信息表明行为的原因。

第三段通过“往常回家,通过电脑音响听音乐,电子书看书看杂志等说明信息网络和移动终端丰富了生活,但停电之后“不知道能干点什么”说明娱乐休闲方式的单一,过度依赖。

第四段陈先生的案例主要说明私家车主开车刷手机的不良习惯易引发交通事故,该信息点较为明显,是低头族的消极影响。

第五段石小姐的案例主要说明“手机依赖症”带来的焦虑、暴躁易怒等心理健康问题。

第六段张先生与大四学生小曹两个案例说明人们因为手机过度注重虚拟交际,忽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

最后一个调查报告主体为未成年人,53%、近八成等字眼说明互联网信息已经波及到为青年人群体,材料最后一句说明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解析】“低头族”是指当下社会生活中,经常低头看屏幕,频繁刷屏的一类人。

表现:脱离手机便失去行为方向,无所事事;依赖社交软件相互交流。

产生原因:1.填补零碎时间,丰富生活;2.联系外部世界,掌握世界讯息;3.“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工作、生活提供便利;4.信息化社会高度发展,移动终端技术日益成熟。

影响:1.易产生焦虑、暴躁易怒心理;2.忽视现实人际交流,易造成亲情、友情冷漠;3.损害青少年身体健康及心智发育;4.易引发交通事故,带来安全隐患,威胁生命健康;对策:媒体加大对低头族危害的宣传教育,严控未成年人过度接触。

【赋分说明】要点如下:低头看屏幕;依赖社交软件;填补零碎时间;联系外部世界;一站式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焦虑等手机依赖症;忽视现实人际交流;损害青年人身心健康;易引发交通事故;阅卷人具体操作细则:以上每点2分;逻辑不清晰扣2分;错别字3个字扣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