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41例临床效果观察作者单位:410015 长沙市第三医院通讯作者:章臻翊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糖尿病足患者81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3,P<0.05)。
结论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
标签:糖尿病足;前列地尔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on 41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ZHANG Zhen-yi,LI Xiao-hang,SHAO Fen,HUANG De-bin,LUO Ya-heng,LIN Li-ping.The Third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41001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on diabetic foot.Methods 81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07 to February, 2010,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inkgo leaf extract and dipyridamole injection was given to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reatment,alprostadil was used to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rate of clinical efficacy in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5.3573,P<0.05).Conclusion Alprostadil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ases with diabetic foot,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is significant,and the therapy is safe.【Key words】Diabetic foot; Alprostadil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由于长期在高血糖的影响下,糖尿病患者下肢发生血管硬化、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发生血栓,导致下肢血管发生闭塞,末梢神经损伤,从而导致下肢发生组织病变,处于远端部位的足容易发生水肿、腐烂、坏死等。
本文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观察其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2月~2010年2月糖尿病足患者81例。
以上患者符合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
糖尿病足诊断符合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DF顾问组发布的诊断标准[2]。
同时排除其他非糖尿病原因导致的下肢感觉功能异常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已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孕妇或妊娠期患者、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对试验药物过敏患者、不愿意参加本试验患者。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3±7.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6.2±2.4)年;根据Wagner糖尿病足病情分级:其中Ⅰ级16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4例。
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6±8.1)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6.4±1.9)年;根据Wagner糖尿病足病情分级[3]:其中Ⅰ级15例,Ⅱ级17例,Ⅲ级5例,Ⅳ级3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足病情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控制、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根据糖尿病足创面情况和患者足部分泌物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有效抗生素抗感染,采用络合碘对伤口周围进行清洗,给予雷夫诺尔纱条湿敷,每天进行换药,有脓肿患者进行引流,清除脓性分泌物,逐步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使用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冲洗。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5~10 μ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 5%木糖醇注射液(或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足部改善情况。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病情分级下降情况、创面愈合情况和自觉症状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患者病情分级下降2个级别,或创面愈合率超过80%以上,自觉症状如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等消失或者表现不明显,为显效;患者病情分级治疗后下降1个级别,患者创面愈合40%~80%,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或者病情分级升高1个级别,组织坏死加重,或者创面愈合小于40%,自觉症状没有改善或者较治疗前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n,%)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 两组患者转诊手术和截肢(趾)情况比较对照组转诊手术9例,转诊手术率为22.5%;观察组转诊手术2例,转诊手术率为4.9%,两组转诊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截肢(趾)9例,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截肢(趾)2例,发生率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
3 讨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
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5]。
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糖尿病足主要是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较差,在长期高血压糖作用下,患者微血管发生病变,使血管发生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从而引起足部神经细胞发生缺血,导致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发生损伤,主要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发生感染等。
其发生机制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相似,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供应神经营养的血管发生阻塞,导致神经细胞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糖化血红蛋白高,红细胞携氧能力差,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血管硬化、变脆、增厚,红细胞变形的能力下降,血液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导致血管炎症,以上诸多原因,会导致血管形成血栓,造成血管产生闭塞现象,导致血液供给严重缺失,足的局部组织营养不良[6]。
由于血管损伤和闭塞,还会导致局部神经组织损伤,引起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运动、感觉减弱,由于深感觉消失和关节运动反射障碍,使患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有些关节负荷过度,失去了对多次重复创伤的保护性作用,所以容易导致损伤,发生感染的机率增加。
前列地尔又称前列腺素E1(PGE1)。
PGE1是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前列地尔能够改善血液动力学,能够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内cAMP含量,发挥其扩张血管作用,有效地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前列地尔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小板粘附聚集有抑制作用,降低血小板对血栓素A2的反应性,抑制其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促进血栓周围已活化的血小板逆转,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前列地尔能够激活脂蛋白酶及促进甘油三酯水解,降低血脂和血粘度;前列地尔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性物质(t-PA),对血栓有溶解作用;前列地尔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游离的钙离子增加;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有抑制作用,从而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改善微循环。
有研究认为,采用静脉和局部涂敷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黏滞度,从而有效地使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进而改善糖代谢并可通过全身和局部作用,起到消炎止痛,改善末梢微循环的作用,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增加组织灌流量,改善患者的皮肤营养,促进创面愈合。
在本文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截肢(趾)率明显减少,说明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预后,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摘登.新医学,2010,41(3):208-210.[2]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DF顾问组.2007糖尿病足处置和预防实用指南.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1):63-65.[3]姜博, 孙昱, 程凯亮.糖尿病足病影像诊断及介入干预.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5): 722-723.[4]袁群.糖尿病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12(15):6-7.[5]罗予晓.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0,6(4): 47-48.[6]张熙洋,蒋丕萍.前列地尔联合康复新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8, 3(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