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滑轮课件
4、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物体,物体 与桌面的摩擦力为40N,匀速拉动物体(摩擦及 滑轮重不计)水平拉力应为( B ) A 200N B 20N C 140N D 40N
5、用不同机械将同样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 和滑轮重,拉力F最小的是( C )
6. 如图所示,物重 100N ,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 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一、定滑轮的特点 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可以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的特点 轴运动、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 作用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的特点 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省 力情况:F=G/n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请标出杠杆五要素
动 力
(
力 的 作 用 线
)
( 力 的 作 用 线
)
支点
o
阻力臂
动力臂
阻 力
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 乘以阻力臂
F1
• F1×L1=F2×L2
或 F1
F2
L2 = L1
F2
L1
即 L1>L2 则 F1<F2
L1<L2 则 F1>F2
L2O
示意图
即动力和阻力的 大小是相同的。
定滑轮的杠杆原理
L2 L1
O L2 O
F2
F1
F2
L1=L2
L1=L2
特征:
1、绳子的一端被固 定,滑轮的轴随物体一 起运动。
F1
o
2、不能改变作用力方向。
F2 示意图
3、能省力、省一半的力。 由于阻力随滑轮一起移 动,所以滑轮受到的重 力也是一部分阻力。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
复习提问
• 什么叫杠杆? • 什么是杠杆的支点、动力、阻 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 是什么?
F2
杠杆的五要素:
支 动 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解:F=
G — 2
=50N
中考连接
.如图所示,用滑轮 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 升2m,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所施加的拉力F=_______N 300 , 6 m 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_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
速提升物体A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5.4 N,如果不计滑轮重和 摩擦,物体A的重力为 16.2 N。
省力杠杆
F1 F1
O
L1
O
L2
F2 F2
L1 =2L2
特征:
1、由几个滑轮用不同 方式组合起来使用的 叫滑轮组;
滑轮组至少需2 个滑 轮才能称做滑轮组。
2、可以有定滑轮和动 滑轮混合,也可以全 部是动滑轮; 3、既可以改变作用力 的方向,又可以省力。 4、省力情况:有几 根绳子在承担阻力, 那么,动力就是阻力 的几分之一。(不计 滑轮重力和摩擦阻 力)。
• F1×L1=F2×L2 分 类
不 等 臂 杠 杆 省力杠杆
(F1<F2)
特 点
省力费距离
( L1<L2 )
( L1>L2 )
实例
羊角锤 理发剪刀
费力杠杆 (F1>F2 )
费力省距离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等臂杠杆
( F1=F2 )
( L1=L2)
天平
起重设备上的滑轮
特征:
1、轴固定不动
o
F1
F2
2、可 以改变作 用力的方向,但 不省力。
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S=nh 注(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h:物体上升的距离)
2、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动滑轮上有 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 物重的几分之几。
滑轮组 F拉=(1/n)G物 = G物/n 注(n: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 h:物体上升的距离)
• 1、利用定滑轮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时,若 所用拉力的方向如图2所示,则F1.F2和F3 的大小关系是( A ) • A.Fl = F2 = F3 • B.Fl < F2 < F3 • C.Fl > F2 > F3 • D.Fl > F2 = F3
h
物体升高h相当于绳 子少了3h,则绳子端 在相等的时间移动的 距离为3h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判断依据: 一条规律: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 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 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 向外
当绳子段数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动滑轮上; 当绳子段数为偶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匀速)
物体上 绳端(拉力 物重 大小 方向 升距离h 作用点)移 G物 G 滑轮 (cm) 动距离s (cm) 拉力F
与动滑 轮相连 的绳子 段数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
以改变作用力的方向,但费n倍距
实验结论:
1、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作 用力的方向,但费n倍距离。
•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 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则该同学所用拉 力F的可能值是 (D) • A.20N B.25N • C.30N D.32N
3、如图1所示是滑轮的两种用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