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法规标准适用性评价表

法律法规标准适用性评价表

适合
6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2009.5.1
第二条、二十三至二十八条、三十一、三十八、三十九条、六十一至六十四条、九十九条
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登记;定期检测;特种设备的维修保养。
适合
7
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国务院令第586号
2011.1.1
第四、十条、十四至十八条、三十、三十三条
2009.5.1
第二、五、十六、十九、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九、四十一条
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职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通畅;居住场所安全;防火防爆要求。
适合
4
《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
1995.1.1
第三、四、八、十五、十七、十九条、二十五、五十六、三十六、四十条、五十三至五十六条、五十八、六十五、七十、七十三条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劳动防护用品;健康检查;特种作业资格;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制度。
适合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2007.6.1
第三、四、九条、十三至十六条、二十五、三十条
事故等级;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适用性评价表
序号
名称
实施时间
适用的条款
适用的制度及相关内容
结论
识别人员
识别时间
1
《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2014.12.01
第三、四、五条、十七至二十四条、二十八至三十条、三十四条、三十六条、三十七条
岗位责任制;安全投入保障;劳动防护用品;培训教育;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操作规程;“三同时”制度;安全标志;设备设施检维修;危险告知;安全协议;工伤保险;职工权利义务。应急预案:事故管理。
2002.5.1
第二、四、九、十二条、十七至十九条
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分类;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内容;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适合
25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2012年修订)》公安部令第121号
2012.11.1
第三、四、三十一、四十一、四十四条
火灾事故调查的任务是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火灾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及时、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火灾事故的认定。
适合
1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
2008.2.1
第三、四条、七至十一条、十三、十四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排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隐患治理措施计划。
适合
1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
2009.5.1
2010.7.19
第3、4、5、6、13、17条
“三违”行为管理制度;企业领导轮流现场带班制度;“三同时”管理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强欢职工安全培训。完善企业应急预案。
适合
28
《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
2011.5.3
第一:(一)、(二)、(三)、(四)二:(一)、(二)
适合
34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2009.8.1
第4、5条
保护接地的形式:TN-S、TN-C、TN-C-S、TT、IT等系统。
适合
3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1996.2.1
第4.1~4.7、5.3.3、6.6~6.9、8.1、8.4、9.2、9.3、10.3、11.1、11.2条
制定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和制度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技术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绝“三违”。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专业技术装备水平,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改进现场作业条件。
适合
29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
2012.4.28
1996.2.1
第5.1、5.3、5.4、5.9、5.10、5.12~5.14、6.1~6.3、6.10、6.11条
消防标志设置原则;“紧急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通往紧急出口的方向。“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不急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型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
适合
2
《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修订)》主席令第52号
2011.12.31
三至七条、十五、十六、十八条、二十一至三十条、三十三至三十七条、四十条
工伤保险;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档案;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健康监护档案;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适合
3
《消防法(2008年修订)》主席令第6号
适合
23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4号
2012.3.1
第十九、二十、二十八条
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所需经费;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的考核的原则。
适合
24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5号
第四至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的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员工。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
适合
30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6号
2006.11.1
第三、四、八、十、十一、十三至十五条、十七至二十三条、二十七、二十八、三十、四十五、四十七条
适合
26
《工伤认定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8号
2011.1.1
第三、六、八、十二、十三条
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适合
27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适合
32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1651-2008
2009.10.1
第4、5、6、7、8条
个体防护装备类别及主要危险特征、性能、选用、判废;防护装备使用期限。
适合Βιβλιοθήκη 3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2008.12.1
第4、6、7、10条
用电安全管路制度;用电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安全培训;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适合
18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0号
2010.7.1
第二至五条、九、十九、二十一条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
适合
19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令第36号
2011.2.1
第三、四、七至九条、十一至十三条、十八、二十二至二十四条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安全专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竣工验收。
适合
2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技术总局令第140号
2011.7.1
第二、十、十一、十五、十七条、二十至二十二条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跨地区从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可以向从业所在地的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第五、七至十条、二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条
应急预案编制;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
适合
13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3号
2009.9.1
第四、八至十六条、十八、十九至二十一条、二十五至二十八条、三十、三十八、三十九条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警示标志;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职业危害告知。
消防管理制度、每年11月为全省消防安全宣传月,11月9日为全省消防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和消防登高场地。
2012.6.1
第三、九、十六条、二十三至二十五条、二十八至三十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适合
17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7号
2009.11.1
第三、五、七、八条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遇到的危害。
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适合
8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
2004.12.1
第六至九条、第十一条
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用人订立劳动合同;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
适合
9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