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芭蕾舞学习: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芭蕾舞学习: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芭蕾舞学习:交响芭蕾的艺术特征
交响芭蕾舞在实行构思、安排舞剧(舞蹈)结构日悭持从音乐出发,而戏剧芭蕾舞则以戏剧(故事)情节为根本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舞剧是
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包括舞蹈、音乐、戏剧、文学、美术等。

其中
舞蹈与音乐、戏剧关系最为密切。

戏剧芭蕾舞过度“倒向”戏剧一面。

即使像扎哈洛夫和拉甫罗夫斯基这样一些大名鼎鼎的戏剧芭蕾舞大师
在创作排练《巴赫奇萨拉依泪泉》和《罗米欧与朱丽叶》’(两剧均被
称为戏剧芭蕾舞经典之作)时,都特邀话剧导演作艺术指导。

他们忽视
了音乐,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导致舞蹈语言生活化、贫乏化、简单化、公式化。

他们往往把舞剧中戏剧矛盾的冲突和发展
用哑剧手 )法加以处理,所以又出现了哑剧成分过重的问题。

因为他
们过度强调和追求所谓的“生活真实”,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反映生活
表面化,甚至堕入自然主义的泥坑。

戏剧芭蕾舞虽然在一个特定的历
史时期内以前起过推动舞剧艺术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因为无法克服
它本身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潜在的矛盾而最终陷入严重的危机并日趋
衰落,即使在创作思想较保守的苏联,戏剧芭蕾舞也几乎成了一个贬
义词。

交响芭蕾舞认真总结了戏剧芭蕾成功与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了戏剧芭蕾舞之精华,如增强了舞剧戏剧结构的完
整性,加深了舞剧的思想内容,扩大了题材范围,沟通芭蕾舞艺术与
现代生活的联系,广泛地普及芭蕾艺术等。

新一代交响芭蕾舞大师格
里戈罗维奇、别里斯基、维诺格拉多夫等正是在戏剧芭蕾舞以上成就
的基础上展开了新的探索。

他们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陕复音乐、
特别是舞蹈在舞剧中的主导地位。

无论是交响乐还是舞剧音乐本身都
有它们自己内在的戏剧结构。

音乐不但表现人物的个陛和情感以及人
物所处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体现事态发展和人物行为的情感氛围,同
时也通过诸如各种主题的贯穿、展开、变形、交叉、对比等手法揭示
出其内在矛盾冲突的发展。

音乐的这种戏剧结构也正是交响舞剧(舞蹈)结构的基础。

编( )导必须较严格地按音乐的结构实行构思,安排剧情
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然后通过舞蹈语言与舞蹈形象来体现交响乐或舞
剧音乐的戏剧结构。

所以说交响舞剧的结构是音乐——舞蹈结构,音
乐是它的基础和出发点。

举例加以说明。

我们知道交响乐第一乐章一般都是奏鸣曲式,也
能够说交响曲实际上是一部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

这是因为奏鸣
曲式和其他器乐曲式比较起来更能多方面揭示复杂深刻的戏剧性内容。

我们在教授交响编舞法时也把奏鸣曲式作为一个学习单元。

学会编奏
鸣曲式的编导便能够实行交响舞剧的创作。

奏鸣曲式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在呈
示部前面能够有引子,而在再现部后有时有尾声。

呈示部中一般有两
个先后单独呈示而具有对比性的主题即主部和副部。

在展开部这两个
主题发展交叉形成矛盾冲突,富有强烈的戏剧性。

到了再现部主部仍
在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使副部在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
调性统一。

很显然,每个稍懂音乐并尊重音乐的舞剧编导都不能对奏
鸣曲式如此严密的戏剧结构置之不理。

他必须在呈( )示部根据主部和
副部安排两个相互对比或相互冲突的舞蹈主题,然后在展开部让这两
个主题交叉冲突,形成某种戏剧性,最后在再现部把两个舞蹈主题归
纳起采,便各得其所。

这也是我们舞剧中经常遵循的起承转合的规律。

能够说根据奏鸣曲式(也叫奏鸣曲快板)编的舞蹈是一个大型舞剧的雏形。

由此可见音乐结构对舞剧(舞蹈)结构有着何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