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幕墙门窗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幕墙门窗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按规定加设防腐垫片,并且防腐垫片材质要符合设计规定
12
插芯长度不够
下料错误
闭口型材插芯长度不小于250㎜,开口型材按设计要求下料,钢龙骨插芯长度不小于400㎜
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检验。
因材料丢失,施工队不想补料,将插芯锯断,质量意识淡薄,
13
钢插芯与钢立柱上下焊接,失去伸缩作用
施工人员图省事,对此问题不重视,质量意识淡薄
在开槽加工时加软垫以防止磕碰;
石材缝中的螺母稳固石材不取出或取出破坏石材边角;
采用硬质木块做垫块,干挂胶固化后及时取出
4
石材存在色差、暗裂、色斑/色线等缺陷
石材进场时未仔细验收,且在安装前,未进行排板;
加强对石材供应商的管理,明确其加工顺序及其选板过程要求,在厂家排好版,对石材的进场验收工作,剔除超过规范要求的板材;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低;现场检查不到位
交底时应明确将胀栓孔位距结构边缘的距离控制在≥5㎝,即锚栓应在梁、板、柱的外排主筋的内侧,防止砼崩边;
4
后补埋件用锚栓外露长度 不符合要求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低;现场检查不到位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及锚栓的使用说明打孔,且在钻孔设备上做出标记,以防止孔打深或打浅;对打孔质量全面检查并记录
3
次龙骨焊接(栓接)不水平
未在主龙骨上按分格做标记,或放线错误或主龙骨标高误差;交底不清楚,现场检查不到位,未做样板
大面积安装前做样板,安装前做好技术交底,主龙骨安装完成后应根据龙骨分格在主龙骨上做标记,并且在次龙骨安装前应进行校核,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
4
次龙骨间距和标高不满足要求
放线不准,检查不到位
7
焊接长度和焊角尺寸不符合要求
不按图纸施工或图纸未做规定
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焊接,图纸未做要求时与设计沟通解决
工人技术水平差
选用有证的工人进行焊接操作,正式焊接前采用样板通过制
8
焊渣不敲干净就做防腐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质量意识不高,检查不到位
所有焊接部位均应敲净焊渣漏出金属光泽后,焊口满刷防锈漆,项目部加强检验力度
插芯与立柱安装按图施工,并避免失去伸缩作用,尤其是在避雷安装过程中。
14
转接件螺栓未拧紧
操作人员遗漏
安排专人进行检查
15
铝龙骨组装时用镀锌螺钉交底不位,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施工前作好技术交底,按规范要求采用不锈钢螺钉或不锈钢自攻钉
16
横梁翘尾巴
螺栓孔径大于螺栓直径
角码以及立柱打孔时要与螺栓相配套。或在角码处加钉固定,或降低后孔标高
结构钢筋位置影响
施工前作好样板,螺栓孔如果和结构钢筋打架,可建议设计调整埋板位置;废孔用砂浆填实
8
后补埋板螺栓孔不垂直砼面、化学螺栓螺栓孔不清孔或清孔不干净,化学螺栓植入砼内未固化前受扰动,螺母未拧紧
技术交底不细、没有针对性、交底不到位,现场检查不到位,工人遗漏,检查不到位
交底中要明确规定,项目部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并记录(结构问题必须100%检查),施工前作好样板并且有检查改进记录。
5
石材开槽过宽或距板边距离过小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低;
安装前,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要求石材开槽宽度控制在6~7㎜之间;
挂线安装,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
5
次龙骨用电焊打眼,且不做防腐处理
交底不到位,工人偷工减料
按规范要求应将钢材表面做防腐处理,交底到位,严禁采用电焊吹眼,钢龙骨焊接完毕后必须敲除焊渣。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巡检及施工队报验时进行抽检。
6
钢龙骨焊接中防锈漆刷不到位,镀锌层破坏后不防腐处理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项目部及施工队意识不高,检查不到位
5
植入锚栓不是旋转进去,而是直接敲击进去
未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安装,过程中加强检查螺杆头是否有敲击痕迹
6
补强钢板与后补埋板间焊接不牢
交底不到位;工人质量意识低
焊接人员要求有特殊工种上岗证,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考核,以控制其焊接质量。项目部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要明确焊缝要求,据此进行检查。
7
后补埋板位置结构打孔过多
17
横梁与立柱间所用橡胶垫片,打胶后胶变色
垫片材质不符合要求,
可以取消此橡胶垫片而代之以间隙打胶,或缩小橡胶垫片只在横梁角码处垫置或用其他材料代替
三石材幕墙
1
背栓松动不牢;
钻孔大或背栓上的垫片脱落
按照设计及幕墙系统本身的要求选用合理的钻头,在钻孔过程中要注意钻头的更换,并且对背栓孔使用专用工具测量。做好交底检查工作
预埋件固定不牢固,浇筑砼时跑位;
2
后补埋件与结构接触不紧密
结构面不平整;
后补埋件与结构之间的间隙可用与结构砼同标号的细石砼或砂浆填塞密实,也可以使用钢板垫平,钢板与埋板点焊,间隙用细石砼或砂浆填实,局部可以采取剔凿。
3
后补埋件用锚栓距结构边缘小于5cm
结构偏差
后补埋件一侧加补强钢板,并与原钢板焊接连接;
幕墙、门窗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种类
序号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一、预埋件(后补埋件)
1
预埋件偏位
土建结构偏差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复核土建结构尺寸,对于偏差大的部位应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处理
预埋件放置时位置错误;
预埋件安放前应在已经固定好的模板上按图纸分格做出埋件位置标记,底埋可用铁钉固定在模板上,侧埋可用钢丝将埋件绑扎在钢筋上或用电焊点结在梁板钢筋的箍筋上,且合模前对埋件位置进行复查。
2
石材背栓有漏挂的现象
交底不详细,背栓挂件与竖龙骨矛盾处方案不明确,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差。
过程中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3
石材缺棱掉角;
石材进场未验收或验收走过场
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严格验收
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受到硬物的磕碰;
石材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
石材开槽加工时不加软垫且石材未清理就安装;
9
焊缝外观质量差
焊工技术水平低
焊工应持证上岗,选用技术好的工人进行施焊
10
铝合金幕墙横梁与立柱接缝大
立柱分格大
对龙骨分格应进行严格验收,实测实量;
横梁短,半成品/工序验收不仔细
严把进场材料质量验收关,工序应严格按规范允许偏差项目验收
11
不同金属材料(钢角码与铝立柱)接触部位无防腐垫片
施工人员偷工减料,检查不到位
二、龙骨
1
主龙骨位置偏差,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放线不准;工人随意施工,质量意识差;现场检查不到位;交底不清楚
龙骨安装应按图纸挂线,并进行复核后再进行施工;
对施工队的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把关,做好龙骨安装技术交底,明确允许偏差范围。安装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过程中加大检查力度
2
龙骨竖框的垂直度、横梁的水平度偏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