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2课_法国大革命(中华书局版九上)课件
第12课_法国大革命(中华书局版九上)课件
巩固练习:
1、法国革命前夕,属于第三等级的有( B) (1)贵族 (2)工人 (3)高级教士 (4)资产阶级 (5)城市平民 (6)农民 A、(1)(2)(3)(4) B、(2)(4)(5)(6) C、(3)(4)(5)(6) D、(2)(3)(4)(6) 2、下列不属于国民公会的决议的一项是( C ) A、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审判国王,处死路易十六 C、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D、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戎马一生的拿 破仑
初露锋芒 政变夺权 “黄袍”加身 颁布《法典》 对外征战 远征失败 被迫下台
1789——— 1792 —— 1793——1794— 1799——1804— 1814 — 三 国 制 立 国 帝 督 执 级 民 宪 法 民 国 政 政 会 议 会 议 公 政 府 府 议 会 议 会 会 府 君 主 立 宪 派 吉 伦 特 派 雅 各 宾 派 热 月 党 拿 破 伦
3、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上台后,所清除的雅各宾 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是指( C ) (1)共和国的称号 (2)限价法令 (3)土地法令 (4)《惩治嫌疑犯条例》 A、(1)(2)(3)(4) B、(2)(3)(4) C、(2)(4) D、(1)(2)(4)
4、法国“雾月政变”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C ) A、督政府软弱腐败 B、拿破仑有较高威望 C、混乱中的法国需要独裁者稳定秩序 D、法国面临外国军事进攻的严重威胁
(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措施: 改造旧制度
发布《人权宣言》
颁布宪法 对外战争
4、君主立宪派统治 ①措施:颁布《人权宣言》
二 、大革命的经过
②《人权宣言》:
内容:强调人权、法治和不 可侵犯的私有财产权 评价: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的纲领性文件。 进步性: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建立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局限性:只能维护资产阶级 的利益。
二 、大革命的经过
第一阶段: 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开始) 通过《人权宣言》
进程
第二阶段: 建立共和国(1792) (发展)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
第三阶段: 巴黎人民起义(1793) (高潮) 雅各宾派掌权(1793-1794) (措施、评价)
二 、大革命的经过
4、君主立宪派统治
这是哪国的建筑?是纪念什么事而修建的?
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 波拿巴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翌年2月12 日拿破仑· 波拿巴下令建此凯旋门以炫耀自己的军功。同年八月,按照著名建筑 师夏尔格兰的设计开始破土动工。但中间时停时建,断断续续经过了整整30年, 才于1836年7月29日举行了落成典礼。
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8月颁布《人权宣言》—— 1792年9月成立共和国——1793年1月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3年7月雅各宾派专政——1794年热月政变
重要 文献
文献:《人权宣言》《法典》 意义: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典范 资产阶级革命 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二.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
1.雾月政变----1799(成立执 政府,夺权) 2.第一帝国的建立 ----1804年
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 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
3、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
目的: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
经济上:改革财政 ;创办法兰
西 银行;鼓励工商业 法制上:颁布《民法典》这是 资产阶级最早的一部民法典, 清除了封建法规,确立了资本 主义的立法规范
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 要当权者。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 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 的称号。 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 力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 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20人未经审 判即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6岁。
7、大革命结束标志:热月政变(1794)
推翻了雅各宾派专政。
第12课 法国大革命
学习目标: 1、识记法国大革命开始与进入高 潮的标志、被处死的国王、意义。说出《人权宣言》 的内容。(重点) 2、评价拿破仑。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时间 领阶 经过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1814年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C
D
7、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又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实质变化 的是( ) A、阶级基础 B、国家政体 C、内外政策 D、与人民关系
A
8、在下列时期中与1689年英国政体相仿的法国政权存在于 ( ) A、1788——1789年 B、1789——1792年 B C、1792——1793年 D、1793——1794年 9、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积极参与组织反法同盟的根本 原因是( ) A、削弱法国革命中激进思想对英国人民的影响 B B、削弱法国以便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斗争中保持优势 C、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 D、英国和法国在宗教信仰方面有重大分歧 10、在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开始反封建斗争时的相同形式是 ( ) A、抵制征税 B、武装斗争 C C、议会斗争 D、对外扩张
性质 结果 影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 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一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根本原因: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 国 的 封 建 等 级 制 度
第一等 级是教士 第二等级是贵族
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 城市平民、资产阶级
( 左 图 : 处 死 路 易 十 六 ) 评价: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君主专 制。但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6、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1793年)
革命高潮:雅各宾派专政(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措施: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颁布全面限价法令 镇压反革命 取得对外战争胜利 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
4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防御:战果辉煌,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击败了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国, 解除了法国外来的威胁。
转向领土扩张,对外侵略 战争性质变化
5、结局: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亡
A 、长期战争、经济困难、人民灾难深重 B 、入侵西班牙受困入侵俄国大败 C 、覆亡:1812年两次战败 D 、波旁王朝复辟(1814)
核心提示:1789年7月 14日巴黎人们攻占巴士 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 的标志,7月14日也成 为法国的国庆日。
3、开始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 14日(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
点拨: 到18世纪末 期,巴士底狱成了关押 政治犯的监狱,凡是胆 敢反对封建制度等的著 名人物,都被监禁在此, 因此巴士底狱又是法国 专制王朝的象征。
科教: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
和技术教育
《拿破仑法典》
1804—1810年,拿破仑制定 和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 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 最著名的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 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 典》。 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 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5、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法国大革命中的历史事件( ) (1)《人权宣言》的颁布 (2)瓦尔密大捷 (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4)雅各宾派上台 A、(1)(3)(2)(4) B、(1)(4)(3)(2) C、(1)(2)(3)(4) D、(3)(2)(1)(4) 6、下列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吉伦特派掌权是革命的深入时期 B、雅各宾派专政是革命的高潮时期 C、热月党人执政是革命的调整时期 D、拿破仑的统治是革命的倒退时期 )
【误区】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机构是议 会。
【提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议会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大陆会议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制宪会议
5、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1792年)
推翻君主制: 国王被杀, 建立共和国
吉伦特派统治(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
措施:召开国民公会、成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热月党人和督政府的统治(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
A.淸除雅各宾派的激进措施 B.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资 派产阶级共和制.防止封建复辟
三、大革命的意义
1、国内:规模大,结束了一千多年的封建制 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三次起义显示了 人民的伟大力量。
2、国际: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为 各国树立了榜样。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法 国 阶 级 矛 盾 尖 锐
封建地主阶级 压 迫 工人 农民
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封建等级制度 束缚 资本主义发展反 抗城贫民资产阶级矛盾
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一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路易十 六召开 三级会 议
法国三级会议会场
法 国 国 王 路 易 十 六 和 王 后 像
6、评价拿破仑
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 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祸首,是一位暴君;有 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 · · · ·这些说法有道理吗?你是怎 样认为的?
(1)1799年 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开始 统治法国;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著名的《法 典》——《拿破仑法典》。 (3)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法国疆域。 他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摧毁了法国的 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 害了被侵略国人民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