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课件
高中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课件
定其重心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__任__何__两__物__体___之间都存在的一种相 互吸引作用,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 ___减__弱___.地面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 面附近的一种表现.
2.电磁相互作用 (1)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__排__斥____, 异种电荷相__吸__引____. (2)磁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排斥,异 名磁极相吸引.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力的性质
物质性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只要有 力,就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存在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 相互性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
是受力物体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在研究力的时候,既要注意力的大小, 矢量性 又要注意力的方向,力的计算遵从矢量
表示方向
箭头,表示方向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如图所示,叠放的物体A、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 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是10 N,试画出这个力的图 示和示意图.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解析: (1)画力的图示: ①选定标度:此题用 2 mm 长的线段表示 2 N 的 力.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质__量___成
正比,即G=___m__g__式中G、m、g
重力的大小
的单位分别为N、kg、N/kg (2)测量:用测力计___竖__直___悬挂被
测物体且处于___静__止____状态,示数
即为其重力大小.
重力的方向 总是____竖__直__向__下___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力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2.力的图示
(1)定义: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 短表示力的__大__小____,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 ___方__向___,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___作__用__点___,线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作图法比较
步骤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1
选定标度(用某一长度表 示多少牛的力)
无需选标度
2
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 向画一线段,根据选定 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 例确定线段长度
从作用点开始沿 力的方向画一适 当长度线段即可
3
在线段的末端标出箭头,在线段末端标出
(3)相互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3.强相互作用 (1)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
成.
(2)质子之间存在斥力.
(3)强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紧密保持在一起的强 大作用力.作用范围只有 10-15 m,即原子核的 大小.距离增大时,强相互作用__急__剧__减__小___. 4.弱相互作用:发生在放射现象中,作用范围 与强相互作用相同,强度___很__小____,只有强相 互作用的 10-12.
栏目导引
②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根据 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线段上加刻度, 如图甲所示,也可以如图乙所示,从O点(用O点 代替B物体)竖直向下画一段五倍于标度(即10 mm) 的线段; ③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画力的示意图:从作用点或从B的中心处沿力 的方向画一线段,并加上箭头,表示方向,然后 标明FN=10 N即可,如图丙所示. 答案: 见解析
运算法则
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每个力对物 独立性 体的作用效果均不会因其他力的存在而
改变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且物体间的这一对 同时性 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不存在先后关系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 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世上物体间作用力有无 数个,但一定是偶数个.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B.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 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 定相同
D.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力可以是不 同性质的力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重心
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从 __效__果____上看可认为各部分所受 到的___重__力___作用集中于一点,
即为物体的重心
物体重心位 (1)物体的___形__状___ 置的决定因素 (2)物体 确定方法
(1)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 物体,重心在其___几__何__中__心__上 (2)对不规则的细棒和薄板,可 用____悬__挂__法___和___支__撑__法____确
栏目导引
解析: 从力的基本概念出发作出判断.根据力 的两个作用效果,可知选项A正确. 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选项B正确. 根据力的三要素,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 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 选项C错误.相互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选项D错误.可见,正确选项为A、B. 答案: AB 【反思领悟】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说明了力不能脱离物体而 存在,另一方面说明了力的相互性,一个物体既 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
法,叫做力的图示. (2)力的示意图:只需画出力的__作__用__点____和 ___方__向___,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二、重力
(1)由于___地__球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
重力的产生 到的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地__球____
工具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栏目导引
1-1
在世界壮汉大赛上有拉汽车前 进的一项比赛,某壮汉通过绳 索拉汽车运动.则汽车所受拉 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 是( )
A.壮汉、汽车
B.壮汉、绳索
C.绳索、汽车
D.汽车、绳索
解析: 绳索与汽车相连,汽车所受拉力的施力物
体是绳索,受力物体是汽车,C项对.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