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敬畏、三个越是、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是什么?“三个敬畏”,即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三个越是”,越是形势严峻、任务繁重,越要抓好安全工作;越是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越是要狠抓安全生产毫不放松;越是大集团、大公司、现代化矿井,越是要狠抓安全生产;“三个不能过高估计”,即决不能过高估计安全生产形势,决不能过高估计大家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决不能过高估计当前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2、发生火灾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开启门窗?答:房间门窗紧闭时,空气不流畅,室内供氧不足,因此,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被打开,新鲜空气大量涌入,火势迅速发展;同时大量烟气涌入,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而死亡。
同时,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火焰就会向外窜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
3、火场逃生的方法有:(1)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逃生;(2)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3)自制器材逃生;(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5)互救逃生;(6)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4、焦煤集团安全八个理念”:A“底线思维”理念,B“以人为本”理念,C“安全短板”理念,D“细节决定成败”理念,E“隐患就是事故”理念,F“动态达标”理念,G“安全是管出来的”理念,H“安全可控、事故可防”理念。
5、什么是海恩法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6、安全生产的“七不操作”有哪些?(1)未经安全培训,未经学习规程措施,不自己操作;(2)不符合规程和技术规范不操作;(3)设备安全装置不好的不操作;(4)能力不足没把握不操作;(5)情绪不稳定不操作;(6)未休息好,精力不充沛不操作;(7)安全措施不落实不操作。
7、“四不伤害”是指什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8、职业病是指什么?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10、生产系统交接班时要做到的“五交清”是指什么?(1)交清生产完成情况;(2)交清生产动态;(3)交清安全生产情况;(4)交清上级精神或指示的贯彻落实情况;(5)交清当班未完成的生产计划或检修项目。
1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有哪些?(1)将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解衣服和排除口中、鼻中杂物,并注意保暖和保持抢救场所清静,不要将火种带入现场。
(2)对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者,可直接送附近医院急救。
(3)对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严重中毒者,应迅速请医务人员现场救治,然后由医务人员陪同,送往医院急救。
(4)对已停止呼吸者,应在通知医院的同时,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或使用苏生器急救,中毒者在恢复知觉前,不要用急救车送往较远的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要有有效的急救措施,并伴有医务人员护送。
(5)有条件者,应将中毒者送往设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6)急救中毒者的同时,派人排除漏气事故。
1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及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还有部分稀释氧和冷却作用。
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适当距离后,先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拔去保险,压下压把,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
另外还可用旋转法。
开启干粉灭火棒时,左手握住其中部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右手拔掉保险卡,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旋钮,打开贮气瓶,滞时1秒-4秒,干粉便会喷出灭火。
13、安全色国家标准GB2893-82(安全色)中规定了采用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黑白两种颜色为对比色。
这几种颜色所表达的信息如下:(1)红色,红色很醒目,不易被尘雾所散射。
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如交通禁令标志、仪表刻度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条带及文字、危险信号旗等。
(2)蓝色,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如红色,但及白色相配合使用效果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指令标志的颜色,即必须遵守的规定。
(3)黄色,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
黄色及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被选用警告色。
(4)绿色,绿色的视认性和注目性虽然不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反应,所以用绿色提示安全信息。
14、从业人员的义务《安全生产法》所明确的从业人员的义务如下:(1)自律遵规的义务,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要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危险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5)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
3.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素养)、安全。
5.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班组)教育。
6.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9.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骄傲。
10.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4. 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危险品15. 八懂:懂规章制度和责任;懂岗位技术的规定;懂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防火常识和规定;懂尘毒危害和治理;懂伤亡事故报告的规定。
16. 四会:会操作维护和保养;会排除故障和预防;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防火救火和报警。
19. 安全电压:对于比较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安全电压为50V以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
对于潮湿而又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为25V以下,我国则规定为12V。
对于在游泳池或其他因触电导致严重二次事故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为2.5V以下,我国无规定。
一般认为,这种环境的安全电压可采用3V。
20. 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
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诱发潜在疾病。
③影响子代健康。
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
21.可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另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工效学因素。
28.六条禁令: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30.“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31.“四查”安全管理:查领导、查思想、查隐患、查制度。
35. 施工动火“三不准”:没有用火批准单不准动火;没有防火措施不准动火;没有指定专人现场监督不准动火。
36. 防火的四项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防止火蔓延。
38.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拔去保险销。
(2)手握灭火器橡胶喷嘴,对向火焰根部。
(3)将灭火器上部手柄压下,灭火剂喷出。
(4)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
39. 起重作业“十不吊”:1、指挥信号不明或多人指挥不吊;2、超过负荷不吊;3、工作捆扎不牢不吊;4、吊物上站人不吊;5、安全装置失灵不吊;6、物件埋在地下不吊;7、照明不足不吊;8、斜拉斜吊不吊;9、物件锐角处不垫软物不吊;物体下有人不吊。
40. 烫伤的处理方法:被烫伤以后,要尽快脱离热源,然后用凉水冲患处,一般要20分钟左右,或是直到疼痛感明显降低才行。
然后包扎,并送往医院。
千万不要随意上药。
烫伤面积如果过大,要采取口服温水或静滴盐水的方法进行补水,以防脱水后静脉不险难以注射用药。
41. 触电的处理方法:如果触电,首先要迅速脱离电源,关掉电闸或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如果心跳呼吸已经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2. 中毒的处理方法:口服中毒,要喝凉水,并用手指挖舌根,马上催吐。
如口服强酸强碱,则应喝鸡蛋清或牛奶。
如果是毒气引起的中毒,必须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通畅的地方,并尽快到医院救治。
43. 安全管理“五个须知”:1、知道本单位安全重点部位;2、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3、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4、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5、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44. 安全操作规程:也称“安全技术须知”、“安全技术细则”,是企业根据生产性质、设备技术的特点,结合实际给各工种工人制定的安全操作守则。
46.电器作业“五不准”:1、非持证电工不准装接电气设备;2、任何人不准玩弄电器设备和开关;3、不准用水冲洗电气设备;4、熔断丝熔断后,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5、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47.下班离岗前“四要”:1、电闸要拉下断开;2、液流开关要关闭;3、各种用具要清点后整齐放好;4、火种要妥善处理好。
48.安全管理“九个到位”:1、领导责任到位;2、教育培训到位;3、安管人员到位;4、规章执行到位;5、技术技能到位;6、防范措施到位;7、检查力度到位;8、整改处罚到位;9、全员意识到位。
49. 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及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50. 生产要害部位:一旦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政治影响大的生产、生活和人员集中的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