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概说.ppt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概说.ppt


教学方法:在教学原则指导下,在教材编写和课 堂教学中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具体方法, 其中包括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讲解语言点的方 法,训练听、说、读、写等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 技能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子不同(1)教学路子指导教学 内容的分类和组织,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 加以落实。教学方法主要指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 训练的具体方法。(2)教学路子对教材编写、课 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的指导和规约具有统一性。教 学方法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教学需要进 行选择和创造。
认知派与经验派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古典法”,是以 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 手段,主要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19 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对语法翻译法进 行了理论上的总结,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第二语 言教学法体系。其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一切语言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 规律是共同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 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
教学法流派: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 逐渐形成的、包括其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 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 法和技巧、教学手段、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评估 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法体系。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 大学出版社2000年)按其语言教学特征,将国外 语言教学流派分为四类:认知派、经验派、人本 派和功能派。
又称“改革法”或“自然法”,19世纪末20 世纪初产生于西欧(法、德),与语法翻 译法相对,主张以口语教学为基础,按幼 儿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 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和翻译的语 言教学法。直接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 惯,语言的运用是靠感觉和记忆而不是思 维。其心理学基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认 为人的学习方式和动物一样,是刺激与反 应直接联结,否认意识在其中的作用。
教学路子:经过人工设计的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 而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途径和方式。例如, 以字为基本单位还是以词为基本单位;综合教学、 分技能教学、综合与分技能相结合。
教学路子由所教语言的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所决 定。
教学路子不同于教学原则:(1)教学路子是相关 教学原则的具体化;(2)教学原则全面反映语言 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具有普遍 意义。教学路子要经过人工设计,要更加重视针 对所教语言的特点。
教学技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 虽受教学原则、教学路子、教学方法的制 约,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体现教师个 人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例如,课堂教 学中怎样引进新的语言点,怎样板书,怎 样使用直观教具,怎样运用表情动作帮助 学生加深印象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怎样调节课堂气氛, 怎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等, 都属于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
而不是从单音、单词开始。
(5)以当代通用的语言为基本教材,学习生动的、 活的语言。
直接法的不足之处:
(1)过分强调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对成年 人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认识不足,对课堂 教学的现实也考虑不够;
(2)强调口语教学,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 不够;
(3)过分强调模仿,对人的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不够,忽视语法规则的掌握。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教育学科,从总体设 计到各个具体环节的实施,都受教育学原 理的规范和制约。
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 揭示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 机制,有助于理解外语教学法中提出的原 则和方法。
(三)历史上的语言教学流派和教学原则
教学法流派分类
听说法
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的句 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的一种外语教学 方法。
又称“句型法”、“结构法”、“耳口法”等。 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美国,早期用于训练军队人 员的外语口语,50年代推广到高校和中学的外语 教学中去。
其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第二语言 教学要从口语开始,通过掌握语言结构学会目的 语。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原文,阅读文学 名著。
语法翻译法的不足之处:
(1)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 力的训练;
(2)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3)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
法规则,不注重语义;
(4)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 培养。
直接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
授课教师:沙宗元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概说
(一)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原则:指导语言教学的法则,它反映语言规 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用以指导和 规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 等全部教学活动。 处理好6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语言教学与 文化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理论讲解与言语操 练的关系;目的语与媒介语的关系。
直接法的主要特点:
(1)目的语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直接联系,排斥母语 和翻译,采用直观手段,用目的语学习目的语, 课堂教学常用扮演角色、演戏等方式。
(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 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自动的习惯。
(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 (4)以句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整句学、整句运用,
没有好的教学技巧,再好的教材也不能吸 引学生;教学技巧也不能背离教学原则。
(二)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语言学原理
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兴替; 任何一种语言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与都与 相应的语言学理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对于形成和发展语言教学法具有重 要影响和作用; 不同心理学理论和流派对语言教学法产生 不同影响。
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言、培养阅读和写作能 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记语法规则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 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 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