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生命习俗 生育礼俗

中国传统生命习俗 生育礼俗


+ 上明玄天,光启大圣,下彰皇化,垂裕无
穷。异域占风,同见美俗。」帝手诏报曰: 凡是节日,或以天气推移,或因人事表记。 八月五日,当朕生辰,感先圣之庆灵,荷 皇天之眷命。卿等请为令节,上献嘉名。 胜地良游,清秋高兴,百谷方熟,万宝以 成。自我作古,举无越礼,朝野同欢,是 为美事。依卿来请,宜付所司。
〔资料十〕
+《
红 楼 梦 》 第 七 十 一 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贾母八十大寿)自七月上旬,送寿礼 者便络绎不绝。礼部奉旨:「钦赐金玉如意一 柄,彩缎四端,金玉杯各四件,帑银五百两。」 元春又命太监送出金寿星一尊,沈香拐一支, 伽楠珠一串,福寿香一盒,金锭一对,银锭四 对,彩缎十二匹,玉杯四只。余者自亲王驸马 以及大小文武官员家,凡所来往者,莫不有礼, 不能胜记。
清.王念孙《王文肃公遗文.李母林太孺人 寿言序》:「序寿言,非古也,始于明王 (世贞)、李(攀龙)诸集滥觞。于今称人 美者,不必知其人,受人称者,不必辨其文, 交相引重,惟谀言是尚。」
+ 清.毛奇龄
〔资料十二〕
《西河集.新安王太夫人八十寿序》: 夫天予人以德,予人以名,又不惜予人以 寿,非报之也。有德者,非寿则无以享此名, 彼窃名者,非寿则又何以自别于有德者,故 曰:「周公但居东,而新莽不终摄,则周公为 小人,而新莽终元圣也。」新安贞孝王太君 者,张之母也,氏于王,适张而孀,是时居王 者十九年,居张纔四年耳。更五十年而祔姑于 堂,抚继于室。崇祯十六年,旌曰「贞孝」, 迄于今嗣子举于乡又十年余矣。未亡人八十设 帨于堂,持觞者在前,称祝者在后,可谓幸 矣。然而犹有惜之者,以为太君之未易几此年 也。
〔资料三〕
+ 《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
左;女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 射女否。」

flickr pigheadskin Nuage fou
〔资料四〕
+ 《礼记.内则》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
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日也,妻 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 漱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 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 自房,当楣立,东面。姆先相曰:『母某敢 用时日,祇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 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 成。』遂左旋,授师。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 妻遂适寝。」
+ 《礼记.内则》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
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之。…… 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问之。」
〔资料二〕
+ 《大戴礼.保傅篇》:「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
而就宴室。……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 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太宰倚 斗而言曰:『不敢以待太子。』……周后妃任成王 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 不詈,胎教之谓也。」 + 《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第1061条:「称婚生子 女者,谓由婚姻关系受胎而生之子女。」 + 第1062条:「从子女出生日回溯第一百八十一日起 至第三百零二日止,为受胎期间。」
〔资料十三〕
+ 唐.杜甫《杜工部集.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பைடு நூலகம்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资料十四〕
+ 宋.苏辙《栾城集.张安道尚书生日》:
出入三朝望愈尊,淮阳退卧避喧烦。 崇高历遍知皆妄,风俗频迁气独存。 世事直须劳旧德,归心那复厌名藩。 赤松作伴功虽切,白发忧时义所敦。 仁比高山年自倍,秋逢生日喜盈门。 知公知命身无祷,联为生灵举寿樽。
+ 贾母因问道:「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共有
几家有围屏?」凤姐儿道:「共有十六家。有 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内中只有甄家一 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满丝床笏,一面泥金 百寿图的是头等。还有粤海将军邬家的一架玻 璃的还罢了。」贾母道:「既这么样,这两架 别动,好生搁着,我要送人。」
〔资料十一〕
+ 撰作寿序之始:
+ 毛传:「裼,褓也。瓦,纺砖也。」郑笺:「仪,善也。」
〔资料七〕
+ 生日之礼,古人所无。《颜氏家训》曰:「江南风
俗,儿生一期,为置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 刀笔,女则刀尺缄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 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 试儿。亲表聚集,因成宴会。自兹以后,二亲若在, 每至此日,常有饮食之事。无教之徒,虽已孤露, 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梁孝元 年少之时,每八月六日载诞之辰,尝设斋讲。自阮 修容薨后,此事亦绝。」是此礼起于齐、梁之间, 逮唐、宋以后,自天子至于庶人,无不崇饰此日, 开筵召客,赋诗称寿,而于昔人反本乐生之意去之 远矣。
+ 今夫卜夜游者厌朝鸡,悲短景者哀寒螀,其情
殊也。以八十年独居之孀,当此八十年春秋代 谢之久,诗曰:「夏之日,冬之夜。」以言长 也。太君亦不幸而予之贞,又予之年矣,然向 使太君者,怀此大节即下从君子,天下安知贞 孝若太君者,即不然而大节已明,不假以年, 有德不旌与旌之不久,亦安知以德得名、以名 得寿,如太君之彰且显者。夫周公诚圣,虽在 东未还,不害为圣,新莽诚伪,虽居摄不行, 不掩其伪,而天必昭然使着之如是,作德者之 必有征也,而又何疑于太君之为寿焉。
第 2 单元
+ 研究项目:待产隔离、胎教、接子礼、三月 之 名、命名的忌讳、生男生女之观念与习俗、古 人不庆生的原因、庆生礼俗的起源及演变、庆 生衍生的文体、庆生文字的忌讳 + 选读资料:《礼记.内则》、《大戴礼.保傅 篇》、《诗经.斯干》、《日知录》 + 衍生的文体:寿序、寿诗、寿词、寿联
〔资料一〕
〔资料九〕
+ 玄宗以垂拱元年( 685 )八月五日,生于东都。
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五日),以降诞之日, 大置酒张乐,宴百寮(僚)于花萼楼下。终宴, 尚书左丞相源干曜、左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 等上表曰:臣闻圣人出则日月记其初,王泽深 则风俗传其后。故少昊着流虹之感,商汤本玄 鸟之命,孟夏有佛生之供,仲春修道祖之箓, 追始乐原,其义一也。伏惟开元神武皇帝陛下, 二气合神,九龙浴圣,清明总于玉露,爽朗冠 于金天。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尝星不见之夜, 祥光照室之期。群臣相贺曰:诞圣之辰也,焉 可不以为嘉节乎!
〔资料八〕
+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二十年十二月癸末
(二十五)日,其四十九岁生日庆典之际, 对「司徒长孙无忌等曰:今日吾之生日, 俗云:生日可嘉乐,于吾之情翻成感思。 君临天下,富有四海,而追求侍养,永不 可得,仲由怀负米之恨,则吾情也。因泣 下数行,群臣并皆掩泪。」可见在唐代生 日举行宴会已成惯例。
〔资料十五〕
+ 寿联举例:
〔八十双寿〕 庚婺同明,九五其福; 椿萱并茂,八千为春。
〔七十男寿〕 八千岁为春,自今伊始; 七十杖于国,从古称稀。
〔资料十六〕
+ 寿序、寿诗、寿词、寿联用字的忌讳:避免
「卒」、「死」、「崩」、「恶」等字眼
+ 寿序、寿诗、寿词、寿联书法的忌讳:如
「岁」字上部「止」改写为「山」
+ 参考论文:
王翠君《唐宋庆生礼俗研究》
+ 自我测试问题:
一、古汉族妇人生产为何须隔离? 二、汉族为何用虚岁计年? 三、古汉族为何不庆生? 四、抓周、试儿算不算庆生?
+ 比夫曲水褉亭,重阳射圃,五月彩线,七
夕粉筵,岂同年而语也!臣等不胜大愿,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自注:臣钦若 等曰:诞圣节名,始于此。)着之甲令, 布于天下,咸令宴乐,休假三日。群臣以 是日献甘露醇酎,上万岁寿酒。(自注: 臣钦若等曰:上寿自此始。)王公戚里, 进金镜绶带。士庶以丝结承露囊,更相遗 问。村杜作寿酒宴乐,名为赛白帝,报田 神。
+ 汉族庆生的时机: 整寿、非整寿、白寿、米寿、 喜寿、古稀、花甲、冥寿、为古人作冥寿、从西 俗、拒作寿(例如:程颐、孔德成、星云法师) + 汉族庆生的活动: 布置寿屏、悬挂寿星图、悬 挂百寿图、悬挂寿联、吃寿面、吃寿桃、从西俗
+ 衍生的文体: 寿序 ( 始于明 人 ) 、 寿诗寿词 (始于唐,盛于宋)、寿联(盛于清) + 衍生的文物:寿屏、寿星图、百寿图、鸠杖
〔资料五〕
+ 《礼记.曲礼上》:「 凡名子,不以国,不
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
〔资料六〕
+ 《诗经.斯干》第六至第九章: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 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 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