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现状
潍坊一中高69级21班于泽洋水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以及维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多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包括构成生物体,工农业生产,生态调节,能源利用等,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但供人使用的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的 2.8%,因此淡水资源相对贫乏。
水资源虽然可以循环利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本文将就从水资源分布、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这几方面分析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28124亿m3,地下水8288亿m3,居世界第六,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水资源总量丰富,大人均占有量为25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110位,属于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水资源特点为地区、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
一、中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从时间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夏秋雨量充沛,冬春少雨,降雨集中在5-9月份,其占全年雨量的70%。
四月到五月,主要降水区为东南沿海;六月到七月,主要降水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到八月,主要降水区在华北华东地区。
二、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从空间来看,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水资源的80%,黄淮海流域水资源仅占全国8%。
从人均占有来看,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地区,人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黄淮海流域中的海滦流域,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中国水污染现状、原因及治理措施
(1)从总体来看,水资源的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水污染形式仍然严峻,污水排放持续增长,江河湖泊污染负荷早已超过其水环境的容量。
水质不断恶化,除青海、西藏外,75%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
地表饮用水源地不合格约占25%,全国尚有3亿多人饮用水不安全。
(2)造成我国水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许多企业由于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过高;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发展速度极慢;防治水污染的投资少,加之管理体制和政策上、技术上的原因,仅有的投资亦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个人和企业不重视节约用水,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积极降低排污量,导致水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由此可见,我国水污染极其严重,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首先应当贯彻水法,加强管理与监督,完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其次,保障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改革水价,限制居民过度用水;其三,根据各地的水资源时空分配特点,制定计划,制定用水定额和排污定额标准,同时加快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资源节约型企业的转型。
在全国范围内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
四、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对策
1、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工业用水方面,进一步调整工业结构和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技术,制定合理用水定额。
(2)农业用水方面,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灌溉农业、现代旱地农业。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培养耐旱高产作物。
(3)生活用水方面,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阶梯水价,将水资源市场化,制定正确的可持续经济政策。
2、科学进行水处理,实现污水资源化。
此外,从源头处控制污染物排放,尽量降低污染排放。
3、控制人口增长,缓解水资源紧缺压力,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4、合理开发水资源,合理开发地下水、江河湖泊水,完善地下水的监管网络,适当回补,保障水资源供应。
从全文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相关部门及公民应当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2015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