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基础知识
7
2015/11/4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四)
危险温度带——即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度区域,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良好操作规范》规定为10~60℃。 由于部分致病菌在5~10℃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建 议餐饮单位以5~60℃作为危险温度带 中心温度——指块状或有容器存放的液态食品或食品 原料的中心部位的温度。中心温度可用中心温度计测 量 冷藏——指为保鲜和防腐的需要,将食品置于冰点以 上较低温度条件下贮存的过程,是食品贮存最常用的 方法。冷藏温度的范围应在0℃~10℃之间 冷冻——指将食品或原料置于冰点温度以下,以保持 冰冻状态的贮存过程。冷冻温度范围应在-20℃~- 1℃之间
2015/11/4
25
二、食品中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微生物可在食品中迅速生长繁殖
营养、温度、温度、酸度、时间、氧气影响微生物在 食品中生长繁殖
2015/11/4
26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营养
大多数细菌喜欢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 物,如畜禽肉、水产、禽蛋、奶类、米饭、豆类等。 温度 每种细菌都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生长最好(5至60度); 冷冻、冷藏可使大多数细菌休眠,但不能杀死他们; 高温烧煮一定时间会杀死绝大部分细菌。 (嗜冷菌,在0至25度范围生长,最适温度是20至30度; 嗜常温菌,在20至45度范围生长,最适温度是30至37 度;嗜热菌,在45至70度范围生长,最适温度是50至 55度; )
8
2015/11/4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五)
热贮存——指在高于60℃的温度下贮存,常用 于需要随时提供的食物,如自助餐 交叉污染——指通过食品、食品加工者、食品 加工环境或工具把污染物转移到其他食品的过 程。最常见的是细菌交叉污染 清洗——指利用清水清除原料夹带的杂质和原 料、工具、设备和设施等表面的污物所采取的 操作过程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破坏、钝化或除 去有害微生物的操作过程。消毒不能完全杀灭 细菌芽胞
9
2015/11/4
食品安全基本概念(六)
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指特别适宜于细菌迅速生长、 繁殖和产毒的食品。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 食品通常具有潜在危害,尤其是PH大于4.6且水分活 性大于0.85的食品,必须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防止细菌 的生长、繁殖和产毒 常见的具有潜在危害的食品包括:
2015/11/4 21
细菌和病原菌 细菌是目前最受关注和人类对其了解较为深 入的一类微生物。 细菌可以在食物中生存和繁殖。 致病性细菌常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是导致大 多数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 常见的病原菌污染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肉毒梭菌。
2015/11/4
22
食品中的病源菌从何而来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水分 水是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基本物质之一,细菌由 80%的水构成; 在潮湿的地方细菌容易存活,用干制方法加工 的食品不易变质; 食物中细菌能够利用的水分被称为水分活性 (aw),水分活性的取值范围是0~1,致病菌 只能在水分活性高于0.85的食物中生长
2015/11/4 31
生鲜或熟制的动物性食品,如畜禽肉、禽蛋、水产海鲜、乳 及乳制品等 熟制的植物性食品,如煮熟的米饭、面食、豆腐或其他大豆 蛋白食品等 含蛋、乳类食品,如蛋糕、含乳饮品等
2015/11/4
10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及其预防控制
Pollution in food and prevention
第一节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预防 第二节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酸度 pH值是衡量食品酸碱性的指标,取值范围是0~14; 大多数食品是酸性( pH ≤7.0),少数食品为碱性(pH ≥7.0). 细菌通常不能在pH ≤ 4.6或pH ≥9.0的食品中繁殖. 氧气 有些细菌需要氧气才能繁殖(需氧菌),有些不需要(厌 养菌),有些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兼性厌氧菌);
6
2015/11/4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 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 危害 食源性疾病——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 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感染性 或中毒性疾病。其中的中毒性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 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 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 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 事故
2015/11/4
2
主要内容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 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及其预 防控制
2015/11/4
3
要点
掌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常用名词的含义和解释
2015/11/4
4
餐饮食品安全基本概念(一)
餐饮服务——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 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 餐饮服务提供者——指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餐馆——包括酒家、酒楼、酒店、饭庄等,指以中餐、西餐、日 餐、韩餐等饭菜为主要经营项目的提供者,包括火锅店、烧烤店 等。 ※特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3000㎡,或就餐 座位>1000座的餐馆。 ※大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500~≤3000㎡, 或就餐座位>250~≤1000座的餐馆。 ※中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150~≤500㎡,或 就餐座位>75~≤250座的餐馆。 ※小型餐馆:指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150㎡,或就餐座位 ≤75座的餐馆。
光线
2015/11/4
32
细菌如何生长繁殖
细菌是通过1个分裂成2个的方式快速增殖的, 这个过程被称为二分裂; 在合适的条件下,细菌只需要10~20分钟就 可以分裂一次,故一个细菌经过4~5小时就 能繁殖到数以百万计的数量。
2015/11/4
33
细菌的牙孢
细菌在缺乏营养物质和不利的环境下,可形成 芽孢; 芽孢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但对人体基本无危害; 芽孢在适合条件下,可萌发为致病的繁殖体; 能产生芽孢的致病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蜡 样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可在烹饪温度下 存活下来。
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Food Hygiene)
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志德
2015/11/4
1
知识点在考题中的分布
食品安全专业知识
初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考题:掌握占80%、 熟悉占15%、了解占5% 中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考题:掌握占70%、 熟悉占25%、了解占5% 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考题:掌握占60%、 熟悉占30%、了解占10%
2015/11/4 27
2015/11/4
28
2015/11/4
29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时间 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繁殖非常迅速; 大多数类型的细菌每10~20分钟就繁殖 一代细菌使人致病要有一定的数量; 控制好时间以防止细菌繁殖,对于预防 细菌性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2015/11/4
30
1、生的食物,尤其是畜禽肉、禽蛋、水产和蔬 菜; 2、泥土、灰尘、废弃物及其他污物; 3、受到污染的操作环境(操作台面、容器、设 施等); 4、人,如携带病原菌污染食品或不清洁的手污 染食品等; 5、动物,如宠物、害虫。
2015/11/4
23
细
菌
2015/11/4
24
细菌基本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单细胞原核型微生 物,它们形体微小,其大小一般以微米 (μm)为单位。结构简单,具有坚韧的 细胞壁和原始核质,除核糖体外无其他 细胞器。(不用显微镜无法看见)
2015/11/4
36
食品在不同温度下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 毒素所需时间
2015/11/4
37
控制细菌生长繁殖采取的措施
加入酸性物质使食品酸度增加; 加糖、盐、酒精等使食品的水分活性低; 使食物干燥以降低水分活性; 低温或高温保存食品(在危险温度外); 使食品在危险温度带滞留的时间尽可能短。 时间和温度是影响食品中细菌生长最关键的因素, 也是大部分餐饮食品中能够最常运用的控制细菌生长 繁殖的措施。
42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2015/11/4
43
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p.)***
2015/11/4
44
(三)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
1.食品中菌落总数及其食品卫生学意义
菌落总数(total plate count):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质
2015/11/4
20
第一节 生物性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害特点: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体,肉眼不 能看到,但广泛存在; 部分微生物种类才会导致食物中毒,为致 病微生物; 腐败菌很少使人致病;而一些致病微生物 并不会引起食物感官变化; 污染了致病微生物的食品是导致食物中毒 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5/11/4
38
三、食品的细菌污染
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 腊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菌、肉毒杆菌
2015/11/4
39
(一)常见的食品细菌
假单胞菌属
球菌属
2015/11/4
芽胞杆菌属
肠杆菌科
40
弧菌属
嗜盐菌 属
2015/11/4
乳杆菌 属
41
2015/11/4
20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