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英语系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个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系部,英语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以就业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联系”的长效机制,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提供优质就业服务,走出了一条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新路子,使得英语系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214人,初次就业率为93.86%,对口就业率为81.14%。
一、高度重视,健全制度,全面落实就业保障
英语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把就业工作摆在系工作的突出位置,并贯彻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为了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英语系于2010年就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为组长,落实“一把手”抓就业责
任制,教学与学生管理积极构建就业工作体制。
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会议,通报就业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制定就业工作有关政策、规定,探索新方法,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保证了我系大学生就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英语系就业工作制度汇编》,从而鼓励我系全员参与就业。
学院于2010年开始为英语系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员,全面负责英语系就业的具体工作,为其配备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
而我系在些基础上于2011年成立了英语系就业服务中心,为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系就业工作小组人员承担着联系就业单位、组织学生、就业教育的工作,领导小组详细分工,明确就业市场的开发、培养与维护工作。
我系充分落实专项经费,能够做到专款专用。
二、依托实体、创新思路,精心指导,全程开展就业教育
我系依靠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北三省的交通枢纽优势,以实现“四化”为目标,不断创新思路和措施,切实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⑴完善课程体系,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
在学院的指导下英语系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从大一就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使用辽宁教育厅统编教材《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围绕着职业规划、走向职场、自主创业三个方面授课,采取“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实习中就业指导、毕业期就业指导”等教学形式加强引导。
在坚持理论指导教育的同时,我系还依托沈阳皇朝万豪、沈阳皇冠假日、沈阳市海外旅行社、阳光瑞博教育培训学社区等沈
阳市知明企业为我系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得天独厚实习条件,每年在毕业生接受毕业生实习过程中,进行现场就业指导,不仅有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就业范围、岗位选择,如何上岗等问题讲解,还有企业工作人员引导学习岗位职责、岗位纪律等。
将毕业生指导教育贯穿学生大学全过程。
⑵全面凝聚综合力,就业指导教育全员化
为贯彻学院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我系还利用毕业生辅导员日常管理学生方便之机,从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因材施教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专业课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内容、方向、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等,教育学生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成才目标;熟悉教学管理规定和本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在专业方向、课程选择、学习方法以及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提供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关心学生身心发展,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引导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寻找就业岗位,实现成功就业。
同时,我系在2011年召开英语系首届校企业文节系列活动,定期地邀请一些与我系国际商务方向和旅游方向相关的知明企业家、社会名流进校园,利用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经验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列就业指导。
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的就业、创业理念;邀请我系往届优秀校友进校园进行讲座、座谈等形式向毕业生介绍怎样准备考研、专升本和选调生等考试。
我系还通过召开毕业生就业经验座谈会、开展毕业生及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跟踪考查、电话回访等形式,了解毕业生求职时的困惑和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毕业生离校后的工作状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有针对性地向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实际数据与社会反馈信息,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需要,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全系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⑶加强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
我系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系就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为就业总指导员订阅了教育、就业相关的刊物。
2011-2012年系就业工作人员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就业工作相关论文2篇。
申请沈阳市民生问题课题一项并以结题。
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大大的提高了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⑷搭建服务平台,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
2011-2012年英语系为了进一步完善英语系就业服务体系,一是成立专门的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就业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以学生干部为主体,以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为基础,搭建了一个为英语系毕业生进行就业服务的平台。
中心下设中心主任、办公室、市场部、宣传部、网络信息部、就业培训部、校友工作部等部门,开发建设了英语系就业企业接待室,为用人单位召开招聘会或与毕业生面试交流、签约提供了专用场所;二是搭建了毕业班QQ群、飞信等服务平台,为毕业生及时发布各项就业信息;三是提供就业政策宣传、开展咨询服务,指导服务贴近学生;四是建立毕业生信息库、制作毕业生信息手册,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特色。
切实起到了服务学生、服务学院、服务用人单位“三个服务”的良好成效。
五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按类别、专业、性别的统计工作,为学院决策和招生提供依据。
三、广开渠道,培育市场,竭尽全力服务学生
就业基地的开拓和建设是我系就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英语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宣传、推荐工作。
每年印制有学院简介、专业介绍、毕业生生源、毕业生信息手册,提前送到与我系有就业合作的用人单位。
根据我系毕业生专业分布、男女比例,就业工作人员处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搜索、电话联系、邮递资料、走访考察联络等办法在辽宁地区广泛寻求就业信息。
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邀请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毕业生,并积极发布沈阳市各类人才招聘
会信息,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2012年,英语系认真筛选引进企业46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80多个,组织大小规模不等的校园招聘会24场。
二是英语系在保持原有就业实习基地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和建立新的就业实习基地和就业见习基地。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英语系认真研究就业市场,通过积极发挥专任教师的力量,寻找与专业相关性较强且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本年度共建立实习基地11家。
英语系推行就业工作情况周报制度,每周将学生就业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详实的全员就业率、专业就业率、班级就业率等数据的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系领导班子、毕业班辅导员、班导师、就业总指导人手一份周报,人手一本所带班级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记录,对未就业或就业不满意的毕业生进行及时指导和帮扶。
领导班子根据就业动态情况召开专题工作研讨,密切关注、及时部署,确保系部就业工作的有序推进。
建立就业调查体系,坚持开展“求职意向调查”、“就业中期跟踪回访”、“用人单位意见反馈”、“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等,并形成调查报告,充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企业用人动态,将调查结果和反馈意见作为指导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要参考,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率和企业的用人满意度。
英语系在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收效,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满意率均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与英语系达成订单式培养意向的企业有2家;新开发用人单位30多家。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不但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更为今后的
就业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英语系
201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