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题答辩PPT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由于本小组成员认识的 同学有限地分布于全国部分高校,可能导致结 果的不完整性。
此外,问卷的覆盖面大都为重点大学,而一些 专科院校和职业技术类院校的数据没有收集。
一方面是缩小调查范围,例如只在金华地区更加细 致地做调查研究,使我们有时间更充裕,结论更准 确,建议更有针对性。
另一方面,关于“奥运项目的变化对高校体育课程 设置的影响”以及“奥运精神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影 响”等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研究。
地域上分为四个地区,即北京地 区、其他赛事地区(如上海、天 津等)、浙江地区、其他地区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析,个别访谈, 亲临奥运现场感受奥运氛围, 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报刊、电 视等媒介收集资料, 最后综合进行数据统计
⑴ 大 学 生 情对 奥 运 的 热
⑵
动 及 其 对 大 学 生 的 影 响
• “关于北京奥运与大学生健身的调查问卷” • 共发放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3份 • 具体结果如下:
北京地区 其他赛区 浙江地区 其他地区
地区 问卷数
有效问卷 44/50 41/50 120/12 118/12
数比例
5
5
林丹
亲临现场
• 2008年的北京书写了奥运的光荣与梦想, 使奥运之风第一次离我们如此之近!
主讲人:
与奥运同行,大学生之全民健身
社会背 景
主要过程 和内容
价值和不 足
进一步 研究
一个骄傲:
2008北京奥运会已完美落下帷幕。祥云圣火光芒四射,将奥运精神融 入到炎黄子孙的心中,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一个对比:
西方发达国家,不但竞技体育成绩优秀,全民健身活动形式多样。 在我国,资金大多只投在对运动员的培养上。
奥 运 前 后 高 校 附 近 的 体 育
活
⑶
对 全 民 健 身 的 影 响
奥 运 前 后 高 校 及 其 学
生
奥运扩大了高校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 1、2008北京奥运会对高校的大学生和全 民健身的影响是积极的
– (1)对于大学生的促进作用 – (2)奥运扩大了高校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其在
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影响力
• 我们坚信,借着这股奥运之风,中国的各 大高校终会为全民健身由大学生出发,在 神州大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个希望:
一项依托社会、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已风风火火进入进行时。
那高校和大学生呢?
北京奥运为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校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充满激情,不仅是奥运志愿者的重要组成,也是上 承儿童少年时代,下启青、中、老年时期的生理“中介”环节。
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知识、情感、意志的引导和培养,是大学体 育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任务和首要环节。
1、收集资料
①奥运前后高校举办的活动类型 ②奥运志愿者的感言 ③现场观看奥运的氛围 ④对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校体育老师的走访结果
2、设计并完成调查问卷 3、统计和分析 4、整理概括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论 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建议
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
国内部分高校在校本科生、研究 生、体育教师
• 2、但是奥运会影响的程度不大
3、奥运精神有淡化的趋势
时间范围 今日 1周
用户关注度 媒体关注度
912
325
913 ↓ -17% 344 ↓ -18%
1季度
1144↓ -68% 335 ↓ -89%表:09年3月21日的数据 “媒体和大众对奥运的关注度”
• 1、转变对体育教育的观念(确立全民健身 和终身运动的观念)
• 2、加强对体育教育的研究工作,积极培养 优秀体育人才(尤其是师范类院校)
• 3、全民健身活动要“常抓”,全民健身阵 地要“常设”
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对奥运 与全民健身的看法。
在感受奥运和爱国激情的同时,揭示出奥运会对中 国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体育健身普及工作的贡献。
为中国当代体育教育提出了一点建议,为全国各大 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参考,为深入贯彻“全 民健身”做一定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