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图文并茂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4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如果直接加铺
h=H-旧沥青层等效厚度 旧沥青层等效厚度=λ *PCI^μ*h0^(γ+1) λ=0.000034 μ=2.3564 γ=-0.4207 h0=旧沥青层厚度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1
施工中路面温度场及压实
基本性质: 冷拌冷铺的热再生混合料
是否充分利用这个性质是区别再生与再利 用的关键,是保证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关键
冷再生层摊铺HMA前的钻芯样
冷再生层摊铺HMA后的钻芯样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2
施工中路面温度场及压实
HMA摊铺前后冷再生层芯样的空隙率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9
施工中路面温度场及压实
不同于HMA的过程
冷压实过程 热压实过程
HMA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0
施工中路面温度场及压实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 实过程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基层评价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6
路面评价
厚沥青层
基层评价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7
路面评价
基本原理
基层评价
E1,h1 E2,h2
E0 Min: ∑(Dci-Dmi)^2*wi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2
路面评价
面层甄别
均匀性
决定了旧料使用的可行性、方便性和具体细节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3
路面评价
路基
土质类型 含水量 密实度
垫层
材料类型 级配 含水量
基础状况
钻芯或开挖
从含水量判断道路的排水状 况、路面结构的渗水状况
决定今后新路面结构的湿度 土质、密实度和湿度决定了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4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5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设计结果分析:OEC=4.0-5.0% 多数采用4.0%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孙立军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
再生技术 路面评价 路面结构设计 施工温度场分析 再生混合料设计 结束语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
再生技术
冷再生技术 热再生技术 现场 工厂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路基的模量 确定垫层的适用性和模量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4
路面评价
基层评价
弯沉测定
基层状况的判别是十分关键的步骤 决定基层的模量 判断基层的完好性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5
路面评价
杠杆式弯沉仪 FWD
HMA摊铺前冷再生芯样的空隙率 % 11.9 13.3 12.7 13.7 12.5 13.2 12.0 11.4 12.3
12.6(均值)
HMA摊铺后冷再生芯样的空隙率 % 9.5 9.6 9.4 10.9 9.4 10.5 8.8 9.1 8.9
9.6(均值)
空隙率减小 % 2.4 3.7 3.3 2.8 3.1 2.7 3.2 2.3 3.4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2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A B
PCI
最低可接受水平
分析期或寿命 周期
分析期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3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面层厚度(cm)
面层厚度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7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施工车辙检验
出现的车辙是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嵌挤 力和内摩阻力不足,因剪切流动而发生的破坏。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48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温度确定( 60℃ )
600
3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ESAL/E日SAL/日
20
路面评价
RI 采用迭代法即可求 出反演解
DI
基层评价 E
实测弯沉盆 DI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1
路面评价
基层完好性判别
7000 6000
基层评价
半刚性基层模量/MPa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Ⅰ(无损坏) Ⅱ(>300) Ⅲ(300)
18
路面评价
过程复杂,结果误差大
e
基层评价
(E1,E01)
(E2,E02)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9
路面评价
弯沉盆上的惰性点
RI
惰性点
DI
基层评价 R
D
2020/6/8
上层模量Ei-Ej
土基模量E0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0 0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变形率
深度
剪应力比沿深度变化
倍率
0
0.5
1
1.5
2
12..553MPa,
0
0.98Mpa,4129
4191kg
10
kg
20
1.25Mpa,
30
5421kg
cx1-2-16
40
cx1-1-6
50
cx1-2-19
60
70
80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5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热拌沥青层:对重交通、高温 地区,厚度应大于10cm
沥青再生层,厚度 h>=8cm
原路面基层
h=(H-沥青面层厚度)/F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6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标高的限制可能被迫改变结构设计
有时需要增加基层的厚度 有时需要压低标高,此时可能需要用热拌料代替
9
路面评价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面层甄别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0
路面评价
变形产生在哪一层
面层甄别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11
路面评价
老化程度
决定了就沥青材料的可用性
面层甄别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面层使用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9
再生结构设计
基层使用
基本完好 1~5米
基层可直接使用
上面可直接作沥 青面层
0.5~1米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0
再生结构设计
0.5~1米
基层使用
可作沥青 基层
2020/6/8
Ⅳ(200)
Ⅴ(130)
半刚性基层损坏类型(裂缝间距/cm)
Ⅵ(60)
Ⅶ(30)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2
路面评价
E>4000MPa
基层基本完好,裂缝间距5米以上 可观察表面裂缝间距
基层评价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0.2~0.5米
<0.2米
需要处理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31
再生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
阶段I 阶段II 阶段III
阶段IV 阶段V
剪力场分析 初期损坏
行为方程 经济参数
剪切试验 传统试验
模量组合 材料选择
材料强度控制 材料质量控制 弯拉疲劳设计
厚度组合 经济优化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5
路面评价
E=450~800MPa
轻度龟裂 裂块尺寸20*20~50*50cm
基层评价
2020/6/8
教育部重点试验室ljsun@
26
路面评价
E<450MPa
重度龟裂 裂块尺寸<20*20cm
基层评价
2020/6/8
46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
考虑热压实过程的试件成型是混合料设计关键
冷压实过程的模拟(第一次击实):国际通用方法 热压实过程的模拟(第二次击实)
与施工季节有关,不同季节的最佳剂量不同,不同 RAP的最佳剂量不同
60 ℃击实40次 70 ℃击实40次 考虑热压实过程使乳化沥青含量减小
2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