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国内概况
近年来,为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的要求,全国各地铺筑了面积不 等的再生工程 2008年4月交通部发布了《公路沥青路面 再生技术规范》,并于7月1日实施
路面再生的分类
➢厂拌热再生 ➢就地热再生 ➢厂拌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 ➢全深再生
厂拌热再生
工艺流程
获得回收混合料:冷铣刨法、挖掘与破碎法 破碎及贮存 拌和 摊铺 碾压
≤30
≤30
≤30 T0618
芳香分含 实测记
量%
录
薄膜烘箱 前后粘度 ≤3
比
薄膜烘箱 后质量变
化%
≤4, ≥-4
实测记 录
≤3
≤4, ≥-4
实测记 录
≤3
≤3,≥-3
实测记 录
≤3
≤3,≥-3
实测记 录
≤3
≤3,≥-3
实测记 录
T0618
≤3 T0619
≤3,≥-3
T0609 或
T0610
15℃密度
沥青稳定 乳化沥青、泡沫沥青
全深式就地再生施 工
全深再生
优点
➢可以消除龟裂,横向、纵向以及反射裂缝, 提高路面行驶质量
➢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冻能力 ➢节约材料和能源,消除粉尘、烟尘,避免材
料废弃,工艺环保 ➢工程造价低
全深再生
缺点
➢施工气候条件要求高 ➢再生后的路面水稳定性差,需加铺热拌沥青
混凝土罩面层 ➢再生后的路面通常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 ➢没有成熟的经验
厂拌冷再生再生现场工艺流程
路面面层和基层材料的破碎
施工区域的 准备
铣刨、破碎 路面和基层
材料
逐级破 碎
运送至 拌和楼
运送至 拌和楼
在拌和 楼破碎
加入 新集 料、 再生 剂并
拌和
再生混合 料运输至
现场
摊铺、碾 压
加铺一层 HMA磨耗
层
厂拌冷再生现场铣刨
厂拌冷再生拌和
厂拌冷再生的摊铺
厂拌冷再生
➢ RAP可在拌和楼与其它材料混合,以获得合适的混 合料
➢ 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都比较成熟, 便于推广应用
➢ 中国目前使用的拌和楼需要进行改造才可使用 ➢ 生产率较低
就地热再生施工工序
就地热再生
分类
➢表面再生:只添加再生剂,充分拌和松散的 再生混合料,然后摊铺压实
➢复拌再生:翻松后的材料与新沥青混合料在 复拌机中拌和均匀 ,然后摊铺压实
厂拌热再生施工
厂拌热再生
优点
➢ 可以重复使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 可修复路面的绝大多数破坏如松散、泛油、推挤、磨
光、车辙、裂缝等 ➢ 再生混合料有HMA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可以用
于沥青路面的表层 ➢ 运输、摊铺和碾压设备及施工工艺与传统的热拌沥青
混合料基本相同,只需要对现有的拌和设备作较小的 改动
国外概况
前苏联: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 也比较早,1966年起先后出版了《沥青混 凝土废料再生利用技术》、《旧沥青混凝 土再生混合料技术准则》等规范,提出了 适于各种条件下路面再生利用的方法。
国外概况
最近,欧洲沥青路面协会EAPA在互 联网上公布,其成员国的废旧沥青路面材料 已100%通过再生方式得以重复利用。
面的再生技术
➢但真正的规模应用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 ➢目前,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已经成为发达
欧美国家公路建设与维修养护的最常用技术, 普及程度高,技术成熟
国外概况
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再生沥青 混合料的用量就已占到全部沥青混合料的 50%以上。旧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率超过80 %。技术标准齐全。
厂拌热再生
缺点
➢回收的沥青混合料(RAP)用量较少,一般为 混合料总量的10~30%,连续式拌和楼RAP最 高用量可以超过50%
➢混合料生产效率低、工期长 ➢施工对交通的干扰较大、运输费用较高 ➢出料温度略低,再生混合料比热拌混合料硬,
可供碾压的时间略有减少
厂拌热再生
适用性分析
➢ 可用于处理表面缺陷、变形、荷载与非荷载引起的 开裂以及养护补丁
破坏等 ➢需要考虑沥青与旧料的配伍性 ➢可用于下面层、基层或底基层
现场冷再生再生现场工艺流程
施工区准备
组合式 铣刨、粉碎、添加稳 定剂并拌和,现场摊
铺
单台式 铣刨、粉碎、添加稳 定剂并拌和,现场摊
铺
碾压
开放交通或根据需 要铺设表面层
沥青层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
Mix-in-placeRecycling
提高行车舒适性
现场冷再生
缺点
➢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不可靠 ➢ 施工气候条件要求高,需要相对温暖、干燥的施工
条件 ➢ 再生后的路面水稳定性差 ➢ 需加铺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层 ➢ 再生后的路面通常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
现场冷再生
适用性分析
➢ 可用于处治表面层以下的沥青层车辙、荷载引起的 块裂、温度开裂以及养护补丁
慢裂或中裂
T 0658
%
s % % 0.1mm cm
阳离子(+)
0.1
2-30
7-100 62 97.5
50-300 40
2/3
T 0653
T 0652
T 0622
T 0621 T 0651 T 0607 T 0604 T 0605
T 0654
均匀
T 0659
%
1 5
T 0655
原材料检测与评价
2、集料、RAP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1、调查与分析主要内容 (1)原路面历史信息调查与分析 (2)原路面状况调查与评价 (3)交通量调查 (4)技术经济性分析
原材料检测与评价
2、RAP取样 (1)方法一:现场取样 (2)方法二:拌和场料堆取样
原材料检测与评价
1、乳化沥青 厂拌冷再生:慢裂型 就地冷再生:中裂或慢裂型
RA-25
RA-75
RA-250 RA-500
试验 方法
60℃粘度 cSt
50~175
176~90 0
901~ 4500
4501~ 12500
12501~ 37500
37501~ 60000
T0619
闪点 ℃
≥220
≥220
≥220
≥220
≥220
≥220 T0663
饱和分含 量%
≤30
≤30
≤30
适用性
➢一般用于病害严重的二、 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翻 修、升级改建,再生材 料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基 层及轻交通量道路的下 面层。
几种再生方法对比分析
再生种类
适用病害形式
可再生结构层 再生料可应用结构层
厂拌热再生
表面缺陷、变形、荷载与非荷 载引起的开裂以及养护补丁
沥青面层
沥青面层
现场热再生 有足够承载力路面的表层病害
日本:1981年发布了《再生沥青铺装技 术指针》等技术标准。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 用率超过80%。
国外概况
德国:是最早将再生料应用于高速 公路路面维修的国家。早在1978年就实现 了废弃沥青材料的全部回收利用。
芬兰:几乎所有的城镇都组织旧路面 材料的收集和储存工作。过去再生料主要 用于低等级公路的路面和基层,近几年已 应用于重交通道路。
国内概况
国内概况
按照每10年左右翻修一次,路面平均宽度 22m、翻修厚度10cm计算,8.5万km的全国高 速公路网平均每年将产生接近5000万吨的旧沥 青混合料。
国内概况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路面再生应用 技术,充分发挥旧路面材料的“剩余价 值”,促进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保护 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
再生混合料设计
再生混合料设计示意图
回收集料
新添集料
RAP
新添沥 老化沥青 青或再
生剂
再生沥青混合料 搅拌
再生混合料设计步骤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原材料检测与评价 ➢混合料设计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沥青路面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 路面历史信息、原路面技术状况、 交通量、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 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再生设计提 供依据。
国内概况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不同程度上开 展过旧沥青材料的再生技术研究,再生料一 般只用于轻交通道路、道路的垫层或非机动 车道等
1991年,建设部发布了《热拌再生沥青混 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
交通部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规范》中 提到了部分再生技术
国内概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高等级 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人们的主要精力放在 了新建公路上,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基本 处于停滞状态。
第11章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再生技术发展概况 ➢分类和适用性分析 ➢再生混合料设计 ➢国内应用情况和实例
沥青路面再生的概念
➢将旧沥青路面进行翻挖、回收、破碎、筛分 等方法处理
➢与再生剂、新沥青材料、新集料等按一定比 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
➢重新铺筑于路面
国外概况
➢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研究沥青路
表面层
厂拌冷再生 现场冷再生
横向裂缝、车辙、坑洞、 表面不规则破坏
表面层以下的沥青层车辙、 荷载引起的块裂、
温度开裂以及养护补丁
沥青面层、基 层
沥青面层、基 层
全深再生
深度车辙、荷载型裂缝、 面层、基层、
温度开裂、反射裂缝和坑洞
底基层
表面层 下面层或基层 下面层或基层
基层
上次课关键知识点回顾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 ➢限制厂拌热再生旧料掺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就地热再生典型的优缺点
实测记 录
实测记 录
实测记 录
实测记 录
实测记 录
实测记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