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
• 分组供水的设施布置在室外、建筑物的地下 室、避难层、设备层等区域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对供水设施的有关规定.
• 3.分组设计:
1.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组成共用的环网。
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按室内分组各自构成相互独立的环 网。
3.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分组设计
完全独立的供水系统。 2.分区:水平分区与竖向分区结合。水平分区的目的是 满足业态管理、计量要求;竖向分区依托避难层,泵箱 系统与变频供水相结合的方式。尽量采用重力供水方式 ,目的是减小分区管道的工作压力,使今后的维护管理 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热水
1. 分区与给水分区相同。计量要求考虑。 2. 热媒选择:高温热水、蒸汽、管道煤气、
超高层建筑综合体设计
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
总图
• 地下室顶板覆土在满足走污雨水管道的前 提下尽可能减少。
• 注意地下室顶板的标高受以下因素影响: • 1一层地下室有人防,大商业,电器房间等 • 2,不同业态的大楼对一层的标高要求不同.
给水
1.给水系统的设置: 根据业态管理要求、建设周期、自来水价格分成多个
•(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当布置成共用或相互独立的环状管网时,向环状消防给 水管网供水的输水干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输水干管仍 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流量,管径不应小于DN150mm。
•(2)室外消火栓应沿பைடு நூலகம்筑物周围均匀布置,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筑物一侧。当消 防车道进入建筑物内庭时,还应沿消防车道布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不宜大于 60m。建筑物消防扑救面一侧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宜少于2个。人防工程、地下 工程、建筑物的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离不宜小于5m ,也不宜大于40m。
中水
• 中水: 1. 用途:建议水景池补水、绿化浇洒等。冲厕带来的卫生隐患问题。 2. 水源:优质杂排水。酒店客房的洗浴废水. 3. 作水量平衡计算。
循环冷却水
•循环冷却水系统: 1.冷却塔位置的选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建筑立面的影响、风向、建筑周边 对冷却塔进出风的影响、节能的系统等。不宜放在塔楼顶.若放置在在塔楼顶其 高度大于1.2MPa,最好作二次泵系统,中间换热器宜选用板式换热器.以及竖向管道 的荷重。 2.冷却水泵的位置宜设置在地下室,水泵优先选用卧式水泵,阀门等宜靠近地坪安 装.并加强做好水泵及管道的减震和固体传声的措施. 3.管材选用钢塑管材,无缝钢管等好的管材. 4.应采取稳定冷却水系统水质的有效水处理措施.
其次为电。 3. 换热器宜竖向分散设置,以减小管井的压
力和分区管道的工作压力
雨水
塔楼面积较小, 一般尽量采用重力 流内排水雨水排水
污水
1.污水系统:应根据业态管理要求形成各业态相对独立的污、废水系统。尤其是 餐厅厨房含油废水更是应按业态经营管理的要求严格区分,就近设置各自独立的 含油废水隔油处理排放系统,处理设施一般设在地下室(也有在楼层的),并设 置专门的房间。 2.管材:生活污水立管及排出管、厨房含油废水排水管采用高层建筑排水铸铁管 。生活污水立管也可采用HDPE排水塑料管. 3.通气:≥10层的排水立管应设专用通气管,室内污废水分流,所有卫生间最好设置 环形或器具通气,以平衡管道中复杂的气流变化。 200m以上的超高层塔楼生活 污水立管上应作消能折弯.
4.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分组设计:
压力和分区室内:消防给水应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当室内 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其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施的要求 。
室外消防低压给水管道的水压,当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 时,不应小于0.10Mpa(从室外地面算起)。生活、生产用水量应按 最大小时流量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
消防
• 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消防设计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分 组规定;2.分组布置; 3.分组设计.
• 1分组规定:
• 新建、扩建、改建的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消防给水工 程,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消防给水系统应按同一时间 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火灾进行设计。
• 分组:特大规模民用建筑(群)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分组进 行供水。分组宜按建筑条件(平面布置、建筑高度、各幢( 部)使用功能等)、室外给水条件(市政管道布置、水量和 水压等)、疏散和救援条件(消防站设置、消防车道、登高 扑救面和疏散场地等)以及物业管理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 析比较后合理进行分组。
当采用消防水泵直接串联时,应校核系统供水压力,并在 下一级消防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宜采用重力消防给水系统 ,系统不设置直接向消防给水管网供水的消防泵,由高位 消防水箱直接向消防给水管网供水。此为最优选择
• 自喷系统的消防设计分区,塔楼部分建议设竖向自喷 环网,报警阀分散设在局部楼层管井或清洁间内,也 可设在避难层或屋顶,尽量不要太集中设置在一处, 避免自喷立管太多,占用管井面积太大。最不利楼层 的喷淋增压应尽量只对那部分楼层的喷淋系统进行增 压,避免对整个喷淋系统增压。
分组供水的消防给水系统在运行条件下的最高压力不应大于2.4Mpa。
当建筑高度等于或小于120m时,消防给水竖向分区宜采用减压阀、 分区并联消防泵给水系统。当建筑高度大于120m时,消防给水竖向 分区宜采用多台消防泵直接串联或设中间水箱转输串联消防泵给水系 统。
采用消防泵直接串联的消防给水系统,上下级消防泵联锁启动的时间 间隔不应大于20s,且应先启动下部消防泵;采用中间水箱转输的串 联消防给水系统,可先启动上部消防泵。
• 2.分组布置:
(1)室外a 各组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组成共用的环网, 其引入管和共用环网的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满足本导则 2.1.2条的规定。
• (2)室内: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分组供水的设施 不应集中布置,不应布置在一幢建筑物或一 个防火分区内。
• 室内各组消防给水系统的供水设施(消防水 池、水泵、高位消防水箱、管网等)均应独 立设置,不得共用。消防水池和高位消防水 箱的有效容积除本导则另有要求外,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