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收福Et期]2007473-24 【作者简介]叶观宝(196}一),男,安徽微县人,同济大学地下幕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200092,电话: 1381762..5825
施工技术
第36卷
3)振冲试验施工工艺流程 振动下沉至孔底一留振一振 动上拔一分段留振(每50cm)一 成桩结束,关闭水泵及振冲器, 移至下一根桩。
2007年9月 第36卷第9期
施工技术
CONSⅡiUCTION TECHNOL0cY
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叶观宝1,王世威1,邢皓枫1,杨绪军2,苌红涛1
(1.同济大学,上海200692;2.华东电力设计院,上海200092)
[摘要】以江苏省某电厂的吹填土地基处理为例,利用现场试验对无填料振冲法加嗣饱和吹填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
Abstract:Based∞the foundation treatment of dre亡lger filled ground of a power plant in Jiongsu province,the field exDeIinl田n is used to check the effect of the foundation tl蒽atment of vibrotlotation without additional
该电厂2年前完成围堤吹填,目前回填土经过固 结后强度提高很大,丈面积吹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 到80kPa,小部分还授有达到,存在中等~严重液化现 象。根据电厂设计,需要使该吹填砂承载力特征值≥ 130kI毡,因此需要对该层土进行地基处理。根据厂区 初勘,可以得出地层分布如表1所示。 2现场试验 2.1现场试验概况
万方数据
2007 N0.9
叶观宝等:振冲法处理吹填土浅地基的分析
49
表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001,当砂土和饱和粉土的标准贯人锤击数实测值Ⅳ
<液化判别贯人锤击数心时,应判为液化土。本场地
锤击数实测值均>^,口=6,所以判别为非液化土。 2.2.5静力触探试验
为比较地基加固效果,在场地平整完毕地基处理 之前进行了一组静力触探试验,地基处理完毕后再次 作了静力触探检测,对检测范围内的锥尖阻力q。和侧 壁摩阻力工进行了加权平均,具体结果如表5和表6
地基土在振冲作用下,振冲影响范围内的饱和砂 土发生振动液化重新排列致密或者受振动影响而沉 密。此时孔隙水压力会迅速上升,形成超孔隙水压力。 部分超孔隙水压力由于跟周围土体形成水力梯度而消 散到周围土体里,还有一部分超孔隙水压力由于地下 水冲破上覆土层涌出地表而消散。在振冲施工过程中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整个场地很湿,在振冲点附近有地 下水渗透出来。
条件。由试验的肺曲线发现,各组试验均为平缓光
精的曲线,没有明显的拐点,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采用 相对变形法确定,其值可以取s/b=0.01~0.015所对 应的荷载。(s为载荷板沉降值,6为载荷板宽度)。具 体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载荷试验结果
由于误差的存在,使得每个载荷试验点所确定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相同,但是每个试验点所确定的 承载力特征值均>设计承载力(130kPa),这说明采用 振冲法处理饱和吹填土地基能够达到期望的目的,满 足设计要求。 3地基加固机理及效果分析
从q。值来看,2个分区处理效果比较明显且差异 性不大,但是从‘值来看,两者则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尤其值得思考的是,非吹填部分的①,和①2土层工值 不增反降,分析原因为对于侧壁阻力,振冲作用引起的 超孔隙水压力在进行静力触探检测的时候并未完全消 散,超孔隙水压形成的对静探仪侧壁的润滑作用比较 突出,在振冲作用并不很明显的深层,润滑作用的相
测、场地的孔隙水压力监测、标准贯人试验、静力触探
试验以及载荷试验。
2.2.1沉降监测
2个试验区均按5m X 5m网格对处理前和处理后
的场地地面标高进行了观测,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沉降监测结果
m
工历时7a)。而且一区峰值要高于二区峰值,这与一区 振冲点间距布置比二区密集相吻合。在施工过程中, 曾把当天刚施工完毕的超孔隙水压力与第2天还未施 工时的作对比,发现经过一晚上,超孔隙水压力可以消 散50%。在后文将利用超孔隙水压力的寅时监测来分 析振冲施工的影响范围。 ,
万方数据
施工技术
第36卷
3.1地基加固机理分析 振冲法加固砂性土地基就是借助于振冲器产生的
重复强烈振动和侧向挤压,有时还附以压力水和压力 气,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发生液化或结构破坏,土粒重 新排列,由不稳定位置移到稳定位置,孔隙减小而得以 加固。根据从振冲器侧壁向外加速度的大小将振冲器 周围的土体分为5个区域,即紧靠侧壁的剪胀区(土体 处于剪胀状态)、流态区(土体处于流体状态,土粒有时 连接,有时不连接)、过渡区和挤密区(土粒保持连接, 能够通过土骨架传递振动应力)以及弹性区(土粒受振 动小,无挤密效果),如图4所示。只有过渡区和挤密 区才有明显的挤密作用,过渡区和挤密区的大小取决 于砂土的性质和振冲器的性能。
2.2.3地下水位监测与分析 根据振冲过程中实测地下水位变化结果可以发
现,振冲器的振动会引起振冲器周围地下水位的明显 上升。振冲器振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随振冲器离水位 管距离的减小而明显增大,当在水位管附近振冲时,地 下水位可以上升至地表附近。在振冲施工过程中,大 范围地下水位的上升有利于提高浅层吹填砂的饱和 度,从而减弱浅层非饱和砂层对振冲加固下层粉细砂 的不利影响。 2.2.4标准贯人试验
所示土。层处q。/裹 理5M锥 前尖 Pa阻 二力 三“ :平 三均 三值 ;磊三主芋竺嘉
①l
3.97
4.93
1.2
4.38
1.1
袭6侧壁摩阻力五平均值
一区上部吹填土部分锥尖阻力q。从处理前的 1.63MPa增加至3.19MPa,增幅比较大,增量约100%; 二区吹填土部分锥尖阻力g。增加至3.04MPa,增量约 为90%。一区吹填土部分侧壁摩阻力£从处理前的 15.4kPa增加到23.7kPa,增量约为50%,二区吹填土部 分则增至18.4kPa,增量约为20%。从q。值来看,此次 地基处理对比较深的①l和①2土层均有一定的加固 效果,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然而①,和①2土层为非 吹填部分,并不是本次地基加固的重点。
振冲法是振动水冲法的简称.利用振冲器强烈振 动和压力水灌入到土层深处,使松砂地基加密,或在软 土层中填入碎石等无凝聚性粘粒形成强度大于周围土 的桩柱和原地基土组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强度的加 固技术。振冲法施工工艺简单,地基加固效果良好而 且成本不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是结合某 近海电厂的大面积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通过对振冲 处理后的加固效果的检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对 振i申法处理大面积吹填砂的适宜性,摄冲的影响范围 和施工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由于上覆有效应力较小,振冲对表层附近的吹填 土加固效果有限,所以在振冲完毕后需要进行振动碾 压。振动碾压将会使浅层2m左右砂层的密实度有明 显的提高,使整个地基处理效果进一步加强。
振动碾压后进行标贯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利用标贯试验所得地基承载力如表4所示。
表3标贯击数
从标贯试验看来,此次加固效果明显,均达到或超 过期望的130kPa。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根据场地情况,在大规模施工前,进行了现场试
万方数据
表1地层分布
验。试验区分为2区,面积均为30mX30m。振冲机械 设备采用振冲器ZCQ.30,功率为30kW。
振冲法地基加固的施工方法和要求: 1)振冲法地基加固试验分为一区和二区。试验区振 冲点数分别为279点和188点。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2)振冲法地基加固试验点间距分别为2m和 2.5m,按正三角形布置,振冲深度为7m。振冲加密试 验不加填料,利用吹填砂自身颗粒的重新排列挤密。
2个试验区均进行了7L隙水压力的监测,每个场 地埋设3组孔压计,每组孔压计埋深分别为4、7、10、 15m。图2和图3分别是施工过程中两个试验区实测 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由振冲 所产生的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为8—10kPa,而且很明显 的可以看出一区超孔隙水压的峰值要比二区提前3d 左右,这与振冲施工先从一区开始相吻合(整个场地施
§【匿; 2 ooo(2 soo)=
试验的目的是评价该工法
在本场地的适宜性,并确定振冲点间距、振冲深度和留
振时间以及振密时的电流量等施工工艺参数。通过地
基处理后的检测以及处理过程中的监测。确定其处理
效果,为将来大面积旌工提供可靠的监测和检测手段。
2.2试验监测分析
现场试验工程中的监测和检测内容包括沉降监
检验。通过对试验工程中场地的沉降和超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数据分析,以及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载荷
试验结果的探讨,研究了元填料振冲无填料振冲法;吹填砂;施工工艺
[中固分类号】31275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2-8498(2007)09-0047·∞
砂性土地基的液化评价:采用比贯入阻力P。进行 砂土液化判别的方法。提出饱和砂土液化临界比贯人 阻力P7。的计算公式:
P’。=Pm[1一O.05(d。一2)][1~O.065(“一2)] 式中:巩——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
d。——地下水位深度; P∞——液化判别饱和砂土比贯入阻力临界值,
此处Pm根据设防烈度,取值5.5MPa。 验算结果与通过标贯验算结果一致,判为不液化。 2.2.6载荷试验 在振冲试验结束2周以后,对试验区进行了载荷 试验,为避免偶然误差的出现,对每个分区作了3组试 验,用来确定振冲试验后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载荷 试验采用慢速维持加载法,即每加l级荷载待下沉量 到相对稳定后再加下1级荷载。承压板面积为1.5玉 (1.225mX 1.225m)。加荷从60kN开始,每级增加30l【N 荷载,两个分区荷载均增加到300kN时,满足终止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