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牍中的政治与法律制度

简牍中的政治与法律制度

传统史书对秦亡原因的看法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 秦王……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 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
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 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 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贾谊)
头会箕敛,输于少府。(《淮南子》)
• ()官文书制度
• 官文书是官府为处理政治、人事、经济、军事等 各方面事务而形成的文书形式。官文书制度则是 关于这些官文书的制作、运行、管理方面的制度。
• 睡虎地秦简《内史杂》载:“有事请也,必以书, 毋口请,毋羁请。”
• 《文心雕龙》:“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 • 分类
• 诏令文书、章奏文书、官府往来文书、簿籍类文 书、案录文书和司法律令文书
• 科、品(捕斩匈奴虏反羌购赏科别、塞上 烽火品约、罪人入钱赎品、守御器品)
•式
• 司法文书是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形成与使用的专 用文书,是司法实践的直接产物,体现了对成文法的执行 与运用。
• 包山楚简,走马楼吴简
• 劾状(劾文、状辞、呈文)
• 爰书是司法过程中产生的笔录文书,包括对原告、被告、 证人验问言辞的记录、现场勘验的记录、查封财产的记录、 追捕犯人的记录等等。(自证爰书、相牵证任等等)
• 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

(以上为正面)
• 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
• 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季须故术长姑外内
• 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苟得毋恙也
• 为黑夫惊多问婴泛季事可如定不定

……矣
• 惊多问新负妴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

(以上为背面)
• • •
• 第二,很多政治制度相当复杂,真正的当局者未 必能“清”,不同记述者对同一制度常有歧义的 看法;
• 第三,史料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舛误; 第四,记述者对基层制度的一般性忽视。
• 这种史料局限,最终导致了传统政治制度史研究 中分歧多、基层政治制度研究薄弱、常以点代面 等问题的出现
• ()职官制度 • 点的记载 • 演变情况介绍不多 • 基层职官死矣急急急


(以上为正面)



为惊视祀若大发毁以惊居反城中故

惊敢大心问姑秭姑秭子产得毋恙

新地入盗衷唯母方行新地急急

(以上为背面)

这些简牍材料,对于印证、补充史实,
加深我们对某些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及
澄清一些历史谜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些细节场景的提供,对我们了解,
• 审讯的方式主要是诘问,司法官员根据被告人陈 述中的漏洞,层层追问,直至被告人无从辩解为 止。
• “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治(笞)谅( 掠)而得人情为上;治(笞)谅(掠)为 下,有恐为败”。(睡虎地秦简)
• 审讯结束后,如果案件在适用法律或其它 方面确有疑难,则须进入奏谳程序,由上 级审判机关评议、断决。如果是一般的案 件,则进入论报程序。论报,又称“鞫”, 是法官对审讯案件作出的结论。从张家山 汉简《奏谳书》中保存的一些案件鞫词来 看,其应该包括审定的事实、适用的律令 条文、对案件的断处决定等几项内容。
• 张家山汉简 秩律
• 居延汉简 太常郡
• 《秩律》中的县分为五等,其长官秩次分 别为千石、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和三 百石,其中三等以上的县占绝大多数,四 五等的小县寥寥无几。
• 西北汉简中的“吏俸赋名籍”对于俸禄制 度,尹湾汉简《集簿》对于上计制度,悬 泉汉简对于邮驿制度,睡虎地秦简的《军 爵律》和张家山汉简的《爵律》、《复 律》、《户律》对于爵制的研究也都有相 当重要的意义。
药。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对官吏职责详尽的规定
• 吏有五失:擅制割、犯上弗知害、受令 不偻、兴事不当、非上
•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
• 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复攸痽等狱簿(秦 始皇廿七年)
第四节 简牍所见法制文书
• 律(青川、睡简、张家山汉简、王家台秦 简)
• 令(王杖诏书令、功令、津关令、挈令、 赏令)
• 推辟验问书主要是针对一些客观现象进行调查的文书。
• 奏谳书是下级官府将疑难案件呈报上级及上级所做的议罪、 判决之词
第五节 简牍所见诉讼世界
• 诉讼指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 过程,诉讼程序、司法原则、刑罚制度是 其重要内容。
• 《封诊式》、《奏谳书》 • 《囚律》、《捕律》、《具律》、《告
•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 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
• 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 ,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 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

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
行政生活中的军事化倾向
• 遗火延燔里门,当赀一盾;其邑邦门,赀
一甲。
《法律答问》
()秦亡原因新探
• 仓鼠穴几何而当论及谇?廷行事鼠穴三以 上赀一盾,二以下谇。鼷穴三当一鼠穴。

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重视行政程序和效率
•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 请。

内史杂
•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 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行书
• 命书时会,事不且须 《为吏之道》

对官吏素质的要求
• 用语特征 • 运行制度 • 行书律 • 发、收、启封的记录 • 留档 • 传递中的课刺
第三节 简牍所见政治风云
• 由于简牍材料的原始性,其记 载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传世文献语 焉不详、真伪难辨的缺陷,能起到 证史、正史和补史的作用,对我们 全面认识一些历史事件有重要意义, 是先秦秦汉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来源。。
• ()子女、奴婢不得告尊长,告发者弃市;
• ()未满十岁的儿童及刑徒没有告发的权力。
• “名捕诏书”,今天在居延汉简中有写有逃犯姓名、 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相貌、所犯罪行的名 捕诏书
• 在审讯过程中,重视人证、物证的作用,如果证 人做伪证,则要受到惩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 令·具律》规定:“证不言请(情),以出入罪人 者,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出入罪反罪 之。”
•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载:“鞠 (鞫)狱故纵、不直,及诊、报、辟故弗 穷审者,死罪,斩左止(趾)为城旦,它 各以其罪论之。”
《二年律令·具律》

罪人狱已决,自以罪不当欲气(乞)鞫者,
许之。气(乞)鞫不审,驾(加)罪一等;其欲
复气(乞)鞫,当刑者,刑乃听之。死罪不得自
气(乞)鞫,其父、母、兄、姊、弟、夫、妻、

()秦统一的原因

()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 ()关于秦统一原因的再思考
• 社会制度的先进? • 人心的向背? • 秦在统一战争中推行了比较符合当地人民
愿望的一些政策?
重视生产,对生产环节的严密控制
• 《厩苑律》、《牛羊课》规定:如饲养耕牛 好的,奖田啬夫一壶酒、十条干肉,赐牛 长三十日劳绩,免除饲养人一期(三十天) 更役;饲养不好的,田啬夫要受斥责,并 罚饲养人服徭役两个月;如果牛减膘,则 笞打主事者。
• 首先,推进了对行政机构职官设置体系的 研究。
• 藤枝晃、陈梦家、严耕望 • 睡虎地、里耶秦简 • 尹湾汉简
• 其次,活跃了对秦汉魏晋时期一些具体职 官的研究。
• 内史、都尉、督邮、卒史、戊己校尉
• 最后,推进了对职官管理,如仕进、升迁 、废免等制度的研究。
• ()郡县制度
• 睡虎地秦简 太守
律》、《收律》
• 诉讼程序:告劾、逮捕、审讯、论报、乞 鞫
• ()自告减罪,但子女杀伤祖父母、父母,奴婢 杀伤主人的案件例外;
• ()诬告及告人不审,都要负法律责任,《告律》 载:“诬告人以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反其罪。 告不审及有罪先自告,各减其罪一等。”
• ()禁止匿名控告,有以“投书”即匿名信的方 式告发别人的,官府不但不予受理,反而有权对 控告者予以拘捕;
额济纳汉简关于王莽登基和与匈奴冲突的记 载
• 睡虎地秦简 木牍 • 《黑夫、惊家书》
•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 会矣
• 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节到母视安陆丝 布贱可以为襌
• 帬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钱来黑夫自以布 此
• 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 到
第五讲 简牍中的政治与法律制度
• 一、政治制度研究 • 二、简牍所见政治风云 • 三、法律制度研究 • 四、简牍所见诉讼世界
• 一、政治制度研究
• 传世文献中关于政治制度的内容丰富,但 局限性也很明显
• 第一,大部分是二手资料,即使有个别撰述者与 记述时代接近,也要受到具体地域和具体时间的 限制;

睡虎地秦简《徭律》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高度专制引发的行政僵化
• 高度专制 • 行政僵化 • 地方政府能动性的泯灭 • 不能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豪强的作用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
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
甚至感触逝去的历史都非常有价值。
(三)简牍史料对政治史研究的推动
• 简牍材料与秦代政治史研究
• 睡虎地秦简 • 龙岗秦简 • 里耶秦简 • 天水放马滩秦简 • 岳麓书院所藏秦简 • 北大秦简 • 周家台秦简 • 岳山秦牍 • 王家台秦简 • 杨家山秦简 •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
• 两个核心问题:
居赀赎责、司寇、隐官、践更县者。田时殹(
也),不欲兴黔首。嘉、穀、尉各谨案所部县
卒、徒隶、居赀赎责、司寇、隐官、践更县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