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家禽的选育技术

我国家禽的选育技术


观赏品种 养禽爱好者固定一些质量性状。
品种类型
标准品种

20世界初,随着人们对家禽生产价值认识的逐步 提高,商业化养禽生产兴起,育种目标由体型外 貌转向经济性状转变,即。涌现出一批产蛋和产 肉性能高、适合商业生产的标准品种。

标准品种的分类
蛋用品种; 肉用品种; 蛋肉兼用品种。 观赏及其它。

特殊抗病力
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病原体的抗性。 受一个主基因位点控制,也可能不同程度地受
其他未知位点(包括调控因子)及环境因素的 影响。
一般抗病基因

家禽抗病育种
组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1(natural resistance 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 1, NRAMP1) 模式识别受体编码基因 干扰素基因(interferon, IFN) 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
品变种又称亚种或内种。是指在一个品种内
按羽毛颜色或冠型等特征划分的类群。
品种、品系概述
品种的特性
经济价值; 血统来源相 主要性状遗传
稳定;
足够数量; 一定结构。
同;
性状和适应
性相似
品种、品系概述
品系

在肉仔鸡生产的配套系中 专门化父系:科尼什肉鸡
概念
专门化母系:白洛克
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分子育种
分子标记
突变引起的DNA片段长度或构成的多态性。
种类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酶切,电泳,精度低。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随机扩增多态性性DNA,重复差。 TRS(tandem repeated sequence) 串联重复序列,包括小卫星和微卫星,4000。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单核苷酸多态性,280万。
三系配套时父母代母本是二 纯系
A B C
元杂种,所以其繁殖性能可 获得一定杂种优势,再与父 祖代 系杂交仍可在商品代产生杂 种优势。因此,从提高商品 父母代 代生产性能上讲是有利的。 在供种数量上,母本经祖代 商品代 和父母代二级扩繁,供种量 增加,而父系只有一级扩繁, 由于公鸡需要量少,所以完 全可满足需要。

杂交繁育体系形式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
两系杂交
优点:从纯系育种群到商品代的距离短,因
而遗传进展传递快。 缺点:不足之处是不能在父母代利用繁殖性 能上的杂种优势,而且扩繁层次少,故供种 量少。 纯系 A B
父母代 A♂ × B♀
商品代
AB
二系杂交配套示意图
杂交繁育体系形式

杂交繁育体系
三系杂交
公鸡
母鸡
白来航并非只有白鸡。
标准品种
洛岛红鸡(Rhode Island red)

概述
育成于美国洛德岛州,褐壳蛋鸡品种。

外貌特征
羽毛是深红色,尾羽近黑色。体躯略近长方形,
标准体重成年公鸡3.8千克,母鸡2.9千克。

产蛋性能
产褐色。雏鸡生后6月龄开产,年产蛋量200个
以上。
公鸡
母鸡
群体中分布。
杂交繁育体系结构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
选育纯繁阶段 主要选育措施 都在育种群(曾祖代)中进行, 进行选育提纯、配合力测定, 选出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 杂交扩繁阶段 祖代(GP)、 和父母代(PS)的扩繁后, 最后通过父母代杂交生产足够 数量的商品代个体用于生产。 完整的传递育种群的遗传进展, 扩大群体数量。 利:商品代数量大;弊:育种成果传递减缓。
我国家禽的选育技术
报告人:王哲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17
主要内容
品种、品系的概述 家禽选育方法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 家禽抗病育种 转基因技术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品种的概念

品种、品系概述
品种概念
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
一致的一种家养动物,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 境或饲养条件。

杂交繁育的优点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
加速新品种选育进展
有些性状存在负相关,故在一个品种内同时
提高多个性状非常困难。若将这些负相关性 状分散到不同纯系中作为主要选育目标,形 成各具特色纯系,最后通过杂交集合各纯系 优点于杂种后代中,即加快了品种选育进展。

扩大优秀种源的利用效率
二次繁育,使优秀种源携带的优势基因迅速

外貌特征


生产性能

AA鸡
科尼什肉鸡 母鸡
丝羽乌骨鸡(Silkies)

标准品种
概述
原产于我国江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分布几遍全国和
世界各地。用作药用和玩赏。成年公鸡体重为1.35 kg,母鸡1.20 kg。年产蛋量约100 个,蛋重40~42g, 蛋壳淡褐色,就巢性强。
外貌特征
身体轻小,行动迟缓。头小、颈短、眼乌,身体羽毛


有一套标准化的养殖管理技术,更适用于工厂
化生产。
配套系(商业品种)
配套系的类型

蛋鸡配套系
白壳蛋鸡:海兰白、罗曼白、迪卡白; 褐壳蛋鸡:伊莎褐、海兰褐、罗曼褐; 粉壳蛋鸡:星杂444、天府粉、伊莎粉;
绿壳蛋鸡:新杨绿壳蛋鸡。
肉鸡配套系
白羽快大型肉鸡 白羽快大型肉鸡父系科 尼什肉鸡,母系为白洛克或横斑洛克。 Arbor Acres(AA)、艾维茵肉鸡、萨索 肉鸡等。 黄羽优质肉鸡 利用地方鸡与快大型肉鸡 杂交而成。江村黄鸡、惠阳鸡、清远麻 鸡、石岐杂鸡。
品系属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是指起源于共
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在某些性状上具有相当的 遗传一致性的后代。

专门化品系
指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并专门用于某一配套
系杂交的品系,可分为专门化父本品系(sire line)和专门化的母本品系(dam line)。
品种的类型

品种、品系的概述
标准品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产物。人类从自己 的需要出发,对野生鸟类进行驯化和培育,产生了各 种各样的家禽。

家禽选育方法
分子育种 育种值选择 表型选择
家禽选育方法——表型选育

个体选择
根据个体本身性状的表型选择。
适合于高遗传力(h2)性状。

家系选择
以整个家系为一个选择单位,只根据家
系均值的大小决定个体的去留。 适合于低遗传力性状; 限性性状。
家禽选育方法——育种值选育

P=G+E=(A+D+I)+E
蛋 鸡 肉 鸡
标准品种

标准品种
1979-1982年全国品种资源调查显示,鸡27个品 种,鸭12个,鹅13个。 美洲家禽协会1998年出版的最新《美洲家禽标 准品种种志》,鸡104个品种,384个品变种; 鸭14个品种,31个品变种;鹅11个品种,15个 品变种;火鸡1个品种,8个品变种。

国内品种退化、杂化现象严重,保种问题亟 待解决;同种异名现象严重,管理有待加强。

配套系与标准品种的区别
标准品种
注重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 尤其注重羽色、冠型、体型等选育提纯,本品 种选育为主。 配套系 外貌向生产性能的转变,杂交利用经 济性状为主。
品种类型
配套系的特点

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原种纯系(曾祖代)、祖代(单性)、父母代和商
品代组成配套系,使亲本的优良基因尽可能通过杂 交在经济性状上表现出来。
生产性能大幅提高
白来航鸡年产蛋数300枚,远远超过标准白来航220
枚。选育强调生产性能的提高,对外貌特征不强求 一致。

生产专门化
配套系(商业品种)
配套系的特点

特有的商品名
配套系已脱离了原来标准品种的名称,而改以育种公
司的专有商标来命名。

现代鸡种的育种、保种、引种比标准品种更为复 杂,难度也大。 现代鸡种对营养、环境、饲养管理等要求较高。
杂交繁育的优点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一些重要的经济性状(产蛋量、 孵化率、受精率)可获得较强的杂种优势,使后代的 生产性能得到提高。一些遗传力低、非加性遗传效应 显著地性状可产生加大的杂种优势。

集合众优点与一身。一些遗传负相关的性状很难在一 个品系上同时选育提高,可以采取分而治之,杂交集 合的策略。 有效控制种源。杂种虽然生产性能高,但不能稳定遗 传,所以商品生产者必须从种禽场购买杂种蛋来更新 群体。
B ♂× C♀
A♂
×
B C♀
ABC
真三假四
杂交繁育体系形式

四系杂交
仿照玉米自交系双杂 交的模式建立,四系 杂种的生产性能并不 理想。有利于育种公 司控制种源、保证供 种的连续性。
星杂579祖代,A♂1, B♀10,C ♂7,D ♀70
家禽抗病育种

一般抗病力
不限于抗种病原体。
受多基因和环境综合控制。


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
选择的准确性高;
家禽杂交生产技术——杂交繁育体系
杂交繁育体系
将家禽的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扩繁、杂交
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各环节、品系 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体系。
Hy-Line chicke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