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3例予阿普唑仑片口服。
均以两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psqi)。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psqi改善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失眠的诊断标准拟定:①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
②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 h。
③入睡轻微,易醒多梦,醒时精神状态差。
④肢倦神疲。
失眠程度分为3级: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但不影响工作;中度:睡眠不足4 h,但尚能坚持正常工作;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正常工作。
1.3 入组标准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诊断标准。
②年龄44~65岁之间的更年期患者。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①虽有失眠,但作为其他器质性病变的1个症状表现的患者。
②年龄小于45岁或>65岁者,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者。
③心、肝、肾疾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及酒精和药物滥用史。
④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和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予中药口服。
主方:酸枣仁30 g,川芎15 g,茯苓15 g,知母10 g,五味子15 g,甘草10 g。
肝郁化火型加牡丹皮、栀子、蔓荆子;痰热内扰型加黄连、栀子、瓜蒌;阴虚火旺型加地黄、百合或女贞子、旱莲草;心脾两虚型加党参、白术、当归;心虚胆怯型加生龙骨、生牡蛎。
取上药先以清水500 ml浸泡半小时,再煮取汁200 ml,药渣再以清水300 ml煎煮成汁100 ml,两次共煮成300 ml,混合后分早、晚空腹服用,每次150 ml。
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
2.2 对照组阿普唑仑片0.4~0.8 mg,每晚睡前半小时服用,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4]。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较前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
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
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失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评定[3]。
3.2 统计学方法检验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各定量数据均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方差分析及t检验,用于组与组间比较。
3.3 结果见表1,表2。
4 讨论
失眠,中医谓之“不寐”,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
常见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
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样,疗效肯定,具有较大优势。
更年期前后,由于肾气逐渐衰退,阴精日益亏耗,以致阴不制阳,阳不入阴,心肾不交,心肝火旺,扰乱心神,神魂失宁,而出现夜寐不安、入寐困难、寐则多梦易醒、醒后不寐、彻夜不寐的症状,因肝脉上通巅故时而出现头部潮热、面红、心烦等症候群。
第五版中医内科学[4]认为失眠病因很多,但总是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相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虚实均有,但以虚证为多。
而笔者认为更年期失眠与其不尽相同,其病位在心,乃因心失所养或心神不安所致,其发病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有着密切的联系。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原文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方中以酸枣仁为主药,取其味甘酸,性平,入心肝之经,养肝血,宁心神;川芎条畅气血,疏达肝气,与酸枣仁配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从而起到养血调肝之妙用;茯苓作用有二,一能宁心安神,二能利湿除痰,其除痰而不燥,合川芎舒利肝胆,使痰化、胆舒,则虚烦可解;知母养阴清热以除烦;甘草调和诸药,酸枣仁配甘草,甘酸化阴,
以治阴虚。
诸药合用,共奏舒肝养血、安神除烦,正中失眠症的病机,故常常取效迅速、可靠、稳定。
本研究表明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疗效优于安定治疗组,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186-187.
[2] 佘玉清,等.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女性失眠症疗效观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4):14-16.
[3]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6,29(2):103-107.
[4]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