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60例临床论文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60例临床论文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6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2月门诊神经衰弱患者60例,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治疗组用酸枣仁汤加减,对照组应用口服安定片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8%优于对照组65.2%效果显著。

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酸枣仁汤;失眠;疗效观察
中医失眠,称为“不寐”,不容易入睡,或者睡后易醒,再不能寐,时醒时寐,整夜不寐为其症候特点,伴随有多梦、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易惊烦躁、纳差、乏力倦怠,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

多数病人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复发。

治疗效果不满意,我们应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失眠60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2006年2月—2010年2月门诊神经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人。

1 一般资料
1.1 资料年龄22—58岁,平均35±
2.5岁。

男22例,女38例。

病程1—24个月。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虚证失眠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iii)失眠症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患有其他躯体疾病、酒精依赖者、孕妇及哺乳期
女性;有严重的心、肝、肾、造血系统疾患或恶性肿瘤,精神障碍者;不能按要求接受、完成治疗者除外。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酸枣仁20克,云黄连10克,知母15克,龙骨20克,当归15克,白芍药15克,甘草15克,牡蛎15克,生地黄15克,根据伴随症状加减,痰热加栀子桔梗柏子仁。

肝郁化火加柴胡、合欢皮、栀子、川芎。

阴虚火旺加磁石、五味子。

心脾虚加加龙眼肉、炙远志、石菖蒲、夜交藤。

2日1剂,用冷水浸泡、煮沸温服,2次每日,1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10毫克日3次口服,维生素b6、10毫克日3次口服。

谷维素20毫克日3次口服。

安定片5毫克1次口服。

10天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依据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为: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

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深度增加,有效:睡眠好转;睡眠时间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睡眠为改善。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治愈10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83.8%;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6例,有效率65.2%。

5 讨论
失眠即睡眠失常。

表现为入睡困难,断断续续不连贯,过早醒来,醒后不能再继续睡,睡眠不足,全身乏力,倦怠感觉,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失眠时间和质量都令人不满意的状况,通常是指对睡眠质量和时间不满足,以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由于妨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并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症。

顽固性的失眠,给病人带来长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物又可引起医源性疾病。

失眠的原因较多有:环境因素,如温度,高温寒冷,光照。

噪音等。

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喝浓茶、咖啡、经常熬夜。

心理因素:紧张、恐惧、焦虑、担心、愤怒、憎恨过度疲劳、连续熬夜、时差等昼夜节律发生变化等。

机体因素:许多疾病会有失眠表现如:咳嗽、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忧郁症、神经官能症、肝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某些阶段造成失眠,或者由于病情加重造成失眠。

年龄因素:年龄大、失眠加重。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的辨证论治颇为丰富,有学者认为失眠症其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于肝,波及五脏,统顾五脏实体病证。

提倡“五脏皆有不寐”的整体观,从肝论治、兼顾他脏、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

精神情志与不寐关系密切,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多疑型、紧张型、抑郁型,分别选用清热泻火、疏肝降逆法,滋阴清热、理气解郁法、清心宁神、调和肝脾法等治之。

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
活动,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

遵循这一规律,提出“因时制宜”治疗失眠。

所有的失眠都是“火不归根”引起的,所有的治疗方案,最终都需要回到“引火归根、心肾相交”的问题上来,并将失眠分为五型:肝气郁结型、肾精不足型、心火旺盛型、经脉瘀阻型、痰湿阻滞型。

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中医治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调理肝脾。

中药酸枣仁味苦、敛汗、甘、能补血养肝、益气安神。

川芎:味辛、性温,调血疏肝、活血理气功效。

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热,降火除烦滋阴功效。

甘草:清热降火,具有调和诸药作用。

与其他药物相匹配具有养血疏肝、安神除燥、治疗虚热内扰,肝阳上亢,致虚烦不眠。

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还具有镇静安神,催眠作用,川芎能抗咖啡因兴奋作用,具有镇静安神功效。

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及上述两组对比观察,用酸枣仁汤加减,对于虚烦不得眠患者,治疗迅速具有疗效。

酸枣仁汤具有滋阴除烦,清热去火、镇静安神功效。

随着临床应用增多,不断完善,使之成为治疗失眠的有效良方。

患者还应做好自我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戒烟戒酒、避免饮浓茶、咖啡等,规律生活,适当运动。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中医医院王麦囤,王翘楚.致力失眠治疗之路[n].
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海市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施明;失眠症的中医理法研究概况[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孙国根.“第一晚效应”失眠症治疗找到方向[n].健康报,2010年.
[4] 孙国根,黄辛.“第一晚效应”失眠症可望得到有效治疗[n].科学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蒋炜宁通讯员,胡扬.我市600人中有14人患严重失眠症[n].宁波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衣晓峰通讯员,李小莲.中医药疗法让患者免除开腹之苦[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李长青通讯员,刘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n].中国信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李文彩.你的睡眠还好吗?[n].东营日报,2010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