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课件讲解
3. 变暖的原因(人为和自然)
自然因素:太阳活动、下垫面的改变等
(1).从左图看出,全 球大气中的CO2含量变 化是 持续增加
(2).从CO2含量增加导 致的后果看,该图表达 的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 与 气温升高 的趋势是一致的。
(3).人类哪些活动导 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 加?
•大量燃烧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产生温室气体。
1951年~2002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分布图
1.我国近50年来年均温变化的总体特点是___上__升_________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_东__北_______、__华__北_____、__西__北______。 3.我国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的地区在___长__江__流__域_____一带。
6.关于全球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暖的影响 D.高纬度国家不需要防治全球变暖
课堂总结
第四节 全球气候的变化
一、在不断变化之中(1.2.3.)
二、影响(1.2.3.4.5.6.7.)
节水节能、 耐高温耐干旱 的培育技术获 得广阔市场
温 室全 气球 体变 排暖 放
减少高纬度地区 供暖的能源消耗
大 增加低纬度地区 于
夏季制冷的能源 消耗
二. 影响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夏天气温持续升高会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 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7.对交通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北极夏季 航道初显雏形。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北极航道主 要有两条,一条是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另 一条是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
更多的影响……期待你们的研究发现
三. 应对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
三. 应对措施
1.多使用清洁能源(风能、水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的排 放
3.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 “低碳” 生活)。
4.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和滥砍滥伐。
增加的吸收
三、应对措施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 被迫举国迁移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
到威胁的孟加拉湾低地
据预测 到2100年全球海平 面上升18~59厘米。 到2030年我国海平 面上升1 ~16厘米。
气候变化对海岸带和岛屿的 影响
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 全球50%-70%的人口分布在海岸带,60%的中国
湿变化
地
(1).地质历史时期 (一万年-几十亿年) 冷暖交替
质 历 史
时
(2).近现代时期
期
(一两百年)
波动中变暖
气 候
的
演
变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那么有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一、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2.变化特点
长期性
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近现代气候变化
周期性
复杂性 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 候的变化复杂
5.加强国际合作 实质:减少排放
6.适应气候变化,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育农作物新品种。
2010年安徽卷23-24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图6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 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1. 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D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砍伐森林植被,使得吸收CO2的能力下降。
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增加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对地面的逆 辐射,使气温升高。
二. 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二. 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
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
二. 影响
2.对农业的影响
二. 影响
2.对农业的影响
?
温度带北移,高纬度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农作物增产。
二. 影响
3.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 影响
3.对水循环的影响
除上述影响外,还有那些影响呢?
二. 影响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 世界干旱和半干旱
农作物产量损失
气 环境 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治理荒漠化费用增高
候
变 暖
生态 系统
气候变化速度快,多数生态系统 不可能如此快的适应或迁移
人类社会对土地的占用,生态系
中国野象的迁移南退说明了什么?
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下的野象分布北界不断南移,说明与历史 时期相比今天的气候变冷了。
商周时期北界 春秋时期北界 唐代北界
现代 宋代
不同历史时期野象在中国 的分布北界示意图
一、在不断变化之中
1. 变化及表现: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
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C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2011年江苏卷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5~6题。
D 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考纲导航和安徽高考回顾
2009-2014年考纲要求学生掌握:全球气 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年份及题型 2013 选择题 2010 选择题
考查内容 气候变化的判读及
影响
气候变化的判读
前几年岛国马尔代夫的政府举办了一次水下 内阁会议,该国官员在水下签署倡议书,呼 吁各国采取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A 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练一练
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A.我国的热带将向南移
D
B.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 C.一月份0°C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 D.台湾岛的面积将减小
生态系统内 的物种会遭 受重大损失
统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
海洋 海水温度变化
上升流发生区
某些渔 场消失
生态 以及某些洋流 系统 的潜在变化
和鱼类聚集地 的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还有呢?
某些渔
冰川分布范围缩小 全球雪线高度提高
场扩大
二. 影响
5.对工业的影响
排放温室气体 的工业活动 承受越来越多 的政策性压力 和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