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大(3)班
观察者
郁群
幼儿情况记录:
美术活动时,我出示上面画有各种各样的小鸟的一张图片,说:“图片上面的鸟非常可爱,但他们没有自己的家,感到很孤独,小朋友来帮他们共同建造一个花园好吗?”我发现张雨晴小朋友开始忙起来,但是她却是自己忙自己的,和同伴缺乏交流与沟通。
幼儿情况分析: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老师抓住教育契机,运用启发、鼓励的语言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学习合作的方法,使幼儿的行为趋于协调,从而进行良好的合作。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个案记录
幼儿姓名
张世松
性别

年龄
7
观察时间
2007.9
观察地点
大(3)班
观察者
郁群
幼儿情况记录:
在美术活动中“有趣的动物”中,张世松和张业豪都在用油画棒在画动物。张世松画了一只狮子,他高兴的将画拿起来给张业豪看,可张业豪在一旁愁眉苦脸,原来他也想画一只大狮子,可是怎么也画不出来,只能看着张世松手中的狮子,这时张世松小朋友主动的对他说:我们一起来合作完成吧!张业豪高兴的笑了起来,一会一只可爱的狮子出现了。
幼儿情况分析:
从两个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的绘画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是因为孩子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同所造成的。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学习模仿、合作,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绘画能力。
从张业豪的表现看,他的放弃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本身的能力不够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孩子是非常希望体验成功的。作为老师来说,可以从环境等各个方面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模仿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体验成功,这是非常有必要。
这时我发现后,说:“鸟笼很别致,但是旁边还缺一棵大树。红红搭的小桥很漂亮,但是还缺少一群游来游去的小鱼……”我刚说完,张雨晴就和别的小朋友商量:“咱们一起来搭一个家园好吗?”幼儿们纷纷举手赞同,主动寻找伙伴的帮助与配合,动手操作,彼此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在合作中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个美丽的家园就建好了,同时感受到了合作后的成功感。
这时,她向我走过来说:“老师,你能过来帮我拼一下吗?”然后我走过去,对她说:“凌佳雯,老师不能代替你拼,你自己的工作要你自己完成。”她一听,先是皱起了眉头,我坐在她身边对她说:“凌佳雯,老师坐在你边上看你完成的怎样。”我见她大概拼出了头绪鼓励她说:“凌佳雯,你真棒,都已经拼好了这么多了,你看这部分和好那部分是连一起的呢,老师相信你们一起合作一定能拼完。”说完,她原先皱着的小眉头舒展了很多,高兴地点点头,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不一会儿。好,其他幼儿把自己拼完了的那部分拼图,加上何清凌佳雯那些合在一起,有的还顺势拿起其中的一小块图片给同伴,她们一边说一边拼贴,我走到她们身边说:“你们真不错,已经快完成了,呀!凌佳雯也拼了一大块了。”孩子们听了鼓励开心的继续拼着自己的拼贴。
幼儿情况分析:
在绘画过程中,每个幼儿的构图能力肯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绘画过程中,吴雨晗能主动地去帮助同伴,和同伴一起合作,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绘画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个案记录
幼儿姓名间
2007.12
观察地点
张世松
性别

年龄
7
观察时间
2007.11
观察地点
大(3)班
观察者
郁群
幼儿情况记录:
在今天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是要是添画,吴雨晗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很强,能够将画面布置的满满的,而张世松小朋友就又手足无措了,对于如何构图,显得很是困难,同时,他那调皮、捣蛋的特性又使得他没有足够的耐心,于是,他的那张图画纸已经是画得不象样子了。这时,吴雨晗能够主动地去帮助张世松小朋友,和他一起合作构图,不一会儿一幅完整的作品就完成了。我及时给予了他们两人表扬,这时张世松小朋友脸上也露出了笑脸。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个案记录
幼儿姓名
余璐
性别

年龄
7
观察时间
2008.3
观察地点
大(3)班
观察者
郁群
幼儿情况记录:
美术活动中我要求幼儿要共同绘画一只大风筝,我要求幼儿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进行一场比赛,在制作过程中余璐都自己在制作,最后失败了。
幼儿情况分析:
于是第二次,她吸取了教训,在制作过程中,她和同伴明确分工,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融合进去,共同创作出一只漂亮的风筝,忙得不亦乐乎,很快就完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彼此脸上露出了愉快的表情。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个案记录
幼儿姓名
凌佳雯
性别

年龄
7
观察时间
2007.10
观察地点
大(3)班
观察者
郁群
幼儿情况记录:
今天在进行区域的时候,一些孩子选择了美工区的种子贴画,这个区域是结合主题的,拼贴时需要集体合作拼贴。孩子们对拼贴很有兴趣也很有耐心。一开始,孩子们都在安静地拼插着自己手中的拼贴,过了一会儿,凌佳雯开始烦躁起来,她面对自己手中较为复杂的拼贴有些失去耐心。
我们在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时,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幼儿通过实践学会了合作需要明确分工。
我们不应怕孩子与同伴不能合作,怕孩子在于同伴玩耍活动中受到伤害就限制他们的自由。相反,我们应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自己学习解决矛盾,最终就会达到友好合作的效果。
幼儿情况分析:
凌佳雯小朋友性格内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专注力总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求助于别人,所以当她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教师应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坚持要她自己完成,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锻炼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个案记录
幼儿姓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