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测试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测试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专题测试一、积累1.理解下列加点的词山岛竦峙()星汉灿烂()飞鸟相与还()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康肃忿然曰()苗则槁矣()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终亡其酒()君有疾在腠理()使人索扁鹊()公亦此自矜()但微颔之()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若业为吾所有()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归而形诸梦()通籍后()落落大满()今黄生贫类予()见贤思齐焉()二、整理(一)文言虚词本册的文言虚词以以下几例来加以概括总结:之其而于以为者1.“之”的用法和意义大致有:①用作代词,它(它们)、他(他们)、她(她们),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②用作结构助词,的;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在时间副词之后,辅助音节,没有实义。

③用作动词,到、去。

从“之”的三种词性及功能来看,可归纳出如下口诀:之字用法辨仔细,词性三类要熟记。

一作代词用途广,代人代事代自己。

二作助词最复杂,十有八九不翻译。

结构助词译作“的”,宾语前置作标志。

后置定语作标志,这种用法可不译。

主谓之间无实义,凑足音节表语气。

三作动词好处理,译作“到、往”最相宜。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日月之行()学而时习之()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其子趋而往视之()数人饮之不足()引酒且饮之()吾能为之足()一人之蛇成()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桓候故使人问之()吾不得而见之矣()火齐之所及也()司命之所属()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2.“其”的用法大致有:①用作代词,它(它们)的、他(他们)的、她(她们)的、自己的,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②用作副词,其中。

③用作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

若出其中()夺其卮曰()择其善者而从之()谓其人曰()赐其舍人卮酒()终亡其酒()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则其读书也必专()以钱覆其口()其借书亦类予()3.“而”的用法大致有:“而”一般在句中作连词用,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顺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或意义。

而无车马喧()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敏而好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其子趋而往视之()而身为宋国笑()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久而不去()而钱不湿()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归而形诸梦()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康肃笑而遣之()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4.“于”的用法大致有“于”在句中作介词,有“在”“向”“到”“从”“对”“比”“由于”“被”“给”等意思。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

何有于我哉()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尝射于家圃()5.“以”的用法大致有:①用作介词,表动作行为的方式,有“拿”“用”“把”“从”“凭借”“因为”等意思。

②作连词用,表目的,有“来”的意思;表结果,有“以致”的意思。

③单用或与“为”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为”或“认为”。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

以观沧海()可以为师矣()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臣是以无请也()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6.“为”的用法大致有:①用作介词,可译为“给”“替”“向”“对”“为了”“因为”等。

②作动词用,有“做”“成为”“以为”“认为”等意,或表判断,相当于“是”。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为”的意义。

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而身为宋国笑()请画地为蛇()吾能为之足()为蛇足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非独书为然()若业为吾所有()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7.“者”的用法有:①作代词,与其他词组合成短语,可代人代事,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等。

如: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者:……的(事物)。

②语气助词,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可不译。

③附在时间词后面,起区别事物类别的作用,可不译。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者”的意义。

宋人有耕者()楚有祠者()先成者饮酒()为蛇足者()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8.“乎”的用法主要有:①表疑问,相当于“吗”。

②表推测、商榷,相当于“吗”“吧”。

③表感叹、呼唤,相当于“啊”“呢”等。

④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请指出“乎”字在句中的意义。

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诲女知之乎()子不闻藏书者乎()汝亦知射乎()9.“也”的用法有:①用在句尾,表判断,翻译时可在句中加一个判断词“是”。

②用在句尾,表疑问、陈述或感叹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请指出各句中“也”的意义。

是知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以谓之“文”也()汤熨之所及也()无奈何也()书非借不能读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0.“焉”的用法主要有:①作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用在句尾,表陈述语气,相当于“啦”“了”等,也可不译。

②作指示代词,相当于“之”或“于是”;作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哪里”等。

请指出“焉”字在句中的意义。

见贤思齐焉()必高束焉,庋藏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11.“哉”的用法:①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②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等。

请指出“哉”字在句中的意义。

何有于我哉()(二)、文言实词1.一词多义水何澹澹()问君何能尔()但手熟尔()问君何能尔()尔安敢轻吾射()自钱孔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心远地自偏()温故而知新()故有所览则省记()桓候故使人问之()臣是以无请也()请画地为蛇()陈康肃公善射()择其善者而从之()故有所览则省记()而内自省也()2.古今异义敏而好学古义:()今义:()学而不厌古义:()今义:()今日病矣古义:()今义:()田中有株古义:()今义:()兔走触株古义:()今义:()因释其耒而守株古义:()今义:()引酒且饮之古义:()今义:()立有间古义:()今义:()居十日古义:()今义:()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古义:()今义:()3.通假字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扁鹊望桓候而还走()火齐之所及也()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4.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焉()不耻下问()吾能为之足()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三)特殊句式翻译下列句子,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句子补充完整或重新排列。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有于我哉:火齐之所及也: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请画地为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参考答案:一、积累1.高耸直立;银河;结伴而归;恼恨;教诲,教导;迷惘而无所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记住;学习;忧愁、担心拔;疲惫不堪的样子;气愤地;枯萎;一种农具树桩,树蔸;希望;失去;小病、轻病皮肤的纹理;寻找;夸耀;点头;只,不过;打发,送走;已经;担心害怕的样子;收藏;等到;出现;出仕,做官;堆集的样子;似,像;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二、整理(一)文言虚词1.助词,的;代词,指学到的知识;代词,代指教导的内容;代词;代词,孔文子;代词,学到的知识;代词,优点;前一个作助词,无实意,后一个作代词,指禾苗;代词,禾苗;代词,酒;代词,酒;代词,画的蛇;助词,的;助词,放在句中取消独立性;代词,扁鹊;代词,借来的书;助词,放在句中取消独立性;助词,放在句中取消独立性;代词,代指“十中八九”的射术;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代词,葫芦;助词,的;代词,书;助词,放在句中取消独立性;助词,的;助词,放在句中取消独立性2.代词,大海;代词,他的;代词,他们的;代词,他的;代词,他的;代词,他的;代词,他;代词,他;代词,葫芦;代词,他3.表转折;表递进;表转折;表承接;表并列;表并列;表承接;表并列;表修饰;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表承接;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表承接;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表递进;表转折4.对;在;在5.连词,来;介词,把;介词,因为;介词,因为;动词,把;介词,因为;介词,凭借;介词,凭;介词,用6.当;是;被;画;给;给;认为;是;被;是7.……的人;……的人;……的人;……的人;……的人8.表反问;表反问;表疑问;表反问;表疑问9.表感叹语气;表陈述语气;表陈述语气;表判断;表感叹语气;表感叹语气;表陈述语气10.表陈述语气;表陈述语气;兼词,在其中;表陈述语气;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表陈述语气;11.表反问语气(二)文言实词1.多么;什么;罢了;如此;你;从;自己;自然;旧知识;因此;特意;问;敬辞,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事并请对方允许,或希望对方做某事;善于,擅长;好的;仔细地看;反省2.勤奋,努力疾速,敏捷;满足不喜欢,憎恶;疲劳疾病;树桩,树蔸量词;跑行走;放下解释;拿,取牵,拉;一会儿空隙;过了住;不必谈论,不必说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3.“说”通“悦”,高兴、愉快;“女”通“汝”,你;“闵”通“悯”,忧愁、担心;“还”通“旋”,回转、掉转;“齐”通“剂”,汤药;“假”通“借”4.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知识、新发现;贤:形容词用作名词,有道德有才能的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足:名词用作动词,画上足;射:动词用作名词,射术;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三)特殊句式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为“文”呢;(做到这三样)对我来说有什么(比这还更有所裨益)呢;(是)火齐汤(的药力)所能到达的;只是微微对此点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不如比赛)在地上画一条蛇;看见他发箭十次中了八九次。

相关主题